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戀歌

以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為時代背景,以晉惠帝皇後羊獻容為中心, 從她出生到去世的傳奇經曆和當皇後的五立五廢、忽榮忽辱為主線,描寫了圍繞著她的一些 英雄劍客俠義戀情及悲歡離合。(根據鄧永瑞先生遺稿《九劍一魂》整理,謝絕轉載)
正文

九劍一魂 - 第17回 雙雄爭妻 孤魂返鄉(六)

(2021-11-01 14:28:32) 下一個

這七星刀法乃是李氏家傳,又經扶風真人指點改進,在江湖上,已可算絕技了。再加李特被真人在臉上嵌入七星,雖然每月痛苦一次,但神智反而清明,武功大進,因而七星寶刀威力極大。

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之事人人皆知,最後得了天下。因而漢室劉家有家傳的‘斬蛇劍法’,代代精研、捉摸改進,代代均出高手,劉昆又是學劍的天才,因而把這套劍法發展到極致,從容敵住李特。

隻是他的劍不是家傳削鐵如泥的龍泉寶劍,不敢與七星刀硬碰,因而兵刃上吃了些虧,隻能用體形靈活補上。兩人已至百合,還看不出勝負。這時已有十來個村夫、漁、樵,遠遠觀看,膽大的漸漸走近。

李特一躍三丈,掉頭向下,‘飛鷹搏兔’,一刀自上而下,向劉昆劈來,知劉昆要躲,刀頭挽花,刀光將方圓兩丈罩住。劉昆見來得凶猛,一個‘鯉魚躍龍門’,竟橫身斜飛三丈避開。未容他站穩,李特‘橫掃三軍’,下三路斬來。劉昆‘撥草尋蛇’,用劍將刀輕輕挑起。李特再次躍起,劉昆未容他掉頭轉刀,一個‘流星趕日’,連人帶劍,化為一道白光,直射李特。李特隻好舉刀來封,用不上力,雖將劍隔開,但未傷敵劍,且身體被壓落下。李特大怒,‘旱地拔蔥’,拔起三丈,展開七星伏魔刀法第54招‘漫天花雨’,想四麵八方將劉昆裹住,隻聽風聲、雨聲,以及刀環琅琅當當之聲,聲勢驚人;

雨花、刀花,令人眼花繚亂。劉昆更快,‘一鶴衝天’,竟拔起四丈,擰腰一個‘畫龍點睛’,劍光從刀花中穿出,如一點寒星,直射李特右眼。劉昆習慣於一鶴衝天接‘斬蛇七寸’,刺對方咽喉,因李特畢竟是個英雄,才改用畫龍點睛,既尊重對方,又可不傷性命。李特急收漫天花雨為‘如封似閉’,接下劉昆絕招,出了一身冷汗。兩人再躍起三丈,刀劍相擊時,有破空之聲,如一響輕雷,半空中飛來一隻斧頭,又勁又急,竟將刀劍齊腰劈斷。

兩人大驚,一看,人叢中站著一個又黑又瘦、中等身材的樵夫,戴著草帽,扛著一捆幹柴,腰上還插有一斧,神情安詳。剛才這一飛斧似他所發,但此時正與旁邊一個漁夫打扮,身量很高,麵色發白,頭戴箬笠,腰掛漁蔞,手持長長漁竿的人說話。劉昆正要動問,李特卻一掌劈來說:沒家夥就拚拳腳。劉昆隻好接住。

李特怕人管閑事拉架,用‘劈掛掌’猛攻,暴風驟雨般襲來。劉昆原來兵刃吃虧,現在拉平,更覺從容,用‘逍遙拳’對付,身姿飄忽,步下虛幻,招式卻極美。李特決定用硬功傷敵,躍起後出右掌,‘烏雲蓋頂’劈下,有裂石開碑之力,口中說:是好漢不要躲。劉昆自然不受他激,但想不顯些內力,對方不知厲害,一揮左掌,‘天王托塔’,硬生生接住。吧地一聲脆響,塵土振起,兩人各退三丈。兩人再次躍起,空中對了一掌,更是驚天動地一聲,各自又退三丈,都有些搖晃。第三次躍起,兩人運全部內力,雙掌齊出,排山倒海,要拚個你死我活。

這一招,勝負立分、生死立判,不但交手兩人是背水一戰,心無旁鶩,而且一邊的春娘和羅秀,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似有一聲嘶嘶的銳風,無人注意。兩人雙掌碰上,立即石破天驚一聲,劉昆像斷線風箏,往後倒飛三丈,仰跌在地,口吐鮮血。李特一個‘猛虎撲食’跟上,舉掌欲擊,想將劉昆立斃掌下。春娘一聲斷喝:“李特住手!”掌中一枚無人能躲的梅花針。羅秀厲聲高叫:“春妹留情!”她的修羅刀已架在春娘脖上。

