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隨筆

生活是美的,隻是需要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生活裏有愛,隻是需要一顆能夠感受和孕育愛的心。
個人資料
正文

送禮

(2022-11-07 13:15:54) 下一個

送禮

 

禮尚往來是人之常情,如何送禮卻頗費思量。

 

每次回國,為家人朋友選擇禮物是我最頭疼的事情,按常規大人送保健品,孩子送玩具,後來發現給她們的維生素魚肝油,她們自己不吃,去送人了,給孩子們的玩具,大都寫著中國製造,他們也不稀罕。後來改變了策略,給姐妹們買這裏的全棉衣服褲子,尺寸合適,穿著透氣舒服,她們喜歡。孩子們的玩具,回中國去再買,由他們自已挑選,孩子們高興。同事朋友,不再送禮,回去聚會吃飯,主動買單,輕鬆愉快,這才使送禮的程序稍稍規範化了。近年年歲漸長,體力衰退,拿不動重物,且行李箱隻允許托運一件50磅,禮物就不再被期待,回國要作的準備就簡單多了。

 

日常生活中也少不了送禮,為新生兒慶生,常常送包裝精美的小衣服,在機場和火車站迎接客人,送上一束鮮花,顯得既自然又熱情,去醫院探視病人時,大家一般也會送一些鮮花、水果和保健品。朋友幫了忙想表示謝意的,有些幹脆送上禮卡,缺什麽買什麽。去西方人家做客,可以給女主人送一束鮮花,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還可以帶上具有本國特點的小工/藝品,若知道對方喜歡音樂,還可以送上一二盤音樂CD

 

若送的禮品獨特且有些創意,則會給受禮者帶來驚喜而記憶深刻。 

 

我退休前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同事分布在全美各州,一個課題組的幾個程序員雖然從未謀麵,卻聯係緊密,到了聖誕節便會互寄賀卡並附上小禮物。

 

Terry 是我最佩服的同事,在這家公司幹了二十幾年,我剛進這家公司時他幫過我很多,所以到聖誕節時就琢磨著除了聖誕卡之外,還可以送什麽禮物給他。突然想起來有一次在電話上他曾向我打聽什麽地方可以買到中英雙語的聖經,他想買一本作為收藏,這下我有了主意,立即去這裏的華人教會買了一本雙語聖經,附上聖誕卡片加一條漂亮的圍巾(給Terry 的太太)寄給了Terry。沒過多久收到了Terry 寄來的聖誕卡和禮物,收到這張卡片讓我感動的不是其它,而是卡上Terry 用中文寫的"耶穌"兩字,字跡依然幼稚,但很工整,就象我們小時候學寫字時的字跡。在電話中Terry 告訴我,為了寫這兩字,他先在紙上練了十七遍才騰寫到聖誕卡上,起象著一個整天打著鍵盤的大男人在辦公桌上握著一支鉛筆或圓珠筆,象一個小學生一樣在白紙上反複描著那二個不認識的方塊字,那種挫折感真是讓我同情,僅這一份誠意就讓我感動。

 

 

他的太太送給我的是她親手烘焙的小點心,一包他們當地出產的pancake粉,還有一本自傳體小說。這些禮物既溫暖又勵誌,看得出他們夫婦倆是動了腦筋的,現在這張卡片我仍然保留,書也經常翻看,它們帶給我的是珍貴的回憶,值得水遠珍藏。

 

 

在我看來,送禮有三項要素,第一,禮物是適合的需要的,若送的物品別人並不需要,還得費神去轉送給別人或另加處理,那就失去了送禮的意義了。第二,送禮者是用了心的,知道對方喜歡什麽,送的禮品傳遞的是一份心意。第三,送的禮不會過重,不會給對方負擔。因為接受禮物有一個舒適區,最好是讓受禮者感受到了心意,卻沒有虧歉一份人情的壓力

 

在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裏,有一場戲可謂是送禮的精典。

 

姚立鬆是周家老大周秉義的戰友和同事,上山下鄉時同在生產建設兵團某師宣傳科工作過一段時間,兩人的辦公桌麵對麵,關係很不錯。高考恢複後,周秉義考上了北大哲學係,前往北京上大學。而姚立鬆則回到南方工作。1980年春節前夕,姚立鬆到北京出差時去看了還在北大上學、不久後就要回吉春過春節的周秉義,並送上兩份一模一樣的南方特產。

 

 

這兩份特產對周秉義而言簡直是雪中送炭,他很快就要回老家過年了,逢年過節探望父母和嶽父母總得帶禮物吧,可太重的禮物他負擔不起,太輕的禮物若無巧思又顯得敷衍、寒磣,這可把周秉義給難住了。收到姚立鬆送的水果幹、水果餅之類的南方特產後總算舒展眉頭了,這不就是最好的禮物嗎,自己父母家和嶽父母家都有,而且一模一樣,雖不貴重卻也不含糊,還不厚此薄彼。姚立鬆送的禮物送得恰到好處、恰逢其時,可說是送到了心坎上,周秉義禁不住對郝冬梅誇讚姚立鬆送禮水平高:"他肯定啊,精心考慮過,我們在東北,他送南方特產,都是吃的,適合所有人,同時也不讓你覺得有負擔,很用心,還不讓你覺著敷衍,一切的一切都那麽恰到好處,恰好適合我跟他的關係。這過春節回家給你家帶什麽東西啊,還讓我挺發愁的,這過年我都不知道要給你們家帶什麽東西好,東西本身對你們家來說,多了不多,少了不少,但無論如何,我不能空手上門,對吧,站在你們家的角度想,家裏肯定要來客人,拿出來擺在茶幾上,南方特產,也算有個說法,就算不稀罕,但也不寒磣。"

