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隨筆

生活是美的,隻是需要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生活裏有愛,隻是需要一顆能夠感受和孕育愛的心。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作家夢

(2021-02-12 16:46:56) 下一個

我的作家夢

上小學時,語文老師喜歡我寫的作文,每次點評課,總要把我的作文在全班同學麵前作為範文朗讀。

"你以後會成為一個作家",她對我說。

我長大後要成為一個作家,於是我對自己說。

開始隻是課餘時寫寫小文章,登登黑板報,有一次鬥膽投了一篇小文到少年報竟然被刊出,於是開始以小作家自居。

到了中學,在重點中學的重點班,同學們個個文理雙全,作文前幾名再也和我無緣,語文老師給我的作文大多隻打4分,那時青春年少,不知道自已是什麽,很容易否定自己,雖然對閱讀依然癡迷,但對寫作的興趣慢慢地淡了下來。

那時最喜歡的課程是幾何學,除了上課,課餘時熱衷於解一道道的幾何難題,解出一題便賞自已一包零食,幾十包零食下來,竟然以解複雜的幾何題為一大樂事。

一次幾何課上,正開小差與同桌聊天,被老師發現,先叫同桌站起解答一道黑板上的幾何題,黑板上畫了二個大小不等的圓,小圓中有一個內接三角形ABC,要求在大圓中畫出一個相似三角形,可以用圓規。

同桌沒有思想準備,答不上來。我趕緊低下頭。怕老師叫到我,十幾年以後自己當了教師站在講台上時才明白,當全班同學齊刷刷地抬起頭睜大了眼睛盯著前麵看時,低下頭的那位恰恰是最引起老師注意的。

"陳同學,你來回答",果然,老師沒有放過我。

由於沒有準備,開始時支支吾吾,但有課餘的那麽多練習墊底,我一步一步想,一步一步說,老師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畫,最後結果是:答案正確。

由於這道題的解答要繞幾個彎,同學中沒有舉手回答的,一個思想開小差的同學一不小心還能答出來,這讓老師非常興奮。

"這是什麽味道?"他問大家。

"陳皮梅的味道",全班同學不約而同齊聲回答。

從那節課開始,陳皮梅開始當上了幾何課代表,從這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對理科工科的課程興趣漸濃,想著作家還是讓別人去成為好了,自已將來作個科學家也不錯,至此不再想當作家的事了。

後來繼續讀書,然後工作,再讀書,再工作,來美國後,換個專業重新讀書,畢業後在新的領域重找工作,學位與職業都與文學無關,活著活著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理工女。

工作的幾十年,雖然以理工為主,文學卻從未與我疏離,閱讀的興趣一直與我相伴,下班後,或周末,或假期,一書在手,幸福而滿足。

退休以後,有了大把的時間,看有趣的文章不再僅僅是閱讀,會慢慢地從寫作的角度去欣賞作者對文字駕馭的藝術,漸漸地,自已也有了寫作的念頭。

其實想當作家是從小學起就埋在心中的種子,無論隔了多少年,一旦給它一點溫度和水分,它就會被激活而竄出土壤,這些年來豐富的生活積累和越來越多的寫作平台提供了一片肥沃的耕地,種子該出土了。

業餘寫作或者是退休後的寫作都會是一大樂事,因為寫作者不必如專業作家為了累積寫作素材而特地去深入生活,他們一直在生活的深處,庫存豐富,隻需要時間,便可編織成文,比較容易解決寫什麽的問題,隻是需要琢磨怎麽寫,而寫作的技巧是可以慢慢從優秀作家的作品中去模仿去練習的。

其實每一個人都值得把自已的經曆寫下來,不一定要發表,甚至不一定要給別人看,寫作的過程是一個思想梳理的過程。就象很多好的主意是在與別人討論的腦力震蕩中產生,對人生的意義和體悟經常就是在寫作中逐漸形成或慢慢清晰起來的。寫作的過程不但是把思想記錄下來,在寫的過程中會形成新的思想,這是寫作的額外收獲。

選擇何種文體開始寫作我並無糾結,雖然年輕時喜歡看小說,二三天便可看完一大本,但寫小說需要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和整體布局的思考,前者是我所缺乏的,所以似乎不適合自己。

也曾看過不少遊記,寫遊記需要對景物細微而優美的描述能力,我並不覺得自己有這一方麵的天賦,我看到的美景若有十分的好,我也許隻能寫出三分,這三分還是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擠出來的,所以寫遊記也不是我的選項。

詩歌我很喜歡,朗誦一直是我的興趣愛好,看到一首好詩,便會吟誦一遍給我自己聽,上學時也寫過幾首小詩登在校刊上,談不上文彩,押韻而已。但由於題材有限,寫詩隻能偶爾為之,不夠過癮。

隨著年歲增大,比較喜歡看短小的散文,散文隨筆可以是幾百字的生活感悟,也可以是幾千字的人生故事,不需華麗的辭藻,隻要有真情實感,比較容易上手,而且用簡單的語言把獨特的思考記錄下來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於是決定學寫散文,把自己經曆的,周遭碰到的,看到的人和事紀錄下來,寫給自己看,也與有興趣的人們分享。 

寫作需要靈感,成文的過程卻是需要特定的氛圍的,靈感就象下蛋,成文卻象孵小雞,靈感來了,找個紙筆記錄下來便有個雞蛋,有個雞蛋還得有個雞窩,母雞還得躲進雞窩慢慢孵才能孵出小雞來。

或許每位寫作者都有自己喜歡的寫作環境,我家客廳的一角放置的L型書桌加上桌上L型的台燈為我營造了一個寫作的小天地,我喜歡坐到書桌旁,在柔和的燈光下,放上一曲二胡休閑音樂,音量要調到正好,太高了注意力會被音樂吸引了過去,太低了音色會失去不少的美感,這樣把心定下來,或者欣賞作家們的優美文筆,或者享受著那一刻突然而來的文如泉湧。

拜現代科技之賜,現在寫作的技術操作比以前容易得多,一支蘋果鉛筆即可在IPAD上寫寫改改,不再需要敲鍵盤,也不再需要稿紙,省下了虅寫的時間。若能出口成章,普通話又說得標準,一邊念出,一邊已可成文。

年齡漸長,做事最怕的是不拖拉,什麽事說幹就幹,累也幹,困也幹,開始了就一口氣做完,把自己整得精疲力竭,幾天都緩不過來,好在這一個缺點我早就改正了,就說寫作吧,幾年前就向朋友們宣佈,我要打算寫博客了,每年都會有人問我,你開始寫了嗎?回答了幾年"還沒呢",現在旁人懶得再問,我卻心血來潮了,雞蛋早已儲存一筐,有幾個早在雞窩等候,母雞一高興,鑽進雞窩,孵出一隻,便心生歡喜。漸漸地隔三岔五去雞窩蹲一蹲便成了習慣,任何事養成了習慣就好辦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確實是這樣“任何事養成了習慣就好辦了。”
十分僵化 回複 悄悄話 很有意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