劉昆拳雙腿,準備最後一搏。李特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知這一掌下去,劉昆必死,自己也會被春娘射死。這些李特是願意的。但春娘也會被羅秀斬死,這是他絕不願發生的事。他知道不管羅秀平時對自己百依百順,奉若神明,但在這一點上,卻絕不能控製她,隻要自己眉心釘上梅花針,春娘美麗的頭顱必然落地。

在這千鈞一發的一瞬、生死攸關的一刻,突然,一個童音響起:“爸爸,你不能殺他,他前幾日救了兒的性命。”一個肩上一隻獵鷹的十歲孩子跑來,撲向李特。他就是李特和羅秀的兒子李蕩,前幾天劉昆把他從兩少年鞭下救出。李特欲將劉昆斃死掌下,但兒子李蕩求情,要報劉昆救命之恩,再加春娘要用梅花針傷他,十分無情。

李特隻覺心灰意懶,長歎一聲,對春娘說:“春妹,你對我太無情了。好吧,大哥祝你終生幸福。”跳上馬背,頭也不回地馳去。羅秀收回架在春娘脖上的修羅刀,歉然地對春娘說:“春妹,對不起,得罪了。我夫妻定會好好看顧雄兒,歡迎你隨時來探望。

愚姐要走,不遠送了。”說罷一拱手,翻身上馬,彎腰把十歲的李蕩抱上馬背,如飛而去,追趕李特。這時,圍觀的人已散,春娘連忙扶起劉昆,溫柔地關心問:“昆哥,你的傷要緊嗎?”用頭巾為他擦去嘴邊鮮血。劉昆麵色蒼白,但浮起一絲微笑,說:“春妹,不要緊的,我並未重傷。隻是運氣受阻,血不歸經,不是內髒破裂吐出的。”

春娘不信,想他是安慰自己,診了診他的脈,弱而不亂,不像有嚴重問題。遂說:“我扶你找一小店歇息。”劉昆說:“我正運氣與李特對掌,突覺右肩一麻,右手力道全失,氣塞血阻,不知何故?”春娘想是劉昆為自己內力不如李特解嘲,就說:“好了,我的好哥哥,妹知你武功高強,佩服哥哥之至。”劉昆聽她有不信之意,正想裝死耍賴,突然靈機一動,說:“春妹,我知你不信我,但你想那一飛斧,何等力道,竟淩空把李特的寶刀砍斷,分明旁邊有高人。”

春娘恍然大悟,因過於關心劉昆,忘了此事,一言提醒,說:“昆哥,你轉身我看。”扶他轉過身來,在他右肩檢查,果見一小小魚鉤,掛在右肩衣上。春娘摘下,托在手上,對劉昆詫異地說:“昆哥,真奇怪,有人把你當作一條魚了,要釣你上鉤。”忍不住笑。劉昆把魚鉤拿過反複端詳,說:“原來這漁夫是個瞎子。”春娘奇怪:“怎麽見得?”劉昆說:“放著旁邊小白美人魚不釣,卻釣我這癩蝦蟆,可見是個瞎子。”春娘打了他一下,兩人哈哈大笑。

正在這時,見來了幾人,是青霞宮的大清、二清、九清和甲同真人、乙和真人。春娘和劉昆甚覺奇怪。大清上來笑說:“小師妹,受驚了。劉公子打過架了,傷得不重吧?”春娘扶劉昆站起,劉昆向大家拱手,說:“有勞動問,傷得不重。”

春娘奇怪地問:“兩位真人,眾家師哥,你們怎麽來到這裏?怎知昆哥打架受傷?”九清搶著笑說:“我們出來趕場(四川話:趕集),見到漁老先生,說好不容易釣著一條鰱巴琅(四川話:鰱魚),旁邊一條小白楊串兒魚拿梅花針要紮他手,隻好放了。我們來看看能不能‘撿扒活’(四川話:撿便宜),沒想遇到你們。”大家大笑。

大清說:“你們走後,我們不放心,一路暗暗跟著,怕李特來找麻煩,但又不便出麵阻止。師父不在,甲同師叔和乙和師叔特地去請出兩位隱俠高人:鐵樵子和魚友漁兩位先生,請他們在緊急時解圍,並使劉公子略負,讓李特占些上風,所謂‘情場失意,戰場得意’,這樣可化解冤仇。我們一直躲在樹林裏看,鐵樵子怕李特七星刀太沉太利,容易傷人,故飛斧砍斷。

魚老先生說不能拉偏架,應各打50大板,於是用一魚鉤打中劉公子右後肩環池小穴,閉了右臂血脈氣道,鐵樵子用劈空掌將公子推出三丈,接住了李特的劈掛掌。公子看似凶險,實無大損。”春娘咋舌,對劉昆說:“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上竟有這樣高手!昆哥,你我以後一定要虛心些。”劉昆作了一個羅圈揖:“真正感謝各位為在下費心了,成全之德,銘刻五內,沒齒不忘。”又轉身對春娘說,“如何,我說是為你挨頓打,這下信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