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峰的世界

在下山的路上,享受著上山的樂趣。我能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寫出來,希望別人也能夠喜歡。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雙林奇案錄第一部之乾坤盅:第四節

(2021-11-30 09:17:01) 下一個

雙林奇案錄第一部之乾坤盅

作者: 八峰

 

第四節

 

醉星樓的二廚抬起頭看著警察們:“嗯、是這樣的,前幾天、好像是禮拜二吧,晚上七點多鍾的時候,店裏來了一個奇怪的食客,”

蔡九的大徒弟舔了一下嘴唇繼續說道:“他坐下以後菜牌也不看,張口就要一道紅燒的江團全魚,還點名要蔡師傅親手做;師傅把魚燒好了以後,我給他端上了桌子,他看了一眼,拿起筷子在魚頭和魚身上戳了幾下,又夾起一塊魚肉在口中慢慢品嚐,然後他放下筷子,向我索要紙筆,我給他拿來後,他寫了幾個字便把紙條折起來交給我說‘拿去給你們蔡師傅!’,說完之後他丟了三十元錢在桌子上,也不要找錢,站起來揚長而去,態度傲慢得很!”

焦二淩停頓了一下、舔舔嘴唇繼續說道:“我隨後就拿著那張疊起的紙條來到後廚,師父正躺靠在他小房間裏的竹躺椅上、手上端著他那把小巧的紫砂壺喝茶休息、聽收音機;師父接過我遞上的紙條打開看了,臉色一下子大變,他馬上站了起來,很激動地問我那個人是否還在大堂裏麵?我告訴他說那個人隻嚐了一筷子魚、然後寫下這張紙條就離開了,蔡師傅聽了之後神情黯然、一副很沮喪的樣子,他跌坐在椅子上、半天都不說話,後來又自言自語、說啥子‘終於來了…… ’看到他那個樣子,我們也不敢多問。”

“哦,那你有沒有看到那張紙條上寫了些什麽嗎?”周源兩眼射出精光、看著蔡九的大徒弟問道。

“這個——我當時的確是偷偷的看了一下,上麵就寫了十幾個字,記得是‘火過、湯幹、味重、料雜、無長進!’”焦二淩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你們店裏有人認識那個人嗎?他離店之後又去了哪裏?”偵探追問道。

“不曉得,當時在大堂的服務員也沒得人認識他。”

“嗯,”周源沉吟了一下,換了個話題問道:“除了你師父,這內江城裏誰對醉星樓的曆史、包括對你師父最為了解?”

“這個嘛,”焦二淩低頭想了想,“可能就是王錫環王老先生了。”

“哦?這個王老先生是什麽人?”周源問道。

“他是我們內江餐飲美食協會的名譽會長,解放前也曾經開過餐館,現在雖然年紀大了,還是經常參加一些活動。我聽說、他跟我們師父的師父都是好朋友。”

“嗯,現在,你把那個寫紙條的客人相貌、身材與說話的特征給我們仔細地講一遍!”周源掐滅了煙頭,掏出筆和一個小本子。

“嗯,那個人大概有五十歲左右吧,頭發灰白,又瘦又黑,駝背,個子跟我差不多,帶了頂舊軍帽,穿了件藍色的中山服,說話講的就是我們內江的土話。”焦二淩認真地回憶道。

“還有什麽其他特征嗎?”定國問道。

“嗯,對了,他說話的時候咳嗽得很厲害,臉腮都發紅,而且像是幹咳。”蔡九的徒弟想了想答道。

 

收隊時,塗榮斌帶人跟著運送蔡九屍體的卡車先行返回了城裏。劉紹輝陪著周源和定國走出了前殿。

看著千年古寺的大殿,周文二人禁不住回首佇足、欣賞起大殿之前的一對楹聯,右邊是‘青山橫北郭’,左邊是‘白水繞東城’。

“這是誰的詩句呀?”定國好奇地問道。

“這是李白的詩句。”劉紹輝不無自豪地介紹了起來,“這西林寺是川南著名的禪廟,建在內江城外沱江北岸邊的西林山上。寺廟始建於南宋、公元1270年;明清兩朝又重新修建,寺廟雖規模不大,但曆史悠久,風景秀麗,是我們內江市的十二大名勝之一。”

“我聽說,這廟中曾經雲集僧人、廣開道場、播揚佛學,朝山拜佛之人絡繹不絕、香火繁盛;今日來此,卻有一種冷清的感覺。”周源看著大雄殿裏紅漆剝落的柱子和積滿灰塵的神台說道。

“嗯,你說的那是當年盛景,記得我小時候隨父母親來此拜佛時,廟裏確實是擠滿了香客;可惜文革的十年浩劫、使寺內除留下了三重古時建造的殿堂外,其餘的佛像和經書等全部遭毀,僧人們也被驅離散盡,直到現在也還沒有恢複過來。”劉紹輝遺憾地說道。

幾個人感歎了一番,沿著石階走下山來、驅車返回了城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