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個人資料
南半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盧瓦爾河穀:法國城堡物語

(2025-04-21 14:52:28) 下一個

遊覽了千年聖地 - 聖米歇爾山,我們巴士轉火車於當天抵達盧瓦爾河畔的古城圖爾(Tours)。站在盧瓦爾河畔的林蔭道上,注視著這條法國最長的河流緩慢而莊重地向大西洋流去。河水並不清澈,卻也不渾濁,恰如一麵古老的銅鏡,映照著兩岸星羅棋布的城堡尖頂與葡萄園的翠綠。盧瓦河穀(Loire Valley )被稱為法國最美麗的河流,跟塞納河比起來,這裏更加壯闊。河穀內夠得上城堡一詞的建築有7000多座,其中約1000座被認定有曆史意義的城堡。因為這條河流及其流域所承載著法蘭西民族最輝煌的文明記憶,盧瓦爾河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奧爾良到南特,盧瓦爾河蜿蜒流淌約280公裏,如同一條時間之河,將中世紀到文藝複興時期法國乃至歐洲的政治、建築、藝術與生活方式的變遷娓娓道來。河穀中的每一座城堡、每一片葡萄園、每一個小鎮都是這本厚重曆史書頁上的一個注腳。

 

 

下榻在離火車站不遠的旅館。第二天一早,我們搭乘火車,14分鍾之後抵達昂布瓦茲 (Amboise),這也是一個古色古香的老城。我們租了兩輛自行車,騎行前往19公裏外的舍農索城堡(Chateau de Chenonceau)。風和日麗的春天裏,法國鄉野宛如一幅溫柔的油畫。陽光灑落在起伏的田野上,金黃的油菜花隨風輕輕搖曳,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野花的清香。我們騎著嶄新的自行車,穿行在蜿蜒的小路上,路邊偶爾傳來幾聲鳥鳴,遠處是點綴在綠野間的紅頂小屋,一切寧靜而美好。微風拂麵,時間仿佛也慢了下來,這一片春意盎然中,我們仿佛返老還童。騎著騎著,想起1980年春天,也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和一群大學同學騎行在江浙兩省年久失修的鄉間公路上。年輕的我們邊騎行,邊暢談著各自美好的理想。不得不說,在那時最狂野的夢想裏,也想不到這輩子能夠騎行在法國盧瓦爾河穀。人世間最神奇的力量,莫過於命運的鬼使神差。

 

 

到達舍農索時已近中午,陽光在水麵上跳躍,城堡長長的畫廊仿佛漂浮在謝爾河上,這座被稱為"女士城堡"的建築先後由多位非凡女性掌管,她們的故事如同城堡下的河水一般流淌在法國曆史的縫隙中。城堡於16世紀由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的財務大臣托馬斯·波黑爾為妻子凱瑟琳·布裏索內建造。後因債務問題,舍農索城堡落入弗朗索瓦一世之手。弗朗索瓦一世死後,國王亨利二世將其贈予情婦戴安娜·德·普瓦捷。戴安娜不僅是一位美豔動人的宮廷女性,更是精明的管理者。她在城堡周圍開辟了廣闊的花園與果園,設計了實用的廚房與倉儲係統,使舍農索成為當時最宜居的城堡之一。走在戴安娜花園整齊的幾何花壇間,你能感受到這位文藝複興時期女性罕見的自主性與創造力。

 

 

然而舍農索最動人的篇章屬於亨利二世的遺孀凱瑟琳·德·美第奇。這位來自意大利的皇後在丈夫去世後,從戴安娜手中奪回城堡,並在謝爾河上增建了那座著名的長廊。站在這個長達60米的畫廊裏,看著陽光透過窗戶在水麵上投下變幻的光影,我們試圖想象16世紀宮廷生活的場景:凱瑟琳如何在這裏舉辦奢華的宴會,如何通過複雜的政治聯姻策略維係法國的穩定,又是如何在這水上的空間裏思念她早逝的兒子們。長廊盡頭的小禮拜堂裏,至今保留著凱瑟琳個人祈禱用的跪凳,那磨損的木頭見證了無數個充滿憂慮與野心的夜晚。

 

 

