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財迷心竅 信仰的顛覆(六十二)

(2022-10-29 08:40:24)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川普對美國人使出迷魂大法,充分利用眾多美國右翼保守選民隻求自利的心態,在拜登倒行逆施的襯托下,讓川普變為美國人的唯一選擇。美國人明知道川普是疫苗之父,但因為川普反對強製疫苗,對他們自身沒有影響,就不管其他被騙受害人死活,把所有希望都放在這個疫苗販子身上。可歎美國人經曆200多年猶太教育洗腦,加上二戰後吸引全球各種膚色種族移民後,美國社會已經是一盤散沙,國家民族觀念已經非常薄弱,同時也喪失了是非標準。

很多支持川普的都是美國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但被各種無聊議題爭論分散注意力,加上拜登的亂政,令他們害怕失去目前的一切,因此當川普主張邊境安全,阻擋難民;加強警察,維護治安與不能強迫小孩LGBTQ教育的時候,令他們如聽仙樂。可惜這些聰明人已經忘記老川這些主張,隻是政府最基本的功能。連這些最基本的功能都要爭取,美國還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何況川普主張不能強迫小孩接受LGBTQ教育,已經讓家長們默認這種教育是一種選擇。但學校不應該有這種選擇存在,正如學校不能有賣毒品這種選擇一樣。美國人已經被現實的利益蒙蔽了雙眼,也就是俗話說的財迷心竅。

共濟會玩弄宗教,操控人的思想固然是高手。但說到玩宗教,印度人才是祖師爺。印度自古以來一直是全世界宗教文化混雜的地方。首先是雅利安人入印度,到七世紀伊斯蘭軍人侵,然後是亞曆山大大帝及其繼承者東伊朗的希臘國王們,以及薩卡人、庫山人、赫夫塔利特人,各種宗教隨之不斷輸人,使得這一地區成為不同宗教信仰的熔爐。

英國從18世紀開始統治印度二百多年,期間也曾經想篡改印度教,也多次人為製造饑荒與瘟疫,殖民印度一百多年後,1857年全球情報係統的祖師爺猶太大不列顛被印度民主主義者滲透自己的軍隊並發動兵變,幾乎推翻英猶對印度的統治。英猶統治英倫三島以後,征服了天主教的愛爾蘭與新教長老會的蘇格蘭,後來大英帝國的軍隊還大量吸收蘇格蘭與愛爾蘭人,他們都服服帖帖,為英猶出生入死,毫無怨言,發生印度這種兵變,對英猶打擊之大可想而知。

《東方向不列顛獻上財富》, 斯皮裏迪恩 . 羅馬(Spiridion Roma)繪,1778年, 倫敦東印度公司大廈

英國鎮壓起義後,1858年2月18日英國通過《印度政府法案》,英國王室取代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直接統治。雙重政府製度被取消,印度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直轄殖民地。英國的撤藩計劃徹底取消,英國對印度土邦的政策由兼並轉為扶植,針對土邦的“無嗣失權”政策被廢。

英國福音派狂熱的傳教活動在南亞次大陸被嚴格限製,印度殖民政府公辦學校禁止把《聖經》作為教科書使用,也不再強迫印度人改信基督教。 早前大力取締的印度陋俗,如寡婦殉葬、溺殺女嬰等某種程度上又被默許。

至此,英國人知道不能永遠統治印度。但印度民族主義者又把英猶培養的文“聖雄“甘地與武”聖雄“鮑斯,在印度獨立前刺殺(英屬印度故事《信仰的顛覆 25-29,32-41》)。難道真是一物降一物?

