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隨筆

生活是美的,隻是需要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生活裏有愛,隻是需要一顆能夠感受和孕育愛的心。
個人資料
正文

吃蟹

(2021-03-12 06:41:59) 下一個

吃蟹

 

來美國三十年,對這裏的多數食物興趣缺缺,僅有的鍾愛美食屈三指可數:螃蟹,龍蝦和牛尾巴。螃蟹味美,又是當地特產,資源豐富,且蟹宴每每會有好友相伴,邊吃邊聊其樂融融,故列為三者之首。

 

剛到美國的前五年住在馬裏蘭州,後來搬到與其相鄰的維吉尼亞州,一住便已30年,這二個州與首都華盛頓市共屬大華府地區,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氣候宜人,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住久了便樂不思遷。

 

馬裏蘭盛產螃蟹,蒸煮之前,蟹殼呈藍色,故稱馬裏蘭藍蟹。整個大華府地區都是近水樓台,藍蟹一年四季都有供應,其中要數秋天的蟹肉最為飽滿,是最好的吃蟹季節。要是遇上大年,蟹肥價平,就連馬裏蘭和維吉尼亞的中國超市都可買到,如此豐富的資源,想吃的念頭總能滿足。

 

我喜歡吃蟹,到了蟹肥季節,或約上三二蟹友,開車去Chesapeake Bay 蟹屋美美地飽歺一頓,或去華盛頓市內碼頭邊的海鮮市場,買上一打二打在家約上幾個朋友吃蟹聊天,這是我最享受的快樂時光。

 

居住在螃蟹的產地真是一種福氣,不僅有美食可享,且處處可感受到濃濃的蟹文化。螃蟹的捕捉,蟹品的製作都有講究,螃蟹節的狂歡常常成為生活中的興奮點。

 

剛到美國時好奇心特別強,什麽都想嚐試,聽朋友說釣螃蟹很有趣,便決定要親曆一番。

 

那是來美國的第二年,七月的某一天,我們一行八人一早4點出發,帶著幾大盒用作釣鉺的臭雞腿,開車潛入馬裏蘭南部的一所海軍學校。找到水邊木樁,把幾十根綁了臭雞腿的繩子拋入水中,靜觀水中動靜,見繩子被牽動,就知有蟹上鉤,凝神屏氣,等著螃蟹咬著雞腿浮近水麵,便可一網撈進。

 

為了增加產量,參考著一箭雙雕的思路,我設計了一繩三雞腿的方案,一根繩子不同的高度捆上三雞腿放入水中,不一會兒,眼看著一隻螃蟹朝雞腿爬遊過來,咬住了第一根雞腿,我屏住呼吸,又見第二隻遊過來,咬住了第二根雞腿,繼續穩住,然後是第三隻遊過來,咬住第三根雞腿,我趕緊拉起蠅子,一次便收獲了一串三隻大螃蟹。還記得那時興奮的一聲尖叫,差一點把小命給陪上。要知道,那裏是禁止捉蟹的,事後聽美國朋友說,私自闖入被發現,主人是有權開槍的。想想都後怕,但那是後來的事,那時剛到美國不久,也算是初來牛贖不怕虎吧。那天我們共釣回好幾打的大螃蟹,滿滿一桌人,美美地飽餐了一頓,那一次所經曆的興奮和滿足至今難忘。

 

後來見識漸長,再也不敢去禁止釣蟹的地方冒險。打聽到馬裏蘭有好幾處允許垂釣的海灣,便約幾個朋友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去了馬裏蘭最南部的一個半島上。那裏垂釣區的棧橋上都用圖和尺清楚標示了允許捕捉的螃蟹尺寸,馬裏蘭州規定隻有大於1/4英寸的公蟹捕撈之後才可拿回家(算螃蟹蟹殼兩端的最大距離)。我們辛苦半天,全無收獲,大的早被釣走,小的卻還在長大中,釣餌下去,上來的隻有蟹兵沒有蟹將,隻得放回讓它們繼續成長。幾次下去,釣蟹的興致已無,幹脆起身慢慢欣賞那藍天大海與幾百尺相隔的垂釣者們自然渾成的美景。