舍農索最後一位重要的女性主人是啟蒙運動時期的杜邦夫人。她將城堡改造成文藝沙龍,接待過伏爾泰、盧梭等思想家,使這座古老的建築成為新思想的溫床。在城堡二層的圖書館裏,陳列著杜邦夫人收藏的書籍和她的寫字台,一位18世紀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導的啟蒙運動中尋找自己的聲音。舍農索之所以特別,正因為它不是通過戰爭或政治陰謀留在曆史記憶裏,而是通過幾代女性的智慧、情感、生活和藝術,打動世人的內心。離開時,在城堡禮品店裏注意到出售的明信片大多選擇從河對岸拍攝的角度,舍農索最美的樣子確實是漂浮在水上的倩影,既堅實又流動,如同女性在曆史中的處境。

 

 

下午我們騎車回到風景如畫的小鎮 - 昂布瓦茲。它不像巴黎那樣喧囂,也不如尼斯那般明媚,卻擁有一種讓人一見傾心的寧靜與優雅。我們沿著河岸慢慢走向昂布瓦茲城堡(Château d’Amboise),那座高踞在山丘上的古老城堡曾是法王的居所,見證了文藝複興的輝煌歲月。站在城堡的露台俯瞰整座小鎮,紅瓦白牆的房屋錯落有致,河流靜靜流淌,恍如進入一個時間靜止的世界。在城堡旁的小教堂裏,埋葬著達·芬奇 - 這位天才在晚年選擇了昂布瓦茲作為歸宿。盧瓦爾河穀的光線柔和、色調溫暖,是達·芬奇鍾愛的創作靈感來源,他曾說:“這裏的光線,是我在意大利之外從未見過的。”我們走在他曾走過的小徑上,仿佛能聽見他沉思的腳步聲。

 

傍晚時分,我們在小鎮中心的咖啡館坐下,點了一杯香濃的咖啡和一塊當地的蘋果塔。街道不寬,石板路鋪就,周圍是手工藝店和花團錦簇的陽台,時光仿佛倒流回了某個溫柔的世紀。昂布瓦茲不大,卻藏著法蘭西浪漫的靈魂。這裏的曆史並不厚重得讓人窒息,反而像一場輕盈的夢,走進它,你便不想醒來。

 

 

第三天,搭乘40分鍾火車去65公裏外的布盧瓦(Blois),再轉15分鍾巴士去香波城堡(Chambord)。穿過香波堡周圍的森林,這座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傑作展現出它令人屏息的對稱美。這座古堡融合了意大利文藝複興與法國哥特風格,被譽為“建築史上的奇跡”。據說,達·芬奇也曾參與過部分設計。作為弗朗索瓦一世的狩獵行宮,香波堡擁有440個房間、365個壁爐和84處樓梯,其規模之宏大足以令任何初次造訪者感到眩暈。但真正令我們駐足的並非單純的規模,而是城堡所體現的那種近乎偏執的幾何秩序感 - 中央主塔四周嚴格對稱的布局,窗戶與裝飾元素的精確重複,乃至花園中修剪得一絲不苟的灌木叢,無不彰顯著文藝複興時期人們對理性與秩序的崇拜。

 

 

走在著名的雙螺旋樓梯上,傳說這是達·芬奇的設計,兩段獨立的樓梯相互纏繞卻永不相交,我們忽然意識到這座建築本質上是一種權力宣言。弗朗索瓦一世建造香波堡時(1519年),法國剛剛從百年戰爭的創傷中恢複,王權正試圖通過文化與建築的複興來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那些完美的幾何圖形不僅是美學追求,更是政治象征:國王的意誌可以像數學定律一樣規整自然不容辯駁。城堡中央塔樓上的露台提供了俯瞰整片領地的視角,站在那裏,你仿佛能感受到五百年前那位驕傲的君主如何陶醉於這種上帝般的視角,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然而曆史總是充滿反諷。這座為展示絕對王權而建的城堡,最終卻成了權力易逝的見證。弗朗索瓦一世在香波堡實際居住的時間總共不超過72天,龐大的建築群在後續幾個世紀中多次被荒廢。今天遊客們拍攝的完美對稱照片背後,隱藏著一個關於人類對永恒與控製的虛幻追求的寓言。當我們離開時,注意到城堡某些石雕裝飾已經開始風化,按照幾何美學布置的花園裏,也有野草頑強地從石板縫中探出頭來,自然與時間終將消解人類最驕傲的創造。

