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

我有摩尼珠,隻待有緣人...
個人資料
正文

【五燈會元】西天大聖之:無心,非心

(2021-02-03 21:18:33) 下一個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罽賓國人也。姓婆羅門,父寂行,母常安樂。初,母夢得神劍,因而有孕既誕,拳左手。遇師子尊者顯發宿因,密授心印。後適南天,至中印度。彼國王名迦勝,設禮供養。時有外道,號無我尊。先為王禮重,嫉祖之至,欲與論義,幸而勝之,以固其事。

乃於王前謂祖曰:“我解默論,不假言說。”

祖曰:“孰知勝負?”

彼曰:“不爭勝負,但取其義。”

祖曰:“汝以何為義?”

彼曰:“無心為義。”

祖曰:“汝既無心,豈得義乎?”

彼曰:“我說無心,當名非義。”

祖曰:“汝說無心,當名非義。我說非心,當義非名。”

彼曰:“當義非名,誰能辨義?”

祖曰:“汝名非義,此名何名?”

彼曰:“為辨非義,是名無名。”

祖曰:“名既非名,義亦非義,辨者是誰,當辨何物?”

嗬嗬, 這一段辨法象繞口令, 世人看得頭昏眼花。 區區在下當然是點頭微笑。其實祖師和外道辯來辯去, 就是四個字“無心, 非心”。

無我尊說無心就是第一義。二十五祖說非心才是第一義。我如此說, 佛弟子們更是兩眼一抹黑, 分不清東南西北。“無心和非心有什麽不同嗎? 這, 這。。。”

我說,差得不算太多,隻有十萬八千裏。 無心,豈不是一塊臭石頭。佛當然是有情,不是無情,佛是有感覺的,否則六大神通豈不是武功全廢。所有佛是有心,但有心也不對,又有又無才對。 心,非心,是名心, 這樣才對嗎。

如是往返五十九番,外道杜口信伏。於時祖忽麵北,合掌長籲曰:“我師師子尊者,今日遇難,斯可傷焉。”即辭王南邁,達於南天,潛隱山穀。 

時彼國王名天德,迎請供養。王有二子:一名德勝,凶暴而色力充盛。一名不如密多,和柔而長嬰疾苦。祖乃為陳因果,王即頓釋所疑。又有咒術師,忌祖之道,乃潛置毒藥於飲食中,祖知而食之,彼返受禍,遂投祖出家。祖即與授具。後六十載,德勝即位,複信外道,致難於祖。不如密多以進諫被囚。

王遽問祖曰:“予國素絕妖訛,師所傳者當是何宗?”

祖曰:“王國昔來,實無邪法。我所得者,即是佛宗。”

王曰:“佛滅已千二百載,師從誰得邪?”

祖曰:“飲光大士,親受佛印,展轉至二十四世師子尊者,我從彼得。”

王曰:“予聞師子比丘不能免於刑戮,何能傳法後人?”

祖曰:“我師難未起時,密授我信衣法偈,以顯師承。”

王曰:“其衣何在?”

祖即於囊中出衣示王。王命焚之,五色相鮮,薪盡如故。王即追悔致禮。師子真嗣既明,乃赦密多。密多遂求出家。

 

祖問曰:“汝欲出家,當為何事?”

密多曰:“我若出家,不為其事。”

祖曰:“不為何事?”

密多曰:“不為俗事。”

祖曰:“當為何事?”

密多曰:“當為佛事。”

祖曰:“太子智慧天至,必諸聖降跡。”即許出家。六年侍奉,後於王宮受具。羯磨之際,大地震動,頗多靈異。祖乃命之曰:“吾已衰朽,安可久留?汝當善護正法眼藏,普濟群有。”

聽吾偈曰:聖人說知見,當境無是非。我今悟真性,無道亦無理。

不如密多聞偈,再啟祖曰:“法衣宜可傳授。”祖曰:“此衣為難故,假以證明;汝身無難,何假其衣?化被十方,人自信向。”不如密多聞語,作禮而退。祖現於神變,化三昧火自焚,平地舍利可高一尺。德勝王創浮圖而秘之。

當境無是非, 就是境對知見(佛性)沒有影響,無礙。無礙當然就無是非。

不如密多尊者, 西天禪宗第二十六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我欲出家,不為其事,王子估計六年以後會有所覺悟。出世入世,無道無理;佛家俗事,無是無非。
雲青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
Dayoufan 回複 悄悄話 我師遇難日,斯心殊可傷。惟今悟真性,無礙無是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