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翎

原創文章:紀實連載,名人雜談,美房欣賞,人生感悟
正文

《一個大學女教師的手記》第11章 “分分分”老師的命根

(2021-06-05 04:48:05) 下一個

        當一個“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的人民教師,容易嗎?單單一個學期兩次在學生麵前扮演“學生”的角色——學生給教師評分,就讓不少教師心裏敲小鼓。

  那分數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獎金的分配,間接關聯著職稱的評定,總起來說,全跟知識分子最看重的“名和利”息息相關,不可等閑視之。

        都說“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現在看來,應該說它也是教師的命根。有哪一個教師不在乎學生的打分呢?誰最先發明了這個套在教師脖子上的“緊箍咒”?英明啊!

        礦院一千八百名教師中,似乎隻有機械係的徐爽老師,對這個“緊箍咒”的魔力認識不足。這從她平時不注意跟學生聯絡感情上,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實話說,徐老師講課條理清楚,幹脆利索,課堂上睡覺的人不多。但如果有人在她上課時,哈欠連天,困不可支,她必得將那人提溜起來,回答問題,還得補上一句,要睡覺,回宿舍睡去!於卞莉就不是這種風格,她和和氣氣地提醒睡覺的學生“小心別著涼睡感冒嘍”。

        徐爽不喜歡照著課本講,總是熱衷於發揮,期末考試前,也不劃重點。學生聽課舒舒服服,考試迷迷糊糊。再說,徐爽總是掐著點兒到教室,站在講台上兩三分鍾,就打上課鈴,根本沒有與學生閑談個三五句的時間;輔導答疑時也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沒有廢話。

        殊不知,恰恰是家長裏短的廢話才最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一個學期上下來,學生們除了感覺這個徐老師很“酷”之外,在感情上,那叫一個空白。另外,徐爽給學生打分非常節約,從不浪費,總讓學生覺得徐老師給的分數比自己感覺到的要低一點;不像於卞莉的分數總高出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感覺良好。

        徐爽和“冤家”於卞莉幾乎每個學期都上同一個班的課,隻不過是兩門不同的課程,平行開設。於卞莉的課講得一絲不苟,非常熟練,不足之處是語言平淡,口頭語“這個”、“那個”的太多。

        一次,教研室集體聽課,徐爽坐在後排,聽於老師“這個這個”的,一堂課說了上百次“這個”。偷偷觀察聽課的學生和老師,人家全都平靜如水,沒有任何不適的反應。隻有徐爽一人少見多怪,東瞅西看,麵部表情極其不自然。

        當然,於老師有她自己的特長,她喜歡寫板書。有些學生腦子裏一片空白,單照葫蘆畫瓢跟著於老師的板書走,課後,再把那記下來的讀讀,似乎就覺得課沒白上。此外,於卞莉盡量讓學生手中的教材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她的備課本與學生手裏握著的課本,簡直像孿生姐妹,極其相像,章節的序號、名稱都讓學生看著親切眼熟。特別是,期末考試前,於老師能技巧性地暗示重點內容,這樣既不違反教務處規定(不許指重點),又不讓學生摸不著頭腦。

        比如:考前給學生幾道練習題做做,別小看這幾道題,全是圍繞著重點內容出的,但卻不能是“考題”,泄漏考題的罪名,對教師來講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的。學生們猴精,那“套題”的本領奇高。隻要教師的思想鬆懈,警惕性不高,從其嘴裏掏個把小題,對他們來講是小菜一碟。

        於老師就喜歡精明的學生,比如,有的學生考前會指著課本上的目錄單獨問於老師:您看,我已經複習完這些內容了,時間有點緊,我可不可以暫時不看這個,這個,還有這個?如果於老師說,可以,你等以後有時間再看,學生心裏就有數:那肯定不屬於考試內容。若於老師不但鄭重其事,還要說,你最好擠出點時間,好好複習複習這些內容,那就意味著必考無疑。

       於老師喜歡與這樣的學生進行一種配合默契的交流,討厭有的愣頭青張口就問:哎,於老師,內容太多了,複習不過來了,給指指重點吧。這個考不考?那個考不考?遇到這種情況,於老師恨不得用手指狠狠地戳一下那簡簡單單的腦門子。當然,於老師不會真的動怒,說不定那學生會被抽去給自己打分呢。這樣的莽撞學生最多得到於老師一聲和藹的苦笑。

        不管怎麽說,於老師還是廣受學生歡迎的,這就叫“講課講得好,功夫在課外”。  

        每次上課,於老師都會像“時鍾一樣準時”,提前10分鍾到教室“熱身”。進教室後,先將講課用的全套工具在講台上安排好:課本放右側,講稿置左側,尺子圓規還有一些教具規整地放在邊上。所有這些,用一兩分鍾的時間處置好,於老師就手托著熱水杯,笑意盈盈走下講台,與前排的女生隨便交談幾句。談話內容無非就是天氣冷暖、食堂夥食,再就是聽課情況——好懂還是難懂等,反正,於老師的話頭很多,根本沒有枯竭的跡象,還沒盡興,上課鈴就響了。學生感覺挺溫馨,尤其是得到於老師關照的幾位女生,更是揚起笑臉,信心十足地聆聽於老師“灌水”(教師被認為有一桶水,才能灌好學生的一杯水)。於老師不隻關照女生,輔導答疑時,男生提問題多,那親切和藹,耐心解答的暖流又會流入男生的心田。這樣男生女生都對於老師頗有好感。

  於老師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上都特別注意迎合學生的心態。就拿批改學生作業來說,學生的作業本上,沒有留下過一個大紅叉子。題做對了,得一大紅對勾,看起來賞心悅目;題做錯了,也不尷尬,於老師會標出一個問號,好像在與你對話:為何要這樣做,給老師講講嘛?這個問號真是太妙了,很有人情味,而且也的確勾住了學生的自尊心或虛榮心。