 

 

回程我們漫步布盧瓦的老城區,這兒麵積不大,卻處處是風景,仿佛一頁剛剛翻開的中世紀童話書,街道靜謐,空氣中彌漫著石牆與歲月的氣息。鵝卵石鋪成的街道蜿蜒曲折,兩旁是色彩柔和的老屋、咖啡館和精致的小店。這裏不像巴黎那樣繁華張揚,卻有著南法小鎮般的溫暖與親切。尤其是尼古拉教堂,在黃昏時分探訪,教堂鍾聲悠揚回蕩,仿佛時間也慢了下來。

 

 

 

 

最後一天我們在圖爾老城悠閑地散步。走進老城,就像翻進一頁保存完好的古籍。這裏的建築大多保留了中世紀的模樣,各色老房子錯落有致,顏色溫暖複古。隨意拐進一條小巷,每扇窗後都仿佛藏著過去幾百年的某個瞬間。普盧默羅廣場(Place Plumereau)是圖爾老城的心髒。廣場被古老建築圍繞,陽傘下一排排露天咖啡座,從早到晚都有人在此閑聊、曬太陽、喝酒,節奏慢得令人安心。沿著聖馬丁街走到盡頭,圖爾聖馬丁聖殿(Basilique Saint-Martin de Tours),這座19世紀重建的教堂,依舊保留著朝聖地的莊嚴與肅穆。走進去的那一刻,仿佛城市的喧囂都被隔絕在門外,隻剩光影與靜謐共舞。圖爾古典藝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中名畫薈萃,藝術館門前的黎巴嫩雪鬆栽種於1804年,高31米,枝展33米,被譽為法國名樹,旁邊的法式花園整齊美觀。藝術館旁的公園裏巴爾紮克玻璃紀念柱以手稿裝飾,別具一格,原來這位法國文學巨匠就是出生在這裏。“在盧瓦爾河畔,連空氣都帶著溫柔與浪漫。”巴爾紮克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故鄉。

 

 

午飯選在米其林餐廳(Casse-Cailloux),這是一家坐落在居民區,似乎不起眼的小餐館。主菜為醃製馬鮫魚配越南胡椒和鱷梨醬 + 魷魚配檸檬和貽貝汁, 甜點為經典的芒果米布丁,加上一杯白葡萄酒。米其林的頭銜名至實歸,菜肴質量和服務一流,這家看起來有些簡陋的小餐館,卻讓我們的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受。價錢當然也不便宜,這一餐的價錢可以在普通餐廳吃上三頓。比起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居民,法國人花費在食物和飲料上的金錢占其收入的比例是最高的,他們對美食的重視,從總統到老農概莫能免。法國廚子裏的明星,享受著與體育和電視明星同樣的追捧,這是其它國家廚子做夢也想不到的場景。飽食法蘭西美味,步出餐館的時候,不禁想起一位法國朋友說過的話:“我們法國人崇拜肚子,主教在我們這兒其實是主廚。我們更喜歡坐下來咀嚼,而不是跪下來祈禱。”

 

早就聽人說,如果你想感受法國最真實、最浪漫的一麵,去巴黎太熱鬧,去南法太慵懶,不如去盧瓦爾河穀。這塊被稱作“法蘭西的花園”和“法國國王的搖籃”的土地給我們帶來太多的驚喜和歡樂。盧瓦爾河穀不僅是一片風景,更是一段時光的凝結,體現了人類文明最輝煌高雅的一頁。它是國王與藝術家對話的殿堂,是葡萄與土壤共舞的樂章,也是旅人尋找靈感的詩篇。離開之後好久,腦海依然會浮現出達·芬奇的微笑,盧梭的雄辯和巴爾紮克的背影,還有那些在田野中騎行的愜意和城堡間回響的笑語。或許,這就是盧瓦爾河穀的魔力 - 它讓你在曆史與現實間穿梭,在美酒與風景中沉醉,最終帶走一顆被溫柔觸動的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琪子 回複 悄悄話 跟著你遊法國的城鎮,很享受。照片拍的好看,遊記講解清晰。謝謝你的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