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8年07月28日談話記錄:經典言教 終生受益】1979年敦珠法王談禪修

(2022-06-08 13:06:37) 下一個

十四、2018年07月談話記錄

 

 

時間:2018年7月28日
[url=http://www.360doc7.net/wxarticlenew/687005678.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http://www.360doc7.net/wxarticle ... mp;isappinstalled=0]http://www.360doc7.net/wxarticlenew/687005678.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http://www.360doc7.net/wxarticle ... mp;isappinstalled=0[/url]
【經典言教 終生受益】1979年敦珠法王談禪修 | 藏英漢三語

內容:已故的??????????????????????????????????????????????(敦珠法王1904-1987)曾是寧瑪派的掌教法王,也是宗薩欽哲仁波切的親爺爺,為上一輩藏地修行人中公認的光輝實修典範!

以下視頻談論了佛法之精要——禪修法門,法王一生實修深不可測,此番教授完全是覺性圓滿流露,隨手拈來,竟如談家常……

甜茶館作了簡要的中文翻譯,以饗讀者

1972、1976及1979年時,法王曾造訪倫敦,1979年整個五月間,他都待在倫敦西北部的佐欽鄔金法林 (Dzogchen Orgyen Chöling) ,並給予開示、灌頂及傳法,特別是對一小群弟子傳授大圓滿教法。就是在那次,一部獨特的16毫米影片紀錄了他的傳法與禪修。
一、
修持佛法,也許很難,但是換個角度來講很簡單:其實一切都是關於我們的心!
你要學會照顧好自己的心,不要讓心被各種雜念和概念化的思維劫持,輕輕鬆鬆把心安置在其本然狀態,讓它處於一種平靜而放鬆的狀態。什麽是放鬆的狀態?就如同工作了整天的一個人,身體感到疲憊不堪,但他最終能得到片刻休息,今日事已畢,明日事尚未開始,他感到一種極大滿足,此時能得到充分放鬆,心的清明麵也開始自然顯現,自然得到平靜並離於日常概念性思維的散亂模式。想想他一天的事情做完了,心裏麵沒有更多的擔憂,他隻想求得一種放鬆,而這種放鬆就是我前麵說的心的放鬆,讓心回歸本然狀態。當心進入一種完全放鬆,完全自在的狀態時,你要嚐試身體坐直並安靜,試著去保持那樣一種狀態,不要想著要做這個做那個,這種狀態持續到一定時間後,寧靜感油然而生。

二、
這種的寧靜的狀態不會持續太久,一些新的念頭會出現在你的大腦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不要立即認為有念頭不好並試圖去阻止。你應該要有一種覺知,當念頭產生時你有這種覺知就可以了。保持這種覺知狀態,讓念頭自行解脫。如果有一些概念化的想法浮現,你、要有覺知,但不要去阻止,讓它們慢慢地、自然地消失,讓心再次回歸到平和的狀態。這狀態就如同大海裏的海浪一樣,海浪起於大海,消融於大海,海洋是海浪唯一的歸宿。
三、
你要知道你的念頭產生於心,若能讓心處於一種自然而平靜的狀態,念頭會自然消失,心會再次回到靜態。反之,如果你發現你的心裏又產生了一些念頭,並刻意去阻止或消除它們,會造成更多念頭的出現,周而複始,情況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所以千萬不要用這種方法去禪修。平和而寧靜的心會自然削弱產生念頭的力量,讓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這在佛法中叫作“奢摩他”或“寂止”,藏語裏叫''???????''。如果我們把這種修法做得足夠好,會使得身心獲得輕安喜悅,心變得清澈透明。譬如在夜裏修“止”,仍能獲得白晝般的光明覺受等等……以上這些,都是修“止”的某些征兆。不過,一旦這些好的覺受和景象出現,千萬不要去對它們產生留戀,也不要進行否定,它們就會自然地消失。

四、
如果你處於一種比較鈍的狀態,正念禪修不會起多大作用。完全沒有任何的想法,昏昏沉沉而不清明,在禪修中是一種錯誤的做法。這種狀態下,禪修不會起效果,你要伸直身體,呼出濁氣,眼觀遠方,隨時隨地保持警覺,糾正狀態,強化自己的覺知,使其更加敏銳,這非常重要。使心處於本然狀態,稱之為“本在”(??????);產生念頭,稱之為“動態”(????????);認識到“存在”和“變化”的心,稱之為“覺知心”(??????)。這三者被稱為本在,動態和覺知 。

五、
作為初學者,若能如此修心,練到一定程度以後,心就能夠被自己所控,而不受幹擾。行走時不散亂,坐臥時不散亂,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都應當使用這些修心的原則,如此“止”的修持方能逐漸有所進展。在進行一次正式禪坐以後,後續的慣性覺知力量會持續到所有行住坐臥中,這叫做“座下經驗”。若能在座下經驗中維持覺知,你的座上禪修也會增益,所以你應守護好這份覺知並試圖不要失去它。 

六、
如同前麵所講,處於正念狀態時,我們盡量讓心處於最自然的狀態,即使產生一些念頭,也讓它們自行消融,而不是刻意去克服和否定。就如同大海一樣,無風不起浪,風起浪湧,浪仍歸於海,讓你的心也如此,念頭自行消融於本然空性。

-【行住坐臥】之竅訣精要 -

1)正式禪坐結束後,要緩慢地起來,千萬不要像受驚的兔子一樣突然地走動。如果步行,腳步不要太大,眼睛不要看的太遠,看著前麵的幾步距離即可。千萬不要猛烈地站起,且左顧右盼。如果這樣,心也會隨著你的肢體的運動,而動各種各樣的念頭,這是非常不好的一種做法。

2)如果你要坐下來,不要像一塊大石從空中落下來一樣,迅速而激烈,而要緩慢坐下。

3)你要看人或對人說話時,要帶著一種慈祥真誠的態度直視並說話 。要帶著一種誠心去看他們,要感受到你的慈悲心,這個非常重要。當你說話的時候,不要胡言亂語,不要帶著情緒去說話,而是要用最真誠調柔悅耳之法,表達出你的觀點,又能讓人聽進他們心裏去。

4)當你吃飯的時候,要緩慢咀嚼,輕鬆進食,而不要像牛吃草一樣急急匆匆,發出奇怪的聲音,吃相也不好看。

5)當你要去解手,盡量避開人多之處,也要避開那些神聖的地方。

6)睡覺時,放鬆地躺在床上,並向三寶祈禱,讓身體處於一種平靜狀態,心也處於祈禱狀態。當醒來的時候,身體要休息足,心裏也一定要深切憶念你的根本上師和三寶。

7)在一天的活動當中,你要盡量保持自己身心寧靜、控製說話的量並調柔語氣。就是這樣了,如果平時能夠保持如此狀態,那就做到了你的心續與佛法交融合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