 

姚立鬆的這份禮物送得高明,正因為他是用了心的,所送之物又是周秉義所需要的,禮品的價值也在可接受的舒適區,不會給受禮者還禮的壓力。

 

除了物品之外,送禮還可以有其它的形式,隻要有創意,這個"其它"可以多到無數。

 

博友謙謙美君子發過一篇博文《老美的禮物》,他們房子的設計公司送了他們一件搬家禮物:一張放大了的裝到了一個定做的黑色的16” x 20”鏡框裏的他們房子的平麵設計圖紙,前麵有玻璃,後麵有金屬掛繩。

 

看到了這份認真裝潢的圖紙,足以讓他們回想起他們一起工作的那幾個星期,他們反複討論修改過的一些細節。雖然可以說這份禮物本身並不值錢,也談不上精美,但它卻帶來了很多珍貴回憶,這份禮物是獨一無二的,堪稱無價,值得永久收藏。

 

朋友或夫妻之間,禮物可以是簡單的一句話,或一個擁抱。

 

人參花的一篇博文《歲月不敗美人兒》至今還令我印象深刻。文中說,母親節那天早晨,結婚快三十年從來不誇她的老公突然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你知道嗎,你是個美人兒?""哪兒美了?""主要是氣質。"

到了中午,再來了個補充:"我就是想說,母親節快樂,這麽多年你辛苦了。早上誇的那個氣質吧,應該就是母愛吧!

不善表達的老公在母親節沒有買花兒,沒有寫卡,沒有包一個禮物,所有的心意都用這句話替代了。這樣的幾句話令老婆感動得一塌糊塗。放下手裏的花盆兒,騰出手來擦眼淚。

 

我想不出還有什麽其它的禮物能讓花兒如此感動。先生送給她的是一份真情實意,而情意是無價的。

 

 

今年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八十歲,又正逢她們夫婦結婚五十周年,從去年開始我就開始考慮送什麽禮物送給她作為慶賀,這麽重要的紀念日,總希望留下特別的記憶。討論了幾次,我決定製作一個視頻,作為禮物送給她,製作視頻是我擅長的手藝,而播放生日視頻是她喜歡的慶祝生日的方式,我們都為這個主意感到興奮。朋友找出珍藏幾十年卻很少打開的一本本老式的小照相簿,從一張張已經發黃的小小的黑白照片中選出從小妞到少女再到中年的一組精華,翻拍成電子版,再加上近些年的電子版生活照,提供給我作為素材,我們倆人合作又拍攝了一組她在綠屏前彈奏鋼琴的短視頻,用她喜歡的背景替換,變成了她在海邊,在歐洲豪華庭院的舞會上彈奏她所喜歡的應景鋼琴曲的優美片斷,這些照片和視頻片斷串在一起,便是她精彩人生的回顧,配上男聲,女聲,小提琴聲,中文,英文不同版本的"祝你生日快樂"的背景音樂,便完成了我至今為止最引以為傲的視頻作品,我自己看了很多遍,百看不厭。生日那天,她在大屏幕上欣賞自已久違了的童年時醜小鴨的憨態,青春期花季少女的美貌,中年時的幹練成熟,也很滿足。一個人一生隻能有一個八十歲,在八十歲生日,能以視頻的方式對自己的八十年作一個簡單的回顧,是多麽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而對我來說,把送禮當作一個project來做,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種享受,這樣的送禮受禮都是多麽開心的事情。

 

 

我們的生活中還不斷會有人情往來,送禮受禮永遠會有新的內容,用心去送,用心去受,生活便會添加更多的美好元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沈香好,沈香在台灣,那裏的人情味很重,很溫暖,我們2019年秋天去台灣,特別喜歡那種氛圍。沈香初冬快樂:)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曉青好,寫這篇博文是受"人世間"的啟發,送禮送得恰到好處真的不容易,還在學習中。曉青那邊已經下雪,你的雪景拍的真好。我們這裏卻是80度的高溫。曉青初冬快樂。:)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好,謝謝點讚。有外國友人詢問學習中文的事,我都會潑冷水,因為太難學了,讀,寫都難。我們懂得這門語言,有福了,因為中文的詩文太美了。加國巳入冬了吧,菲兒初冬快樂:)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好,謝謝點讚。有外國友人詢問學習中文的事,我都會潑冷水,因為太難學了,讀,寫都難。我們懂得這門語言,有福了,因為中文的詩文太美了。加國巳入冬了吧,菲兒初冬快樂:)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兩岸姐這篇“送禮”寫得真好!想想以前我每次回國也是大包小包的禮物,現在輕鬆多了,回去請客吃飯,懶得當“搬運工”,當然,父母的禮物一直不能少。Terry 的“耶穌”寫得好,很有心。同意兩岸姐的“送禮三要素”。祝兩岸姐新周愉快!冬安!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我跟美菲兒和曉青一起擠擠…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送禮有學問。
板凳上,學習。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讚彼岸麵麵俱到的送禮好文,非常溫馨。耶穌兩個中文字寫得真好。給人參花占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