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咲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冰川期下,明朝滅亡的經濟模型:對大明經濟內循環體係是致命的,對於後金李自成的搶劫經濟體係,卻是機會。

(2025-02-12 06:44:46) 下一個

眾所周知的明末小冰川期,導致大麵積農作物減產,但是,對滿清後金,還有大明王朝,效果卻是不一樣的。

後金處於北方,溫度下降對他們的影響更大,靠種植打獵更難生存,所以南下搶劫大明王朝,成為生存必須的唯一選項。

而大明王朝是一個封閉的王朝,自從大明海禁之後,雖然依然有海外貿易,但是總體經濟,基本就是內循環。

而一個經濟內循環的體係,在大麵積農作物減產的條件下,必定導致農民破產。

而明王朝為了對付後金搶劫經濟的崛起,必須加強防禦,加強防禦就必須加稅,加稅就導致農民破產,農民破產就產生了流民。

而流民要生存,就必須搶劫。

所以李自成,張獻忠的大明內部的搶劫經濟體係,如同火上澆油,越來越厲害。

在內外兩股搶劫經濟體係的共同作用下,大明再厲害,也必定滅亡。

再回頭看,大明有沒有辦法熬過去?

唯一的辦法是:打破內循環經濟體係,全麵開海,從東南亞,印度等地去尋找糧食,通過貿易補償農民,不但不能加稅,而且必須救濟。大明的東西,能換糧食的,都全部拿去換糧食。

對於滿清後金,應該采用放棄東北,堅壁清野,華北一線都全部縮入堅城,隻要後金搶不到糧食,自己就餓死了。

當然,禍根還是明朝腐朽的獨裁體製,對於開海貿易,引入不穩定因素,有天然的恐懼。而對於壓榨屁民的維穩機構,卻有迷之自信。

所以,滅亡就是必然的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