 

在悠哉遊哉逛來逛去時,有一輛車開過,釣蟹時在棧橋碰到打過招呼,好奇地問他們,收獲可豐,不料聽到的卻是一聲歎息,說是他們遇到海岸警察,測量了他們抓的螃蟹,有一隻小於規定尺寸,螃蟹扔回水中不說,還罰了他們五十元錢。想想真是冤枉,50美元去海鮮市場是可買回好幾打的大螃蟹的,那隻蟹兵的身價也實在是太高了。

 

釣蟹不易,咱就幹脆去吃現成的,馬裏蘭的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 海邊的蟹屋星羅棋布,是當然的首選,上網搜尋後打印出一份清單,看網評選出近十家中意的,逐家造訪,幾年下來便有了自己心儀的一,二家,每年至少造訪一次,成為了例行節目。

 

前年弟弟來訪,約了另外一位朋友,三人一起開車去了蟹友推薦的一家海邊蟹屋,選了靠窗的巳鋪好牛皮紙的大桌子旁坐下,在與有著古銅色皮膚的女侍應生交談中得知那年正遇上螃蟹大年,蟹源頗豐,各種尺寸齊全。我們三人叫了一打特大號的雄蟹,配上一袋油炸土豆條,一盤炸洋蔥圈,要了幾杯可樂代替淡啤,吹著海風,聊著天南地北,慢慢把蟹殼卸下,再把夾層剔除,然後把肥厚飽滿的蟹肉放入口中。那種快樂,言語難以形容。

 

吃蟹是需要有耐心的,我是個性急之人,吃蟹時把小蟹腳扒下扔掉,蟹肚打開後先吃大塊的蟹肉,至於殼內還有一些零星的殘留已無耐心細揀慢挑,眼光已瞄向第二隻。

 

同去的朋友非常有耐心,笫一步先把蟹殼卸下翻過來放桌上,再仔細地挑出蟹腳蟹肚中所有可食用部分,慢慢享用,剝下的蟹殼排放好在那個大的蟹殼之中,回複到看似螃蟹的模樣,一隻才祘吃完。

 

那天的螃蟹個大且飽滿,三人一打食完己十分飽足,便去蟹屋旁的棧橋上散散步,再到屋後小沙灘的躺椅上曬曬太陽,那樣一種愜意到現在都還感覺回味無窮。那是一種完美的體驗,那家蟹屋的地理位置有點冷僻,但生意卻仍然興隆,想來是因為這種體驗對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吸引力,來過的大多會再來。

 

在回家的路上,弟弟說如果他長住在這裏,每個月都要來一次的。對我而言,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還是有點太遠,一年一次便已滿足。

 

若想就近取材,可從家裏開車15分鍾去華盛頓市水邊碼頭的海鮮市場買蟹回家蒸煮。那裏有十幾個賣蟹的攤位,雌雄分開標價,雄的較受美國人的歡迎,價格相對較貴。

 

螃蟹的雌雄很容易區分,隻需觀其蟹肚殼紋,中間有高聳入雲似華盛頓紀念碑者為雄,殼紋勾勒出尖頂圓肩似國山者為雌。還有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特征:活的雌蟹瓜子頂端是紅色的,而雄蟹爪子頂端是藍色的。

 

雄蟹是我的最愛,肉質豐滿,且無太高的膽固醇之憂。雌蟹的簧惹人垂涎欲滴,我卻對它敬而遠之,萬一它們和我的血管壁如膠似漆起來,那可是會妨礙交通的.。但若把蟹黃扔掉,蟹肉已所剩無幾,所以我吃蟹的首選便是挑大隻的雄蟹。

