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全球夷狄化

(2021-05-27 08:12:29) 下一個

“華夷之辨”一直是我們中國人用於區別中原華夏(代表文明)與蠻夷(代表野蠻)的一種概念。“華夷之辨”的衡量標準大致有血緣,地緣,以及衣飾、禮儀等文化。華夷之辨的宗旨植根於《春秋》以及《儀禮》、《周禮》、《禮記》、《尚書》。後來這個概念為儒家所繼承發揚,認為華夏之人群居於中央之國,為文明中心,因此逐漸產生了以漢文化禮義為區隔文明–野蠻的觀念。

 

故此蒙元滿清實際上是“夷狄入中國主天下”,也就是野蠻征服文明。明朝被清朝所滅亡,一些明朝遺臣不願為清朝效力,並采取抵抗清朝或流亡他國(如日本、朝鮮、越南等)的方式,例如明朝遺臣朱舜水選擇流亡日本。

 

曆史學家白壽彝認為,孔子在“華夷之辨”的態度上是理智的,孔子在口氣上對夷狄蠻貊看似有點不以平等相看,不過文化確有高下之分,華夏文明的確高於周邊其他民族很多。孔子同時也認為他們和諸夏之間存在著共同的道德標準,認為夷狄也有長處,有的地方比諸夏還好。

 

齊桓公宰相管仲倡“尊王攘夷”,孔子褒揚他,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論語·憲問》)。孔子又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強調夷狄即使有國君,但不明禮義,還不如諸夏即使國君亡了,但仍保有禮義。

孔子作春秋大義,提倡華夷之辨,不強調以種族為標準,而以文化禮義作量度。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複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若夷狄向慕中原,能行禮義,則褒揚而進之。若華夏卻偏行蠻夷之事就會淪為蠻夷;反之亦然。因此禮義廉恥是判斷華夏的唯一標準,或者說哪裏有禮義廉恥哪裏就是華夏,如果失去,就如鄭國一般,淪為夷狄。

 

而孟子就更直白“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我隻聽說用中國的文化去教化、改變野蠻人的;沒聽說過有反被野蠻人所改變、同化的。

 

佛羅裏達州州長德桑蒂斯譴責了「批判種族理論」:“這是對納稅人的冒犯,拿他們的錢來資助教育孩子們憎恨他們的國家,互相憎恨。然而這是根據虛假的曆史。詆毀美國的開國先父們,沒有事實根據,連最自由派的曆史學者都認為沒有事實根據。“顯然有人希望美國被野蠻人改變,同化,如孟子所言的”變於夷者也“。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這就是美國被野蠻征服的證據。

 

英國也曾經殖民印度與香港,因為是以文明征服野蠻。所以對當地傳統文化一直加以保護。以香港為例,清末的香港,是夷狄入主中國後的香港,當然屬於夷。1949年,儒家宗師錢穆先生南來香港,創立亞洲文商夜書院,1950年與唐君毅、張丕介諸先生改組為新亞書院,出任首任校長。1953年創立新亞研究所任所長。及後新亞書院獲香港政府邀請參加組創香港中文大學,錢先生堅持香港中文大學應以發揚中國文化、以中文為授課語言、第一任校長必須為華人擔任為宗旨,對中大的發展方向,貢獻良多。

 

錢先生一生從事學術與教育,創建新亞也許是他所花心血最多的。錢先生擔任新亞創校校長達十五年之久,新亞創校初期,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當時無絲毫經濟憑借,由於他與唐君毅、張丕介諸先生對中國文化理念之堅持,在「手空空,無一物」的情形下,以曾文正「紮硬寨,打死仗」的精神,克服種種困難,終於獲得雅禮協會、哈佛燕京社等等的尊敬與支持,到1963年新亞與崇基、聯合兩書院結合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新亞自此得到了一個經濟上長遠發展的基礎。

可以說,沒有英國人背後的支持,就沒有錢穆先生在香港成就。這點體現英國人對自己文明的自信。香港之幸是因為被文明征服,而目前世界之不幸是因為被野蠻所征服而已。

 

上回說到,拜登偽政府為猶太金融集團賣命,加速摧毀美國白人基督文明,其本質就是讓美國早日喪失禮義廉恥,早日夷狄化。他們感到時間無多,必須加緊推出亂政。

 

同時美國保守派在川普總統領導下,形勢天天好轉。佛羅裏達州長迪桑提斯剛剛簽署一項法律,該法案允許每個佛羅裏達人包括川普,起訴大科技公司平台所造成的金錢損失!

 

迪桑提斯簽署的這項SB7072法案將允許進行言論審查的高科技公司每天被罰25萬美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為重要的針對大高科的立法!