英國首位印度裔首相裏希·蘇納克,“蘇納克”是一個來自旁遮普的“卡特裏”種姓,而在印度的種姓製度中,“卡特裏”是印度著名的婆羅門種姓,像錫克教創始人古魯那.納克(Gurū Nānak)、阿克巴大帝的財政大臣托達爾.馬爾(Raja Todar Mal)、印度曆史上擁有最大土地之一的柴達明爾印度教騎士巴達曼·拉賈(Bardhaman Raj)等等都是出自這個種姓的,在印度社會中屬於上流。

英國人統治印度後,大部分卡特裏種姓的人因為投降的比較快,所以他們能夠在印殖民地廣泛擔任翻譯官、皇協軍軍官、巡捕等工作,屬於是英國人殖民印度的抓手。蘇納克的家族也不例外,1935年他爺爺是作為英國殖民政府的文員去的內羅畢,屬於是能夠跟著八旗老爺一起吃俸祿的高級包衣奴才。二戰打完之後英國無力維係在非洲的殖民體係,他們這一家子人才跟著主子一起撤回了英國本土。

英猶對蘇納克家族可謂知根知底,屬於服務英猶的可靠家族。但如果蘇納克能長時間如5年以上任英國首相,以印度人擅長裙帶關係的手段,誰知道英國會發生什麽意外?畢竟1857年印度大起義之前,英猶對印度的掌控一直非常有信心。借用大導演戴維·裏恩的《印度之旅》的一句台詞,英國駐當地行政長官杜頓先生對大學校長菲汀先生說:“我在這裏生活了25年,深知若有英國人和印度人過從甚密,那注定會有劫禍。

回到彼得大帝的故事,話說彼得大帝也是財迷心竅,自任東正教牧首後,同時引入共濟會。俄國共濟會間接地來源於英國共濟會,1986年出版的《蘇聯百科辭典》記載了俄國共濟會的來源:“18世紀初產生於英國的宗教道德運動,在許多國家其中包括俄國的資產階級和貴族階層中傳播。”

據彼得堡共濟會“致王室鵜鶘”分會成員卡爾在《俄國共濟會史綱要》中的記載:“彼得一世的寵臣列福爾特是個共濟會員,他將有關共濟會的信息告知了自己的君主,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一個名為”聖徒安德烈”的共濟會團體”。

彼得一世創立共濟會的傳說在俄國共濟會員之間廣為流傳。1821年,共濟會“義神星”分會的大師傅庫舍列夫(E A. KyureuneB)將軍在日記中寫道:“自由石匠們的各個分會產生於彼得一世,在我們的幸福記憶中,產生於在他從其他國家訪向歸來之後。第一個共濟會分會由彼得一世在彼得堡親自建立,由共濟會的一個師傅級別的會員,彼得一世的寵臣列福爾特將軍管理”。著名曆史學家葦爾納茨基後來還在一個公眾圖書館裏發現了共濟會員的手稿,上麵記載,彼得一世被吸收加入了共濟會“聖徒安德烈”分會。在入會的時候,分會要求他完成一項任務,即“在俄羅斯重建這樣類似的組織”。

盡管這些材料的真實性仍待進一步考證,但結合彼得一世時期的俄國社會狀況,上述情況完全可能發生。彼得一世時期俄國社會急劇歐化,在這一過程中,共濟會作為歐洲文化的一部分,完全有可能彼得一世接受。曆史學家韋爾納茨基就認為:“這樣的事完全有可能,彼得一世時期,與那些西方的軍事裝備和軍隊服裝一起被引進俄國軍隊的還有西方軍官們之間同誌般友好的聯盟形式。俄國共濟會的早期萌芽很可能產生於海軍,因為俄國海軍的建立完全按照西方的模式並受到西方的影響。”

彼得一世時期共濟會進人俄國的觀點也得到了其他國家學者的認可。1917年刊登在《大海》(Mope)雜誌上的羅伯特.古利特的一篇以英國共濟會史為主題的文章對此做了專門研究,“根據俄國的一些傳說,共濟會在俄國的成立時間比英國大分會的成立時間還要早,因為擁有一些重要的材料表明,彼得一世被赫裏斯托福.烏萊(Christoph Ulay)先生吸收加人了組織,並且在17世紀末以前,就存在一個由列福爾特任執行大師傅,戈爾東(TopnoH)和彼得一世分別任第一和第二監督人的共濟會分會了”。1698 年彼得一世訪問英國時,赫裏斯托福.烏萊是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主監管人和倫敦石匠工人協會的主席,從這一角度來看,彼得一世加入共濟會是完全有可能的。

