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戀歌

以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為時代背景,以晉惠帝皇後羊獻容為中心, 從她出生到去世的傳奇經曆和當皇後的五立五廢、忽榮忽辱為主線,描寫了圍繞著她的一些 英雄劍客俠義戀情及悲歡離合。(根據鄧永瑞先生遺稿《九劍一魂》整理,謝絕轉載)
正文

九劍一魂 - 第21回 太子遭陷 劉昆報國(十二)

(2022-08-03 09:09:39) 下一個

這時的猗盧和姚弋仲,還是一對流浪兒。

姚出身羌族,漢時羌人主要分布在青海境內,青海湖以西、以南,以遊牧為生,部落分散,從未結成匈奴那樣的強大國家,其中最大的部落丁零部落曾攻打中國,受西漢時大將趙充國安撫、妥善處理,與漢人相安,關係很好,互相得益。

東漢時因漢官貪殘、壓迫,羌人多次起義,經過多次大規模悲淒慘烈的羌戰,最後被護羌校尉段穎幾近殺光滅種。西晉後羌人漸漸恢複,多在甘肅、陝西居住。

姚弋仲是個孤兒,從小流浪,為人牧馬,竟到遼西,拜在鳩摩羅什大師門下,學漢字、學佛經。鮮卑人起源於北荒,即大興安嶺以東地區,嫩江流域東北一帶的大鮮卑山。他們喜用索編發,故叫索頭部。原來很落後,後來傳說一位天女下凡來與其酋長合好,生下一子,名叫拓跋力威,是個孔武有力的巨人,從此傳下的後裔,個個勇武驃悍,力大無窮。

後來北魏統一北中國後,這成為廣為流傳的官方說法。匈奴人被漢朝打敗驅走後,鮮卑人占了匈奴故地,各部落漸漸強大起來,最強大的是拓跋部落。拓跋猗盧在鳩摩羅什處與姚弋仲相遇,姚已學了3年,兩人投契,成為好友。

一年後,鳩大師見兩孩子很有天賦,希望他們深造,薦到首都洛陽白馬寺大癲上人處,進一步學習。不想兩個孩子流浪成性,一路自由自在地貪玩,半年多也未見到洛陽的影子。猗盧本想同劉昆爭奪匈奴美女狐月,後來見劉昆武藝高強、性情豪爽、又通音律,起了惺惺相惜之意,決定不再打架,把狐月‘送’給劉昆,兩人繼續流浪。

兩人生活主要靠打獵、射雁,因為箭法、眼力極好,打獵常有收獲。他們有肉時大啖飽餐,沒吃的也可餓二三日,身體強壯、饑飽無傷。有時幫人放牧、幹活,掙點吃的,也有時在小鎮吹笳彈琴、唱歌跳舞,討幾個小錢。實在不得已,也盜馬去賣,但決不偷別的東西,好比孔乙己,很有原則,隻‘竊書’一樣。

他們拿胡笳換了玉笛,用狐月換了二兩銀子,自認公平異常。兩人騎著光背馬,一路行來。財產方麵,除弓箭、獵刀、馬匹外,還有馬鞭一條、瓢琴一把、鐵玉笛各一、破書三本和一個很大的牛角,可吹出嗚嗚的悲涼音調,但這不是一般牛角,是一支整個犀牛角,他們也知道很貴重,姚弋仲多次建議拿來換條羊腿,猗盧卻打算拿它換個媳婦。順便說一句,他倆實行共產主義,一切都是公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