 

到達海鮮市場後,我們會在貨比三家後選中一家中意的,讓攤主挑上12打(通常他會多給幾隻)買下,回到家蒸熟後或灑上老灣海鮮粉,或用醋薑作調料,都是典型的吃法。

 

馬裏蘭各地每年會有幾次螃蟹節或者螃蟹啤酒節。三年前的八月盛夏,我們去體驗了一次螃蟹節的熱鬧。國家港水邊搭起十幾個大帳篷,長條桌椅排滿的帳篷內,朋友家人圍坐桌旁,一次付費隨後吃到飽,邊吃邊聊,幾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這樣的螃蟹節去一次感受一下灼熱的氣氛就已足夠,與去蟹屋相比,這裏的價格較貴,雖然可任意吃,但螃蟹太小,又以雌蟹為主,吃完後並不過癮。

 

吃蟹最痛快的一次是坐遊輪去阿拉斯加看冰川,途中有幾次上岸,選了參觀熱帶雨林加吃大螃蟹。那個蟹屋在海邊,地勢很低,下車後要往下走100多個台階才能到達。進了屋內,幾位侍應生左手托起放滿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分割好的帝王蟹。右手則用一大夾子每位客人的盤中放上二塊,吃完後馬上續上,不限量,隻限時間(我們總共吃了一個多小時)。旁邊一桌的一位小夥子真是能吃,總共往肚中塞下至少十幾塊蟹塊。

 

與馬裏蘭藍蟹相比,帝王蟹個大,內質卻一樣鮮美,不用與蟹殼多糾纏,便可吃進大快蟹肉,所以吃起來更痛快。隻可惜那天的我假裝斯文,不敢悶頭盡興猛吃,隻添了一次,現在想來腸子都已悔青。

 

阿拉斯加的帝王蟹

 

2020年被疫情嚇退,不敢再去任何歺廳享受美食,當然也不敢有造訪馬裏蘭海邊蟹屋的奢望了。好在不久便有了新的驚喜,去Costco買菜時竟然發現那裏有盒裝的馬裏蘭藍蟹肉,是高溫殺菌處理過的新鮮蟹肉直接包裝於盒中密封保存。由於是當地產品,不需經長途運輸,這種用手工挑出的蟹肉,不含任何防腐劑或添加物,就如同新鮮的蟹肉一般,買回後或撒上從蟹屋買回備用的螃蟹調料立即食用,或與麵包屑加雞蛋調和後做成蟹肉餅,其肉質鮮美無比,且省去了剝蟹殼的麻煩,懶和饞的問題得以同時解決,可謂這一獨特之年碰到的開心事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是啊,吃螃蟹最痛快的就是一大幫朋友買上一大筐邊吃邊聊,可謂人生一大樂事,真應該多創造一些這樣的機會,多享受這樣的crab feast.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三十年前在巴爾的摩,幾個好友會買上二打藍蟹大嚼,有一次買了一簍,把同學都叫來大吃。飛到加州時還帶了一紙箱藍蟹給朋友。那以後再也沒這樣吃過藍蟹了,真懷念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隻能說明我很饞:一)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此岸_彼岸' 的評論 : 說明你還年輕哦:)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您們二人隻吃4,5個,我一人就能吃4個:一)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藍蟹的肥瘦要看季節和年份,吃好吃蟹最好的季節是秋天,若逢大年,蟹更多肉更肥。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下次來馬裏蘭吃蟹,最好選秋天,蟹肉最為飽滿。現在釣蟹不易,允許垂釣處大都已無蟹可釣,所以我們大都會去蟹屋解饞。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吃蟹的地方我去過,味道挺好的,我和太太兩個人吃4、5個,可看到老外一個人吃一大盆,真佩服。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藍蟹太瘦肉不多。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去馬裏蘭州吃過幾次藍蟹,很喜歡,隻是沒釣過。帝王蟹肉肥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