彼得大帝屈尊加入共濟會的理由很簡單,歐洲三十年戰爭後,共濟會已經成為歐洲各國政府背後的大老板,而共濟會由代表天主教的耶穌會與代表新教玫瑰十字會組成(《精神煉金術 信仰的顛覆(六十一)》)。俄羅斯如果要西化,隻能代表東正教加入共濟會,成為共濟會一個持份者。

這些安排停當後,彼得大帝決定效仿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建立一個偉大而又莊嚴的新首都。彼得大帝認為莫斯科是一個極端保守的城市,一個充滿舊俗與傳統的城市,會反對任何的改革。

1703年,剛承受與瑞典戰爭的“納爾瓦戰役“失敗,彼得大帝還是決定興建聖彼得堡。聖彼得堡距離歐洲最近,這座城的建立,可從1712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施工時期,這階段主要在強化位於城市北方、終年狂風呼嘯的沼澤地地基。為了這個工程,彼得發出命令,一年內從全國的村莊、城鎮強製征用四萬名的工人,不過實際上,最後真正報到的卻隻有兩萬多名。工作內容雖然隻是單純的土木粗工,但因為惡劣的氣候與食、衣、住質量的欠缺,使得許多人不是生病,就是在工作中喪命。甚至有報告指出因為工作沉重、氣候低溫以及饑餓而死亡的高達六萬人之多。一世紀後,學者卡拉姆津就曾以”這是蓋在淚水與死屍上的城市“來形容聖彼得堡。

彼得在1714年時,下了一道有名的命令。他要求所有要進入新首都的貨運馬車,每一台都必須繳納三塊重五俄磅(一俄磅約為四百克)的石塊,船隻則是依照船身大小,繳納十塊至三十塊不等的十俄磅石塊。這項繳納石塊的義務延續了六十年以上,因而打下了這處石造城市的基礎。

基礎穩固後,接下來便要開始處理人的問題。彼得建立了貴族高官的移居清冊,並命令擁有超過五百戶農民人家的富裕貴族在瓦西裏島搭建兩層樓的石造宅邸。除了他們以外,各地富裕的商人、手工藝者也被命令移居至此。至於當初設立在莫斯科的各種專門技職學校,後來不是搬遷至此處,就是在這裏重新再蓋一間。就這樣,到了彼得統治時期的後期時,新首都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四萬人。

在人變多了之後,接著就必須思考糧食的問題。要讓住在帝國邊境的新首都居民能夠生存下去,自然不可缺少來自全國各地的穀物等各種物資,而為了將物資送進新首都,就必須整建道路與運河。然而即使在拉多加運河與上沃洛喬克運河開通後,首都內的高物價依舊沒有改善。他們持續投資這座城市,即使成本已高居不下,政府依舊沒有放棄這座城市。

為了發展首都彼得堡的貿易,1716年命令規定,在全國“外銷”產品中,必須有1/6由彼得堡港出口。1720年命令,經由彼得堡港的商品輸出完全免稅,進口稅從5厘降到3厘。對來俄國貿易的外國人發給“特權證書”,保證他們有各種特權。用官費派遣商人子弟到荷蘭和意大利去,以便探聽商品的秘密。為了防止外國商品的大量輸入,對進口商品課以高額關稅,到彼得執政晚年,俄國每年輸入商品額約為210萬盧布,輸出的商品額達420萬盧布,增加了對外貿易中的順差,為國家積累了資金。

為了供應軍隊和加強國防的需要,彼得一世大力扶植俄國的手工工場。到彼得一世執政末期,俄國有200多家較大的工業企業,其中以治金業的成就最大。俄國在17世紀末需從瑞典進口鐵來製作武器,而到1725年,俄國已向國外出口金屬,1726年輸出鐵有5.5萬多普特。俄國在各地興建了許多兵工廠、冶金工廠、紡織廠等,不用進口金屬和武器,並用自己生產的呢絨縫製軍裝。

