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戀歌

以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為時代背景,以晉惠帝皇後羊獻容為中心, 從她出生到去世的傳奇經曆和當皇後的五立五廢、忽榮忽辱為主線,描寫了圍繞著她的一些 英雄劍客俠義戀情及悲歡離合。(根據鄧永瑞先生遺稿《九劍一魂》整理,謝絕轉載)
正文

九劍一魂 - 第19回 王郎失魂 楊姬得婚(四)

(2021-12-21 15:17:53) 下一個

雲娘捧著一劍,千錘提一鐵錘。張昌先抽出雲娘手中寶劍起舞,意態從容、舒展大方,如行雲流水,絲毫無煙火暴戾氣。

張昌說:“劍如君子,是禮儀之兵,非殺人之器。君子佩寶劍、讀詩書、持禮儀、行仁俠,是為劍客。劍術雖是武技,更是文化。適才所示,為蓮花八劍,應如出於淤泥而不染的紅蓮白蕖。”王篪覺得此論新鮮,從未聽過,深以為然。

張昌又演示了兩招神功。他讓王篪任選一巨樹,然後用左手撫摩,半盞茶後,這樹枯死,葉子掉光,內部樹筋都斷。又對一巨石,在一丈開外,運功後用右手食中二指一指,一股尖厲勁風直射,岩石火星亂迸,竟被穿透一孔,洞口全焦。他讓雲娘把劍拋起半空,下落到距地三丈時,他翻身一個犀牛望月,左手出食中二指,一縷勁風,將劍打斷,成兩截落地。再一躍而起,右手食中二指又出,嘶嘶一聲,千錘手中鐵錘閃出耀眼亮光,被穿出一透明窟窿,猶餘紅熱。這樣的武功,王篪生平第一次見到,可謂驚世駭俗,知張昌身懷絕藝,幾乎非人力可敵,難怪教徒將他看作天神。

張昌說:“適才兩功,前者為‘九葉朱蓮內功’,後者為‘燧王指’,均為內功劍氣,前者散而後者聚,前者難而後者易。”王篪知為絕學,不敢求教。張昌卻說:“紅粉贈佳人,寶劍贈烈士,物有其主,樂有知音。天下技藝為天下人學。這種絕學,我傳過多人,無一人學會。昌願殿下一試機緣。”

回到殿中一淨室,大家洗手焚香,張昌即傳王篪朱蓮內功。王篪說自己內力全無,氣脈不通。張昌說這是中毒的緣故,卻正好練蓮花功,因需忘掉過去所學,從頭開始。王篪花了九天即會,感到確實能再次運氣周轉,精神一振,見效很快。但奇怪的是覺得這與過去學過的運功要訣處處相反,全是逆行。與之交叉,用七天學會了燧王指的要訣,自然還缺功力。他觸類旁通,用此指法打出飛石,威力大增。大巫娘秋雲和慕容千錘與王篪同時學、練,卻毫無心得,這大約是天份、悟性和基礎、甚至機緣之差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