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

由金融投資到財務自由,由財務自由到生命自由。
正文

ZT 斯多葛的踐行: 克己

(2022-12-25 09:54:17) 下一個

斯多葛的踐行: 克己

 

今天這門學問,專門教解決問題的,經過我親身實踐,可以解決任何複雜問題。

?

這門學問叫斯多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同時獲得內心的寧靜,是影響我最大的幾個哲學觀點之一。

 

我將解決問題的步驟拆解為六段,每段都有一個哲學觀點和科學模型支撐。分幾期發出來,

 

 

他是我在得到大學的一門課程,我打算對這門課程以斯多葛的方式進行重新的梳理,設計工作越來越從一個專業解決方轉變成一個目標解決方案,是一個一連串因素串聯而成的目標解決方案。

 

如果你生活過的蒸蒸日上、順風順水、你可以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日後遇到問題再拿出來翻看。

 

什麽是複雜問題,什麽是困難問題,複雜就是一連串因素連接成的問題,困難問題特指獨特領域的研究性問題。

 

我必然會遭遇負義、無禮、背信、惡意和自私自利之人——我以提醒自己這句話開始每一天。

 

說這話的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羅馬皇帝,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

 

奧勒留少年時期曾修行犬儒學派(Cynicism),穿布衣,睡地上,拒絕享受,但不得要領。偶然得到埃皮克提圖(Epictetus)的課堂答問集,獲得大啟發,轉而修行斯多葛(Stoic)學派,成為羅馬最後一個偉大的斯多葛。

 

 

 

 0

斯多葛是什麽

 

如果克製不能得到幸福,放縱就更不會

 

 

 

奧勒留是羅馬帝國五大賢君中的最後一人,在他之後,羅馬的榮光隻剩餘暉。他執掌大權數十年,但沒有被權力敗壞。

 

羅馬曆史學家卡西烏斯·狄奧(Cassius Dio)說:“從進入權力核心到死於王座,奧勒留幾十年間始終是同一個人,沒有任何改變。”

 

奧勒留也是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柏拉圖所期待的那種哲學王,哲學王指的是統治者應當是哲學家。作為一個斯多葛,他本無意向他人布道,而把所思所想記在日記裏,原題是“致我自己”,後人改名出版,《沉思錄》留傳後世,成為斯多葛學派的經典。

 

斯多葛(Stoic)是教人怎樣過好這一生的學問,源自希臘。學派得名自Stoa Poikile,指雅典中心廣場北側的繪畫長廊,創始人芝諾經常在這裏給門人講課。

 

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蘇格拉底在同一個廣場上被審判近100年之後,希臘城邦的政治、軍事已衰落,但學風大暢,諸子爭鳴。

 

一個極端是享樂主義,花開堪折直須折,珍惜眼前,讓欲望飛;另一個極端是犬儒主義,榮華富貴皆浮雲,惟有放棄物欲,才能得到真自由,破衣敝履,以地為席。那個讓亞曆山大走開別擋住陽光的第歐根尼,就是位大犬儒。這兩派,一派玩世,一派棄世。

斯多葛既不像犬儒主義一樣棄世,也不像享樂主義一樣沉湎物欲。

 

斯多葛主張物物而不為物所誤,既享受現實美好,又洞察其轉瞬即逝。人生應追求有德性(virtue)的生活,並等待命運女神的垂青。盡人事,知天命。

 

所謂德性(virtue),就是成為我們所應當成為的那種人。至於應當成為什麽人,斯多葛自有套說法,我們對於父母兄弟朋友家邦負有責任,職責一個也不能少。什麽也不能阻止一個斯多葛履行職責。

 

中國人也有類似的良好生活的模板,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有什麽區別的話,就是中國人比斯多葛少了一點對無常的敬畏。

 

斯多葛推崇理智,因為惟人有理智。成為應當成為的那種人,就要讓理智主導我們的生活。

 

斯多葛從希臘傳入羅馬,獲得了極大成功。羅馬人改造了斯多葛,把內心寧靜放到極高位置。對羅馬人來說,寧靜與德性同樣重要,並相互關聯:德性完備則平靜降臨,內心免於一切負能量;反過來,內心寧靜才能追求德性。