俄國冶金工業和其他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西歐的技術裝備的引進,利用外國技師的經驗和吸收外國企業主的投資。當彼得第一次遊曆西歐的時候,他就雇傭了許多外國人在工業的各部門中工作。後來按照工場手工業部的辦事規程,可以聘請外國工匠,保證他們能夠自由離去,供給他們住宅和貸款,他們可以免納賦稅、免除兵役,為訓練俄國工匠采取了積極措施,對學徒進行考試。

彼得政府獎勵手工工場主的活動,對他們實行免稅,給與津貼、專利以及其他各種特權。工場主可以使用國家的森林和礦山,可以不受地方政權的隨意擺布。一些手工工場主獲得了生產和銷售一定商品的專利權。例如,1717年,阿普拉克辛的公司獲得製作絲織品的專利權。彼得政府為了扶植工場手工業,從國庫中撥款資助手工工場主。由於雇傭工人不足,為了保證工業勞動力的供應,1721年1月發布敕令,允許“商民”為自己現有工廠“隨意購買村莊”,於是出現了使用國有土地和農奴的手工工場。在這種手工工場裏,工人同企業構成一個整體,“固定”於企業,而不是依附於工廠主。廠主既不能隻賣企業而留下人,也不得叫這些人去幹企業以外的工作。

1711年,彼得一世下令成立參議院,由他指定的九個親信大臣組成。沙皇不在首都時由參議院來處理國事,它成為常設的新的最高政府機構。參議院僅對沙皇負責,它指派各部和地方機關的工作,它受沙皇指令審查法令。它的成員由沙皇任命,其中並不完全是名門望族,而是對沙皇忠誠和有功的人。參議院完全取代了領主杜馬。彼得一世此後隻用他自己的名義發布詔諭。

1718—1721年,彼得一世指示建立了新的中央行政機關 - 部,以代替舊的政廳。最初成立了九個部,分管外交、陸軍、海軍、財政、稅收、度支、司法、商業、礦業等,不久增加到十二個,取代原來機構重疊、職責不清的約50個衙門。各部隸屬於參議院,它的權限遍及整個帝國的各個地方,也是參議院和省的行政機關的聯係環節。部比政廳優越的地方在於,各個部之間在職能上有明確的分工,它的事務要由同事們商量,共同負責,以防個人獨斷專行。

部委的首長雖是由彼得的親信擔任,但副長則是由精通部委形式的外國人來當。剛開始部委的七百一十六名成員之中就有六十六人,將近百分之十是外國人,薪水也比俄羅斯人還高了五、六倍。於是,俄羅斯在涅瓦河沿岸、由意大利建築師特廉津所設計與建造的新建築中,開始了新的國家行政。

文化教育方麵,為了加速人才的培養,以適應改革事業的需要,彼得一世從1697年派出考察團開始,不斷派遣貴族及其子弟出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和文化教育。從此,大量俄羅斯貴族開始親近西方,或者說親近英猶為主的共濟會。

彼得還廢除宗教教育,興辦世俗學校。改革前的俄國,不曾有過世俗的學校,教育大權操縱在教會手中。彼得一世頒布了強迫神職人員必須在希臘 - 拉丁文學校學習的敕令,禁止神職人員在修道院保有墨和紙張;規定僧尼都要學會一門“手藝”,如木工活、畫聖像、紡紗、縫衣等,寺院要以自己的收入給學校提供經費和擔負贍養老弱殘官兵的義務。與此同時,彼得下令創立各種世俗學校,1714年頒布敕令,在全國各省城建立了初等算術學校,招收10至15歲的少年兒童入學,到1720年代,在42個城市裏開辦了算術學校,共有2000名學生入學學習。 此外,還在烏拉爾等地設立了礦業學校,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設立了航海、炮兵、醫科、工程兵、海軍等各類專科學校。彼得成為俄國第一位倡導世俗教育的君主。他雖然國務繁忙,仍親自給軍官們講授軍事法典,並要求他們學習法學,提高他們政治和法學方麵的素質。

