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折騰

(2021-02-21 06:36:01) 下一個

折騰

-寫於2017年9月

     兒子剛接受了新的工作, 就要離開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的多倫多, 遷往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的溫哥華, 這是一個什麽概念? 它超過了上海到新疆烏魯木齊的距離。 聽到兒子的決定, 太太脫口而出的第一句就是,新的折騰開始了。 

     太太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的, 幾乎花了大半輩子, 她總算盼來了在多倫多的安頓。 幾年前她就下定決心在多倫多定居下來,選擇多倫多那是因為在兒子的身邊。  過去幾年努力下來, 住房, 家具, 日常用品, 醫療服務, 差不多都已安排妥當, 甚至朋友圈也形成了。 現在兒子一家要搬去溫哥華, 我們能不跟去嗎? 這意味著什麽? 這幾年的安排又要前功盡棄了, 接下來可能又是賣房, 扔掉不需要的或可要可不要的衣服, 家具, 雜物。。。,然後搬家, 再然後, 在新地方重複過去許多次的程序。

   太太說新的折騰也不是無所指的, 有新就是說有過舊的。  她時不時概括我的人生用兩個字: 折騰, 她對朋友們形容她的婚後生活是拎著兩隻箱子跟在我後麵轉悠, 兩隻箱子是通常國際航班免費托運的限額。 對於太太的折騰之說, 我確實難以反駁。 回顧一生, 除了出了三道門, 家門, 校門, 國門外, 在走上工作或所謂事業之後,可謂經曆了九轉十八彎。 走出校門, 到農場, 到工廠, 進科研所,出國後先後在加拿大兩間大學做過科研, 後進入工業界從事新技術的研究開發,繼後應邀在美國公司進行研究開發十餘年, 。。。,“碼頭”的確轉得多了點,回顧往事,自己都不敢相信路是如何走出來的。 應該說有些是應該的, 有些是必須的, 而有些充滿了無奈的。 就我的認知,農場和工廠的經曆既是必須的, 也是應該的,鍛煉了意誌, 培植了實際能力,為後來做了墊鋪。 倒是出國後的路, 特別是最初的日子, 不缺少無奈, 委屈, 艱辛, 那時隻有一個信念, 向前, 走出崎嶇, 贏得坦途, 贏得光明,還算好,路是越走越順的。 隻是委屈了我的太太, 拎著箱子跟著我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

     人生就是沒有回頭路的單程旅行, 有廣袤的平原,有起伏的山崗, 有奔騰的河流, 也會有荊棘叢生猛獸出沒的叢林。人生會有機遇,或許更有免不了的挫折。 在叉路口, 我們必須作出抉擇, 不管對與錯, 都將影響餘生。 在社會生活中, 大凡受過一些教育的, 都會有一點理想, 和為實現理想而選擇的奮鬥, 與人, 與天, 與命運的,豈會沒有”折騰“。 這就是我走過來的人生寫照。

     由於我折騰在先, 麵對太太口中的伴隨兒子抉擇而來的“新的折騰”, 我隻能緘默。 漫漫人生路,希望,曲折,崎嶇,奮進,說白了, 兒子年青, 他需要奮鬥, 也就是要尋尋覓覓, 找到在社會中能發揮才智的位置, 我們隻能支持, 隻應配合, 並祝其成為事業和生活的強者。

漫漫人生路,希望,曲折,崎嶇,奮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