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小時非常調皮,常與老師家長對著幹。在教育他這件事上,我做了兩次非主流的決定:
1. 送他回國就讀國內普通高中的國際部。
2. 未采納醫生建議,未申請延長標準化考試時間。
第一個選擇是出於我不希望他承受過大的學習壓力,但同時學校需要具備良好的學生管理能力,老師們能對學生寬容,給予改正的機會。
老大在美國西部的小私校就讀時,學校管理和師資都優於公校,但普遍缺乏給予他足夠成長時間的那份耐心。
國內普高的國際部實行住宿製,宿管老師對他很有耐心。在那裏,他學會了自我管理,甚至曾主動承擔宿舍的衛生工作。麵對他各種調皮和錯誤,老師們都能照顧他的情緒,給予他改正的機會。漸漸地,他改掉了大部分壞毛病。
一次,他錯過洗衣房開放時間,便從窗戶進入洗衣房,被其他學生效仿後被老師發現。一位理解他的老師認為此事並非完全是老大的責任,與學校管理部門溝通後,學校最終決定在學生課後時間一直開放洗衣房。老師們也與他談話,告誡其行為的安全風險,引導他尋求更妥善的解決辦法。
他發燒臥床,老師們課後帶他去急診室,陪同輸液至深夜。我由衷感激國內學校老師們的責任心。
由於老大小時調皮,美國學校老師曾多次要求我們帶他進行評估。他前後經曆了三次完整的評估。
第一次是學區專家評估,結果顯示智商超高,存在行為不當,但未發現任何需要學區介入的問題。
第二次經朋友介紹,我們帶他去大醫院進行評估,耗時大半天。據孩子說,筆試時醫生因他做題慢而提前收走了試卷。結果顯示他的智商極高,同時認為他至少患有ADHD,並懷疑存在其他問題,由於他在社交互動方麵完全不配合,因此未作進一步評估。我記得當時問醫生孩子何時能好轉,醫生卻說需要我一生扶持他,我當場痛哭失聲。之後,我對他的最大期望僅僅是將來他能找到一份像在Costco打工的工作。基因檢測也未能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醫生開了藥,我查閱相關研究後發現長期效果不佳,副作用不少。在半信半疑的情況下試用了幾天,效果不明顯,我便自作主張停藥了,之後再未用過任何藥物。醫生要求家長每周進行一次谘詢(孩子無需參加),內容是指導我們如何教導孩子,處理日常挑戰。醫生提供的一些方法確實有效,但一段時間後,醫生能提供的幫助有限,我便停止了谘詢。
他剛上初中時,應學校要求又進行了一次評估。這次我選擇了不接受保險的私人診所,自費支付部分費用。這次評估耗時十幾個小時,醫生稱這是他從業以來花費時間最長的一次,主要是因為老大做題不緊不慢,但會做的題目很多。醫生認為他在評估過程中非常專注,沒有多動症,但結合學校老師的評價以及他朋友不多等情況,認為符合高功能自閉症,建議學校所有考試延長50%的時間。幾天後,這位醫生大幅提高了其評估的價格。
之後,學校給予老大的考試時間越來越長,但他做題速度卻越來越慢。老師隻是安排他獨自在小房間考試,大部分時間無人監管,他反而樂在其中。後來,我們就回國了。
我仍然擔心國內普高國際班的教學內容,因此很早就要求老大參加SAT培訓,並注冊了十幾門AP考試。
他在國內體製內初中學習了一年,數學成績衝到了班級第一,基礎足夠;語文隻上課不考試,但常用字詞也已掌握。我將SAT語言培訓、AP語言和AP曆史作為學校英語學習的補充,要求培訓班老師以打基礎為主,為長期備戰做好準備。
起初,老大總是無法按時完成SAT閱讀和寫作。但我把他送到培訓機構,老師沒收手機,隻提供紙筆,在老師的監督下,他不得不認真學習。SAT寫作方麵,他從一天隻能寫一行,最終能夠按時完成。期間,老大曾提出加時申請,我也谘詢過私人診所,醫生建議16歲後重新評估。考慮到上次延長考試時間的結果,我拒絕了他的請求,他必須學會提高做題速度。
國內老師的水平有限,AP曆史課的效果並不理想(那時沒有線上跨境教學),特別是新東方的AP曆史老師,隻給評價,不批改他寫的答案。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好點的老師,但他不肯背曆史知識點,老師拒絕繼續授課。最終,AP曆史隻考了4分。SAT曆史部分的閱讀題他也一直錯一半左右。2019年10月疫情前最後一次考試,他的總分是1520(語法扣了10分,其餘失分全在曆史閱讀),寫作6/7,之後便沒有再考。
我們申請美國本科時,完全按照他的興趣選擇了計算機科學專業,沒有考慮過轉專業。當初選擇的高中已經決定了他本科升學的上限。結果雖然有些遺憾,收到了十幾個WL,但至少有學可上。如今他已順利畢業工作,這真是神的保佑。
在老大的早教階段,我們采取了很多錯誤的方式。在美國,如果家長不主動引導,孩子們,特別是老大,會嚴重缺乏與其他孩子的互動。我們的父母幫了很多忙,帶孩子非常細心,但我們自己過於關注工作,缺乏足夠的陪伴。等孩子上學後,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學區,家長和孩子都疲於應對學校的各種功課,也沒有足夠的耐心...
有一次,一位幼兒園老師來介紹情況。她一眼就能分辨出新來的孩子是家裏帶大的,還是上過托兒所的。在托兒所呆過的孩子更“油”,也就是懂得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為自己爭取。也許從小遇到的每一次挑戰也是一種曆練,家庭不必過度嗬護。
美國公立學校對孩子的教育重心已轉向避免意外和責任。當今社會,小學生的評估結果往往不太準確,但可以提供一個參考,提醒家長盡早幹預,同時給學校施加一些壓力,爭取一些幫助。
養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惜養了三個娃,我還沒有完全領悟。好在這門功課也快要結束了。
I'd never take so much pain and pay so much for choosing middle schools.
We just let it be! My kids go to the school zone that we're in, for bad or for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