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國沒有報刊雜誌,隻是在宮廷裏出版過一種手抄報紙——《鍾樓之鍾報》,每期隻出一份,內容隻限於輯錄外國消息,能看到的人僅限於沙皇及其左右親信,起不了什麽宣傳作用。為建立宣傳改革的陣地,1703年,彼得一世創辦了《新聞報》,並親自任編輯。報紙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及經濟方麵的新聞,還有國際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報道。《新聞報》在傳播科學文化、發展經濟、鼓舞士氣爭取對瑞典戰爭的勝利等方麵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彼得一世還發展刷印業,改革前全俄隻有莫斯科一家印刷所,印刷的大都是教會用書。彼得一世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共創立了六所印刷世俗書籍的印刷所。1708年至1725年印刷了約達三百二十種圖文並茂的書籍,包括軍事、曆史、法律、文藝作品以及關於俄軍作戰報告等。同時,彼得對於翻譯出版外國的著作也非常重視,並對翻譯工作提出了嚴格的要求,1708年提出:必須“弄懂”原文的意思,然後“才能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清楚易懂的譯文”,反對馬虎從事,粗製濫造。

彼得先後創辦了許多科學文化機構,其中最為突出的有科學院、博物館、公共圖書館和戲劇宮等。1724年1月22日,在元老院的會議上,彼得批準了按照他的旨意擬訂的建立科學院的草案,並作了若幹修改和補充。1725年,彼得逝世的那年,俄國曆史上第一個科研機構 - 彼得堡科學院誕生了。它把西歐各國三個互不相關的機構,合並成為一個整體:一是大學,其任務是向青年人講授法學、醫學和哲學;二是中學,其任務是培養大學的學生;三是科學院本身,也就是“學者賢士薈萃之所”。

彼得堡科學院

彼得的文化教育改革也為共濟會宣傳帶來良機。俄國曆史上不同時期的共濟會組織都非常重視印刷媒介的作用,也非常重視吸收有文學才能的人入會。18世紀著名共濟會活動家洛普欣在談到書籍出版的意義時認為,“讀書是一副酊劑,它在很多年內,使數以千計的人命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轉變”。18世紀下半期至19世紀初,俄國共濟會創辦的期刊對俄國啟蒙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20世紀初的俄國共濟會甚至還專門成立了共濟會“文學分會"。印刷媒介為共濟會的思想宣傳帶來了很大的好處,與那些口頭宣傳方式相補充,印刷媒介在口頭宣傳力所不能及的地方發揮著替補作用。

當代英國曆史學家伊莎貝爾.德馬達裏亞加( Isabel De Madariaga)在研究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的俄國時談道:“在歐洲任何一個國家中,共濟會都沒有像在俄國那樣,在整整30年,甚至40年的時間內,在國家的文化生活發展中,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不過此乃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彼得大帝雖然如此親近猶太人控製的共濟會,但他曾說過:“他們(猶太人)都是流氓和騙子,我正試圖殲滅罪惡,而不是姑息它。”而在西化改革中,為了引進西方的生產技術和西方科學,彼得大力引進人才,猶太人也包含其中。當然這主要是歡迎改宗的猶太人,例如庫爾蘭的銀行家利普曼·萊維(Lipman  levy) 不僅被允許來到莫斯科經商,而且後來成為王庭的財政代理人。

這充分反應了彼得大帝與他繼任者對猶太人的矛盾心態。一方麵離不開猶太資本與技術的支持,另一方麵非常恐懼猶太人對沙皇政權的威脅。故此曆代沙皇都不斷推出排猶政策,隻可惜這種隻針對一般猶太人,不針對自己錢袋子的猶太人的做法,效果適得其反。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