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代的AI人偶-----蘇小小

(2023-03-02 09:52:30) 下一個
沈原理《蘇小小歌》
歌聲引回波,舞衣散秋影。夢斷別青樓,千秋香骨冷。青銅鏡裏雙飛鸞,饑烏吊月啼勾欄。風吹野火火不滅,山妖笑入狐狸穴。西陵墓下錢塘潮,潮來潮去夕複朝。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
 
很淒美的詩。
在杭州西湖邊,有蘇小小的墓,可是你如果相信蘇小小真有其人,那就錯了。
百度的記錄是這樣的:
相傳蘇小小是南北朝時期南齊的歌妓,生活在錢塘。  
但蘇小小其人,史料均無記載,其身世亦不可考,她的形象是建立在文化記憶與文學想象中。
蘇小小的故事,最早出現於《玉台新詠》中的《錢塘蘇小歌》,“妾乘油壁車 ,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鬆柏下 。”
之後她的名字頻繁出現在文人們的詩文、詞曲、筆記中。就唐代詩歌來說,先後提及或吟詠蘇小小的就有白居易、劉禹錫、李賀、權德輿 、張祜 、李商隱 、羅隱 、溫庭筠等,明朝的張岱筆下也描寫過蘇小小,眾多詩人從不同角度對她傾注了豐富的情感。
看到了沒有?
其實蘇小小本無其人,所有的故事,什麽和宰相的兒子戀愛,因家庭差距被踹,幫助落爛的窮書生,窮書生高中進士回來報恩,都是後來的人編造的。
也就是說,蘇小小其實是古人的AI,裏麵賦予的,是曆代文人墨客對心目中完美女子的要求:美,聰明多才,慧眼識人,專情,而且還不能長命,畢竟美人遲暮,那是等同於英雄末路。所以十九歲就該掛了。而自己,就該是那個美人慧眼裏麵的英才。所以在給蘇小小寫詩的時候,潛意識裏麵,也把自己當作是未來的英才,捧小小的時候,也在捧自己,隻恨自己來晚了幾百年。就好像那句經典台詞:我來晚了!
現在看起來,整個故事裏麵,都好大的酸腐味道。這個AI人偶蘇小小,也太臉譜化了。不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eciel567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很讚同你的觀點和看法。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有趣,讚一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