八峰的世界

在下山的路上,享受著上山的樂趣。我能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寫出來,希望別人也能夠喜歡。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雙林奇案錄第二部之傳國玉璽:第三十一節

(2022-11-09 07:13:39) 下一個

雙林奇案錄第二部之傳國玉璽

作者: 八峰

 

第三十一節

 

當天晚上八點左右,天色已完全黑暗。 周源和小張再度來到通橋村,把車停在村口後,兩人步行走到了村東,來到了當年被火燒毀的楊三林的舊屋遺址。 看著斷壁殘桓、遍地瓦礫、蒿草叢生的火災廢墟,小張不解地向周源問道:“周科長,那場火災都發生三年了,現場也荒涼成了這個樣子——您還來這兒勘查什麽呢?還能在這兒找到什麽證據嗎?”

“你看,楊三林的這個屋子在村子東北,從這個屋子到咱們進來的通橋村口基本上隻有一條路可走——就是橫貫村子東北和西南的這條水泥鄉道,而且要穿過村子中心、經過很多住戶,很難不被人看到;焦家慶是村裏的民兵隊長、家就住在這村裏,自然不會引人注意,但是他那個同夥、那個騎飛鴿牌全包鏈自行車的人就難說了,不說別的、光是他那輛自行車就夠紮眼的了;可是奇怪得很,那天晚上這村裏竟然沒有人見過這樣一個騎車的男人經過?那麽他是怎樣逃離縱火作案現場、離開這個村子而不被人發現的呢?”周源低頭托著下巴、一邊來回度步一邊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道。

“那會不會是因為當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天色黑暗,人們大多待在自己家裏,所以沒人看見他呢?”小張想了想說道。

“不會的,”周源搖搖頭,“你看,此時正是八點半鍾,村裏這條主道上依然路燈明亮,很多人雖然在家,但大都敞開著院門,很多村民就坐在院子門口抽煙聊天,還有這些在鄉道上玩耍的孩子;何況當時很可能楊家那邊的著火已經引起了村民的注意。那個凶手是不會冒著這個風險從這條鄉道上大搖大擺地離開通橋村的。”

“嗯,您說的也是,這事兒是有些奇怪——那您說是怎麽回事呢?”

“我想,這個凶手逃走時一定是走了另外一條事先找好的隱秘路線——很可能是從村外繞行;這樣吧,你先到村口去等著我,我再勘查一下這村子的附近。”

 

年輕的助手離去後,周源又圍著楊三林被燒毀的舊屋廢墟轉了一圈,然後沿著屋子後麵的一條小路向東穿過了一片竹林、繞過一個水塘、順著下坡來到了村子東麵的一片稻田;在靠近山腳的鬆林旁他看到有一座帶籬笆矮牆的小院,裏麵有幾間土坯瓦房、居高臨下地俯瞰著坡下的稻田與竹林。偵探順著蜿蜒的小路從那籬笆小院的門前經過、又朝東南方向延伸了大約三四百米、過了一道石板橋後竟然到達了一條公路——從夾山寺通往二都鄉鎮的公路。

“嗯,這就是了,你就是這樣進入和逃離通橋村的。。。”周源站在石板橋上滿意地笑了起來,他掏出一支煙來點燃,看著前方的公路心滿意足地吸了一口、吐出一縷細長的煙霧。隨後,偵探又回身折返、來到那座孤零零地建在山腳下鬆林邊上帶有籬笆矮牆的農家小院,他推開了柴扉,看見一個山民模樣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院子裏一張竹凳上抽煙。

見有陌生人來,那男子連忙站起、目光警惕地問道:“你找哪個啊?”

“哦,我是公安局的,想向您打聽一點事情,”周源拿出了證件。

“哦,是警察啊——你想打聽什麽事情?”中年男子口氣一下子緩和下來。

“請問你貴姓啊?在這裏住在多久了?”

“我姓吳,從出生到現在都住在這裏的。”

“哦,是吳大哥,我有點好奇——為什麽你這個房子孤零零地建在這裏,離其他村民的房子都那麽遠呢?”周源問道。

“哦,我爸爸原來是村裏的護林員,他就住在這棟靠山腳下的土坯房裏,他死了以後從我和我的家人也一直都住在這裏。”男子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周源點點頭,“那你還記得一九八二年三月底村裏楊三林家失火、他人被燒死的事情吧?”