 

另外亞利桑那州,佐治亞州,新罕布什爾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賓夕法尼亞州全部在重新審計選票,川大爺隻需要2-3個州即可翻轉。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溫德姆( Windham,NewHampshire)的審核員哈裏.赫爾斯蒂(Harri Hursti)告訴當地媒體《新罕布什爾州聯盟領袖》,多達60%的帶有機械或手工折疊褶皺的選票被該鎮的4台掃瞄機不正確地計數了。赫爾斯蒂說:“錯誤率比我們預期的高得多了。

 

忽然覺得亞利桑那州的法醫審計才是真正意義上渡河的開始。亞利桑那的審計是其他州的先行測試,其實搖擺州都明白缺席選票和多貓膩裏麵的貓膩,無奈民主黨勢力太強,手段太爛,大家都在等待一個標準流程來對應民主黨可能的瘋狂舉措。好在亞利桑那共和黨頭鐵硬杠,撞出了一條血路,它將成為被推倒的第一塊骨牌。

 

目前美國各州大有當年滿清末年的“東南互保“之勢。清末八國聯軍時大清帝國東南各行省督撫不理會慈禧太後命令,不與列強宣戰,避免與整個清帝國一起陷入戰爭局麵。慈禧太後向萬國宣戰後,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等人,即和外國達成和平協議,他們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他們的理由是慈禧的宣戰詔書,是義和團“矯詔”,脅持慈禧所下的“亂命”。

川普總統也通過左媒突出他在共和黨中不可撼動的影響力,以及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他說“...我一直很有限地出現在媒體上,讓美國公眾能夠看到拜登政府是多大的一個災難...我們的國家正在被毀掉。看吧,它隻會越來越差”。

 

川普總統不但是媒體的聚焦,也是美國人關心的焦點。因此,川普總統少出現在媒體,公眾就會更加注意到拜登政府這個災難。川普任職期間,創造了經濟奇跡。拜登百天內,把它變成了災難。這是在通過兩幅圖畫的對比,讓美國人驚醒了。

 

而拜登偽政府為了給美國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宣布對超過10萬名非法居留在美國的海地人,進行了"臨時"大赦。通過給予這些非法移民18個月的臨時保護身份(TPS),他們都可以合法地留在美國,並在美國企業就業。報道指出,"雖然最初的目的是暫時的,但根據1990年《移民和國籍法》(INA),臨時保護身份,實際上已經成為,對非法外國人的準赦免,以防止來自遭受饑荒、戰爭或自然災害的國家的人,被驅逐出境。自克林頓政府以來,各屆政府不斷延長和擴大對各種國家難民的臨時保護身份,臨時保護身份,已經變成了事實上的大赦計劃。"

 

美國左右雙方,都在與時間賽跑。

 

其實何止美國,在歐洲同樣如此。非洲人在非洲,聽見了不少傳說。比如去德國就包吃包住,有女大學生去做誌願者,每月發幾百歐的零花錢。呆久了,可以獲得綠卡,還可以把家人接進來。德國修了不少難民中心都很漂亮。

 

一直有人在放消息的。這些放消息的人,同時也身兼蛇頭的工作。負責把人一船一船運進歐洲。到岸了,就有各種基金會資助的各種社會組織組織年輕誌願者(尤其是年輕女誌願者),進行慰問和幫助。

 

這張照片,就拍在慰問環節。 

還會有各種媒體,不斷的宣傳這些難民,有多麽可憐,有多麽的善良。號召大家同情他們,幫助他們,接納他們。如果有誰敢說難民一句壞話。整個媒體就會對他進行討伐。甚至進行網暴、人肉。嚴重點不僅會丟了工作,還會遭受社會性死亡。堪比文字獄。

 

這些非洲“難民”,進入歐洲,背後就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運作。從把黑人引誘出來,再用船送進歐洲,再由組織進行接收,然後進行安置。隻要他們進了歐洲,管吃管喝,衣食無憂。如果稍微細心,就會發現,好像使勁的把黑人往白人的世界裏麵送,就好像一鏟子一鏟子的黑沙子,摻進了白沙子裏麵一樣。

 

很明顯,背後有一雙手在策劃全球夷狄化。說起異族移民,本來就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我們晉末的“五胡亂華“就是不斷引入異族引起,分裂持續三百年之久。

 

遊牧政權是華夏文明揮之不去的影子,無論中原王朝多麽強盛,也不可能將其根絕,打跑一批又會出現新的一批。匈奴離開草原後來了鮮卑,鮮卑離開草原後來了柔然,柔然離開草原後來了突厥,之後又有回紇、契丹、蒙古等等,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是個無解的問題。

 

再強的政權也會有衰弱的時候,兩漢雖然武德充沛,但也逐漸迎來了自己的危機。當時最大的社會問題是流民群體的擴大和地方豪強的興起,而這兩者又互為因果。因為天災和土地兼並導致自耕農變成流民,流民成為地方豪強的佃戶後加強了後者的實力,降低了中央朝廷的稅收兵源,朝廷隻好加重民眾的負擔,令更多的農民破產,形成回環。而地方豪強在興起之後,又從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麵上削弱了中央政府的號召力。這個趨勢連天選之人劉秀都無法阻攔,更不用說章帝之後的那一堆的小皇帝。