 

理想的羅馬斯多葛是這樣生活的,享受美好,追求事功,但絕不沉湎其中,洞察一切都像朝露一樣,隨時消失。如果榮華富貴轉瞬間被奪走,那也是命運使然,絲毫不能動搖一個斯多葛的沉著與泰然。

 

無憂無懼,無嗔無念,內心寧靜。當然,寧靜它不是放棄所有的情緒,而是放棄負麵的情緒,不為憤怒、悲傷、焦慮、恐懼所動。

 

怎樣做一個斯多葛

 

 

 1

克己

我們隻能麵向幸福

 

人生就是一次苦修的過程,無論如何掙紮,我們也隻能麵向幸福,但很少有人能真正麵向幸福生活著。

 

道家有類似的觀點:人生就是靈魂在純態的世界無法想清楚某件事情,借用身體來人間實踐。所以人生大多充滿問題,疑惑和不解。

 

西方也有類似的話“ 總是設想最壞情形,假設一切已被命運奪走,唯一奪不走的就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

 

內心平靜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低一等的物質訴求,高一等的精神追求。 隻是大多數人反過來了。

 

 

設想最壞的情形,這件事本身就會降低命運無常可能對你的心理傷害。噩運對那些以為前麵隻有好運的人衝擊最大。珍惜生活,但時刻自省,洞察美好終將逝去,專注從當下獲得快樂。

 

想象你已經失去一切,親人、朋友、財富、生命,然後睜開眼睛,珍惜當下。這是最重要的斯多葛心理學,它一再被證明有用。災難來臨時,最先崩潰的總是樂觀主義者,因為樂觀在慘淡現實麵前碰得粉碎。

 

斯多葛就不同,災難來臨對他們隻是符合預期。習慣於預設最壞情形,你才能在絕地獲得堅韌和勇氣。

 

後世說過類似的話,羅曼羅蘭說,“真正的勇氣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卻仍然熱愛生活。” 他肯定是個斯多葛。

 

養成克己的習慣並不容易,如果想一步做到位,肯定是適得其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在養成克己習慣中列了十三個點,每周遵循一個,13周為一個周期,一年四個周期。

 

 

節製:食不可飽,衣不過量。

慎言:隻講對人對己有益之言,不說無聊瑣碎的話。

條理:讓擁有的每件東西都各有其位,讓要做的每件事情都各有其時。

堅毅:一旦決定做一件事,就馬上義無反顧地去做。

節儉:將錢用在於人於己有益的事情上,杜絕浪費。

勤奮:不耽誤任何時間,總是在幹有用的事情,終止不必要的行為。

真誠:不采用任何有害的欺騙行為,想問題和說話都要公平公正。

正直:絕不做損人利己之事。

適度:避免極端,避免別人對你產生怨恨。

清潔:決不允許身體、服裝和居所不潔。

心靜:不為瑣碎之事,尋常之事,和不可避免之事縈繞。

貞潔:不過度行房事,也不因男女關係損害和他人的關係。

謙卑:以耶穌和蘇格拉底為楷模。

 

 

這也是我在踐行的內容。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為了培養一種美德,一開始下定決心非常努力,但是很快就因為各種理由無法堅持了。富蘭克林認為,光下決心是不行的,需要自我監督,自我反省,有了上麵這張表,他差不多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想一想,今天做得怎麽樣,給自己打個分數。

 

 

這13種美德的排列順序也很有講究,因為一種美德有助於其他美德的形成。他把節製放在第一位,是因為節製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這樣可以幫助獲得其他美德。富蘭克林把慎言放在第二位,因為他在培養美德的同時,希望獲得知識,而獲得知識是靠耳朵,而不是嘴巴。

 

 

總結一下,

1 為什麽要做一個斯多葛,斯多葛不僅是哲學,它更多的是踐行,

2 用斯多葛的做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內心能量的損耗,專注在你要解決的事情上.

3 做最壞的打算,盡全力的努力,是解決任何複雜問題的前提。

4 克己不是消極,不是禁欲,是時刻對自己身邊的事情有一種掌控感

5 要求每天過有德行的生活。

 

發布於 2021-01-30 23:4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