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隨筆

生活是美的,隻是需要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生活裏有愛,隻是需要一顆能夠感受和孕育愛的心。
個人資料
正文

書店情懷 憶少年閱讀時光

(2021-10-15 05:36:19) 下一個

書店情懷 憶少年閱讀時光

 

(一)

蔣勳說,少年時期家住城北、學校在城南,必須在台北衡陽路、重慶南路轉車,當時的他總是被謎樣的力量牽引,一下車就鑽進東方出版社裡《簡愛》、《咆哮山莊》、《傲慢與偏見》的世界,更迷上舊俄時期的大部頭小說,「《安娜卡列尼娜》講了安娜的哥哥、嫂嫂,講了解放農奴,看了前麵10萬字女主角都還沒出現,每天都是看到再不回家要捱罵了,才折了個摺角把書放回去,第二天再從摺角處開始看,老闆竟然沒有驅趕我,對摺角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好在這些書也老賣不掉,我在那裡把整部《戰爭與和平》看完。到現在覺得,那是一個怎麼樣偉大的時代,可以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這樣去愛閱讀這件事,一直到東方出版社關門的時候,站在建築物前麵的我百感交集,直到現在經過,已經成為日本藥局,卻總是留有奇特的情感。」

「這次的疫情,也讓我去池上的時候抱了好多好多大部頭的書,每天晚上看,好像又回到了那個年代,和自己在一起的快樂。」後來蔣勳曾和雲門一起到俄羅斯演出,有一趟火車就是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剛好書中的安娜在10萬字之後出現的時刻,也是相同的一段行程,「當我在俄羅斯與年少時期書中的安娜重逢,我在想我的成長完全不合體製,但是非常感謝在那個城市當中居然有一個東方出版社,容許我這樣長大。」

 

(二)

讀了蔣勲的這段話,朋友Q頗有感慨,給我發了微信分享了她的書店情懷和她的少年閱讀時光:

 

"初中時,每班的教室後牆都貼著該班同學在班會上投票選定的日報,我們班級從國語日報,逐漸升級到中央日報、中華日報....當時恰逢台灣的出版業蓬勃發展,台北重慶南路啟明書局翻譯和出版許多世界名著,中譯本隻是極簡的白色封麵,黑色書名,但是每一本都是經典,都是精華,讓人愛不釋手,廢寢忘食。每逢寒暑假前,啟明書局會寄送他們出版品所有的書目清單到我們學校的每一間教室,貼在班級佈告欄,都是白菜價,太吸引人。學期結束時,新書會直送每間教室。那是大考前最大的期盼。

 

家住板橋,不論中學、大學、做事,都在台北,也都必定在台北衡陽街、重慶南路流連、轉車。出國40年,每次回台,還是忍不住到重慶南路、衡陽路轉轉,更多的是唏噓...

 

就像蔣勳的感嘆,「那是一個怎麼樣偉大的時代,可以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這樣去愛閱讀這件事,一直到....

 

我也感恩那個時代,培養了閱讀的興趣,建立了終身學習的基石。

 

雖然退休多年,但意外的是,疫情19個月,讓我不再一直往外追求,感覺跟自己在一起是很安心的,靜、定才能開始吸收東西,潛心學習,感覺歲月靜好,生活比較上軌道。"

 

(三)

讀著蔣勲的前麵那一段話和朋友Q的上述分享,不由得回憶起我自己青少年時代的閱讀時光。

 

記得小學的時候,受班主任也是我們語文老師的影響,開始喜歡閱讀,但讀的看的,隻是一些連環畫,中國少年報,少年文藝之類的小書。那時候有專門租借連環畫的書攤,幾分錢就可借一本,我們幾個同學一起借回一堆,輪著看完才去歸還,看小人書是我們下課後度過的最快樂時光。

 

開始看大部頭的小說是升初中以後,那時候學校圖書館的藏書豐富,我喜歡借蘇聯文學名著的中文譯本來看,2-3天便看完一本,立即歸還再借下一本。看書是會上癮的,看得入迷時晚上不肯睡覺,母親怕我第二天起不來,催我熄燈上床,我乖乖地順從,鑽進被窩,卻打起手電筒躲在被窩裏繼續看,既使看到深更半夜,第二天照常起床上學,竟然從未耽誤功課。那時候年少,不懂得要講究看書的姿勢,間椎盤也未突出,眼睛也沒有近視散光。

 

初中畢業,升入中專,不到一年文革便開始了,再也沒有課好上,學校的圖書館也關了門。有一段時間,熱衷於看同學間流傳的手抄本,那時有一本油印的"第二次握手",看一遍還不過癮,竟然化了幾天時間,把整本書抄錄在一個黑皮厚本的筆記簿上,保存了好多年,直到前幾年回國清理物品的時候才處理掉。有一次偶然經過學校圖書館,門虛掩著,探頭進去一看,圖書館的一位管理員,是那時接管圖書館的工宣隊師傅,正在整理書架上的圖書,我便請求她允許我借書回宿舍去看,保證如期歸還,師傅麵善,一看就好說話,看到我如此懇切,便答應每周一次,她值班時,我可以去借書。在中專後來的那幾年,是我閱讀的黃金時光,當時能找得到的大部頭的文學譯著,全部都看一遍,其它雜書也都看得津津有味。

 

畢業後離開學校進了工廠,沒有了圖書館,但有了薪水,便開始去書店買書來看,買書的習慣就是從那時候養成的。那時候的書,印刷質量不算精良,但價錢不貴,既使收入不高,也還負擔得起。書店裏是沒有可以坐著看書的地方的,站著翻書累了,就把喜歡的書買回家,那時候看書的時間並不多,每天除上班以外,路上來回要4個小時,真正能整塊用於閱讀的時間,也隻有周末那一天半會兒,但因為閱讀的習慣已經養成,一有零碎的時間都會看上幾頁,記得那時中午有一個小時的午飯時間,吃完飯,我便拉開抽屜,打開書本,埋頭看書,周圍師傅們東家長西家短地嘰嘰喳喳,全然充耳不聞。

 

後來,上了大學,再一路走來,書本就象食物一樣成了生活的必需品,閱讀也和吃飯一樣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吃飯使人長大,閱讀使人成長,吃下的食物,讀過的書,加上走過的路,讓我成為了現在這個樣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也貓 回複 悄悄話 俺是蔣勳的粉絲,為此專門去了一趟池上,奢望著能和蔣勳不期而遇。雖然沒有看到蔣勳但一點不後悔,明白了為什麽蔣勳要年年去池上,下次去要在池上多住幾天。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現在書店都少了,看書的人越來越少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兩岸姐好文分享,能有時間讀書最幸福,兩岸姐想辦法也要讀書,感人!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暖冬好,謝謝暖冬來訪並點讚,來文字城的人想來都是受書之人,也喜歡你的博文,你的歌:)祝周末快樂:)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一路走來有書的陪伴也是人生一大幸福。你的文章寫得好!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晝夜思想' 的評論 : 是啊,讀好書,交高人,真是人間二大樂事:)
祝周末愉快:)
晝夜思想 回複 悄悄話 專心看書的日子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