 

在東漢陷入這樣的危機之後,周邊的少數民族也越發不安分,永和之後因為羌亂,東漢朝廷二十多年花去了軍費三百多億。桓譚《新論》裏記載西漢時地方政府每年上交中央的賦稅收入是四十億,因而平定羌亂對朝廷帶來的財政壓力是巨大的。

 

在這種前提下,東漢朝廷開始雇傭少數民族作戰,以減輕自身的負擔,匈奴、烏丸、羌、氐、賨族的部隊都曾為東漢政權作戰。到了三國時期,這種情況更加常見,董卓、袁紹、曹操、劉備、孫權、張魯、馬超等軍閥的部隊裏都有少數民族士兵,魏蜀吳建立後也各自成立了由少數民族組建的精銳部隊,西晉滅吳時甚至還有來自匈奴的人馬。

 

但問題在於,你要用人家來打仗,就得把人家遷到內地來居住。於是從東漢開始,異族便不斷內遷,南匈奴居住在了山西,人口發展到了幾十上百萬,曹操平定烏丸時也內遷了一萬餘落,大約是十幾萬人。羌人和氐人則是從東漢初年就開始內遷,馬超他祖先馬援就內遷過羌人和氐人,一直到馬超這代都還在羌氐人裏擁有很高的聲望。在曹操之後,蔣琬、郭淮、薑維、鄧艾分別都有內遷異族的記載,至於吳國,抓山越人充戶口是其立國之策。

 

有這麽多的異族在身邊,一旦中原王朝露出破綻,他們便會趁機而入,引發大麻煩。要解決異族問題,唯一的辦法是融合,也就是漢化,讓異族認同自己和漢人是一家,漢人也認同自己和他們是一家。當時最接近這一形態的是賨人。但對於西晉王朝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西晉王朝並沒有解決從東漢以來皇權衰落的危機,司馬炎的占田製雖然對於小農經濟的恢複有促進作用,但並沒有觸動世家大族的利益,西晉就是靠世家大族的力量扶上台的,司馬炎並不敢貿然向他們開刀。但這樣一來,負擔又要重新壓到民眾的身上,其中自然也包括異族,胡漢矛盾因而進一步升級。

矛盾既然無法通過和平的方式來進行調和,那便隻能使用暴力來解決了,這就是胡漢問題爆發的必然性。但問題最後爆發得這麽嚴重就確實是個偶然情況了。西晉上承秦漢三國之餘烈,擁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本不該在異族麵前搞成這副狼狽的樣子,而釀成這一結局的原因便是八王之亂。從此中國陷入一個長達三百年殘酷的種族戰爭,而北方的漢人幾乎滅絕。

兩腳羊

 

這個錯誤連一代明君唐太宗也不能避免。唐太宗時期,李世民把被征服的突厥部落、及其他歸順的草原民族等十多萬人,安置在河北幽州。謀臣魏征諫言道:"突厥世為中國仇,今其來降,不即誅滅,何以遣就河北?彼鳥獸野心,非我族類,弱則伏,強則叛,其天性也。昔漢武以銳師猛將擊取其地為郡縣者,以不欲使近中國也,乃久安之道。陛下奈何以內地居之?且降者十萬,不令數年,孳息略倍,而近在畿甸,心腹大患也。"又曰:"魏時有胡人分處近郡,晉已平吳,郭欽、江統勸晉武逐出之,不能用。五胡之亂,卒傾華夏。陛下必欲引突厥居中原,所謂養虎自遺患者也。"不過,李世民沒有把魏征的見解當回事。

 

唐太宗安置在河北幽州的胡人,並沒有對唐室的感念多久。武則天時期,聚集在幽州、遼寧一帶的契丹部族領袖孫萬榮、李盡忠發動叛亂,兵鋒席卷河北,直逼洛陽。到了唐玄宗時期,隨著幽州河北地區胡人的增多,以及對漢民的擠出效應,使得幽州河北大部分地區出現明顯的胡化,安祿山、史思明舉兵後,河北郡縣望風迎降,直到洛陽、太原才有了唐軍的抵抗,而後族群結構胡化的幽州、河北地區的藩鎮,又不斷折磨唐朝直至其滅亡。

需知道當時的漢族政權初心還不是對漢族本身的仇恨才主動引入外族,所以問題才可能持續多年才爆發。而明顯目前猶太政權是對當前人類文明有刻骨的仇恨才主動引入中東與南美洲的難民,以摧毀歐美白人基督文化。這次拜登特赦的海地難民,而當年海地就是爆發過殺盡白人運動,才有今天的惡果。而這些難民,顯然就是以後打白人土豪,改造白人的先鋒隊,隻有他們下手才夠狠。

 

可悲的是五胡亂華之亂已經重現,下回我們說這個不幸國家的故事。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劉大仁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先生文史知識豐富,政治見解卓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