“嗯,記得,就是住在村東的那個年輕人嘛,”中年漢子點頭唏噓道:“第二天我還去看了他被燒毀的房子,好慘哦。”

“那天晚上失火的時候你在家裏嗎?”

“哦,在咧,我和我老婆、還有兩個小伢都在。。。”吳姓男子點點頭。

“吳大哥,請你仔細回憶一下——當時,我是說楊家著火以後,你或者你家裏人有沒有看到一個男人、騎著一輛飛鴿牌全包鏈的自行車從你院子門前的這條小路經過?朝東去了公路那邊?”偵探問道。

“嗯,有咧,我曉得這個事,”漢子點點頭,“我當時就站在院子裏頭抽煙,兩個小伢在院子裏頭玩耍,我老婆在屋裏洗碗收拾;八九點鍾那一陣兒、是有個男的,像個幹部的樣子,騎的就是你說的那種城裏人騎的自行車,從我這院子門口經過,因為他從水塘那邊下坡過來轉彎急了些,車子就在我這院子門口滑倒了,他摔倒在地上,我問他要不要緊,他也不回答、爬起來慌慌忙忙的推起車子就走了,連掉在地上的鋼筆都沒有撿。。。”

“你那兩個小孩子也看見這個人了嗎?”

“是咧,看到了,我兒子還撿起了他掉下的那支鋼筆。”

“太好了!你兒子在家嗎?能叫他出來一下嗎?”

“好咧,你等一會兒,”中年男子扭頭朝堂屋喊了一聲,一個十六七歲的男孩走了出來。

“來,你們仔細看看這張照片——當時那個騎車經過你家院子門口、還摔了一跤的人是這個男人嗎?”偵探拿出一張照片來遞給老吳和他的兒子。

“哎,對咧,就是他、就是這個人!我當時還跟爸爸說——是個外鄉人、不是我們村裏頭的人嘛!”眼尖的男孩叫道。

“這個事情過去了幾年,你們不會看錯?不會記錯吧?”周源再次確認道。

“不會錯咧——我們這裏很少有外鄉人來的,他又像是個城鎮幹部,騎著那麽好的自行車,還在我家門口摔了一跤,丟下了鋼筆,留下的印象好深刻嘛!”老吳語氣肯定地說道。

“這個人掉下的那支鋼筆還在嗎?我能不能看看?”

“哦,在咧,我兒子讀中學一直都在用,是支‘英雄’牌子的鋼筆哦,我都舍不得給他買的。。。”老吳不好意思地說道。一旁的男孩則跑進屋裏拿來了一支黑色鋼筆遞給了偵探。

“嗯,真是一支好筆!”周源接過那鋼筆查看起來,他看見在黑色的筆管上還鐫刻著一行鍍金的楷體小字:一九八一年石門縣武裝部先進個人獎。

“這樣,小吳,把你的這支鋼筆先借給我,你暫時用一下我的這支鋼筆——也是一支‘英雄’牌的鋼筆,等我辦完案子了,再把這支鋼筆還給你,行不行?”偵探看著男孩子建議道。

“好咧!”男孩子高興地點點頭,老吳卻在一旁不解地看著偵探。

接著,周源又讓老吳父子倆把他們當時看到的那個男子的身材相貌、穿著打扮等特征仔細回憶描述了一遍。

 

 回到縣城招待所裏,夜色已濃。小張買來了酸辣米粉和牛雜湯、幾個人正圍著茶幾吃宵夜時,薑彤和葉子鑫興衝衝地進來了:“周科長,我們悄悄搜查了那輛吉普車,果然從車子後備箱的工具盒裏上找到了凶器——是一把十二寸的活動扳手,劉景亮從扳手上端背麵的螺口處采集到了被害人的血跡與發絲樣本,他正在技術科對凶器和樣本進行檢驗,說是兩個小時以後就能夠知道結果。”

“太好了!”周源興奮了起來,“現在,所有的線索和證據都聯係起來了;小葉,你去把馮隊長找來吧,咱們可以商量一下收網的計劃了。。。”

夜裏十二點,周源又向長沙市公安局刑偵處重案組長羅文波發去了一封加急電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