        拿出徐爽老師批改的另一門課的作業本就大不相同了,徐爽留在學生作業本上的大紅叉子實在太紮眼了,難怪有的學生悄悄將有大紅叉的那一頁撕掉;要不就用小刀將紅叉中的一道輕輕刮掉,這樣,留下來的另一道就比較接近一個對勾了(有的老師幹脆用一條斜線代替對勾);偽裝的更好的還能通過平行移動,將醜陋的大叉子,改造成一個完美的對勾。凡是作業本上有一些大紅叉的學生都對徐老師有點那個,不由地懷念起於老師的大“問號”。

        有一年元旦,“礦院”發給教職工好多鹹菜罐頭,徐爽吃不了,就給了小於幾桶。小於則在學生評分前,將它們分送給任課的那個班的學生。那種鹹菜罐頭裏有辣椒,還采用了一種特殊工藝醃製,吃起來又辣又脆,非常下飯。特別是雲貴川一帶的學生,一邊嚼那筋道道的辣鹹菜,一邊嘻嘻哈哈地吟唱:唱支山歌給於老師聽……

  你說學生打分時能不受這些感情因素影響嗎?幾年下來,於老師的學生打分總在92(優秀)左右徘徊,而徐爽的學生評教一直在85(良好)上下打轉兒。盡管在師生的心目中,徐爽比於卞莉有水平,但水平贏不了感情,一落筆,學生的情感天平就偏向了於老師一邊。

  多年以後的一天晚上,徐爽第一次進入了學校的BBS論壇,瀏覽了幾行之後,忽然,幾個字映入眼簾:誰是你喜歡的老師?這個帖子的點擊率還很高,已經上千了。出於好奇,徐爽點擊了它,裏麵跳出不少回帖。

        有一個學生寫著,“教材力的徐爽不錯,講課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沒有廢話。”另一個帖子反擊:“徐爽?別逗了,那個老處女?上她的課,教材白買了,整個一個擺設,人家根本不按教材來,都是自己另搞一套,害得俺到期末考試抓瞎。真想廢了這個老處女!老子補考還不讓通過。”

        徐爽再看下去,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冒出來:“喜歡於卞莉老師,溫情脈脈,對學生好,不跟學生過不去,俺考了49分,於老師大筆一揮,成了52分,再加上平時成績給拽拽,就‘60’萬歲了!”

        還有一位已經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校友,也在那兒跟帖“聽說李瑤老師調走了,可惜啊!俺喜歡李瑤,美女老師耶,那波濤趕上鞏俐的了。”

         竟然還有學生對一位老師的長相評頭論足:我們外語係的王麗華老師,從後邊瞧還是很好的,上課一張嘴,我的娘啊,暈了暈了,從此再不忍心正麵瞧!

        此外,有一個帖子的題目是“快把你認為是變態老師的名字亮出來,來一個變態老師排行榜”,徐爽有點緊張,想點擊它,又怕進去後看到自己的名字。猶豫了一下,還是好奇地想一探究竟。

        開始的幾條回帖是痛斥開帖的樓主的——“再變態也是老師!雖說老師不全是好的,但我們學校還沒有這樣的排行榜!”

         “嗬嗬,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不過最好還是注意自己的形象。尊師重教是最基本的倫理道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對你父親也是這個樣子嗎?”看到這兒,徐爽心裏一陣兒安慰。

        可是,很快,徐爽的心就不平靜了,有學生不管三七二十一,競相羅列所謂“變態老師”的名單。徐爽接著往下看,出現了一係列認識不認識,聽說沒聽說的“變態”老師的名字,從中可以看出,所謂“變態”者就是對學生抓得太緊,管得太嚴,給不及格的人太多的老師。

        正當徐爽慶幸自己榜上無名時,忽然倒數第二個帖子讓她一愣“還有一個女變態老師——徐爽,害得我們80個人的大班,有三十幾人材力不及格,觸目驚心啊!”

        徐爽想象不出,平時看起來還算規規矩矩的,對自己也並非不尊重的學生,怎在背後就換了一副麵孔?

        整天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到頭來,卻落得霜打綠葉,淒清孤零。

        那些日子,接連好幾天,徐爽的心都隱隱作痛,她被那些帖子傷著了。那一次,她想這個問題想得最多:也許,我不是做教師的料子?那,怎樣離開這個崗位呢?

        徐爽隻想著怎樣逃離,似乎壓根兒就沒想到向她的老鄉孔仲尼取取經。難道孔老先生“教書育人”的秘經她會不知道?孔子之所以能成為“千秋帝王之師,萬世人倫之表”,在於他深喑教育之道。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孔老師除了對子路的不禮貌稍顯不滿外,對待眾門生總是像春風般溫暖。

        徐爽呢?常常甩給學生一張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無情的臉。人家孔老師對徒弟施行的是“賞識教育”,而她徐老師對學生動輒“訓你沒商量”。哎,徐老師和孔老師差得不是一星半點,而是整整差了一個境界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簡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務實小民' 的評論 : 同感同感。不及格太多的話,確實不好辦。
務實小民 回複 悄悄話 害得我們80個人的大班,有三十幾人材力不及格,觸目驚心啊!---哈哈,別的可能後麵會有爭議,特別是多年以後,於老師那一套是不吃香的。但是抓不及格太寬這一條同學們永遠也不會原諒。不管教得又多認真,教學水平有多高。 不能打擊一大片。
簡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遠山W' 的評論 : 確實如此,謝謝關注。
遠山W 回複 悄悄話 想起大明朝評官,也搞的官不聊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