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佛要選擇不同層麵的生活

(2022-06-04 21:45:57) 下一個

2020815005-006五台山

學佛要選擇不同層麵的生活

寶燕整理

你念阿彌陀佛是要往生淨土,念阿彌陀佛的目的是讓阿彌陀佛把你帶走。 你要沒準備好,還想活著的話,阿彌陀佛要真的來了,你走不走?這個問題 非常重要。你不能說,阿彌陀佛您等會兒,我把存折的密碼給我姑娘說一聲, 我馬上就回來。你就錯過了。學佛念佛,尤其是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 佛會接引你到極樂世界,你到極樂世界去,這裏就沒你了。等於說你念佛是 找死,你是為了找死才念佛的嗎?

問:不是,不是。

龍師:我為什麽要這樣問?因為學佛念佛是非常嚴謹的,佛法是智慧的 法門,學佛不能稀裏糊塗的,不要葉公好龍。古代葉公非常喜歡龍,到哪都 要請人來畫龍,結果有一天真把龍引來了,葉公嚇得癱在了地上。很多人喜 歡什麽自己並沒有弄清楚。如果你們要真的發心念佛,阿彌陀佛就會真的把 你接走,你怎麽跟你的孩子交代?你孩子說我媽沒了,上趟五台山人就沒了。 你說龍師加持,興許這回我們能見到文殊菩薩。你要真能見到文殊,你可能 就回不來了(眾笑),你的公司怎麽辦?你的司機怎麽辦?尹總沒了,這車 怎麽辦(眾笑)?後麵有一係列的問題。你沒了,我們報案說你讓文殊菩薩 接走了,政府怎麽處理?警察同誌怎麽想?你的家人怎麽想?你的員工怎麽 想?換句話說,你真打算見文殊菩薩嗎?你要真的見到文殊,跑到文殊淨土 去,我們怎麽辦?你妹妹怎麽想?

問:那不是我考慮的問題。

龍師:你已經被接走了,還能考慮什麽?你妹妹來問我要姐姐,這事不 是開玩笑。你真的打算見文殊菩薩嗎?你要問文殊菩薩問題嗎?我的意思是 告訴你,知道學佛是什麽後果嗎?信仰上帝的人,知道信上帝將來要去天堂, 上帝真的會把你帶走。當年耶穌在山頂被釘在十字架上,看見遠處的迎親隊 伍,耶穌是單身,沒有結過婚,作為男人,結婚生子是人生正當的需求,耶 穌想有正常人的生活,他不想作為犧牲品。耶穌就說,上帝,你能不能選擇 別人?這個場景在《基督最後的誘惑》裏有。

如果你真的念佛,佛來接引,你怎麽辦?你被阿彌陀佛接走了,你的家 人就得找我,我怎麽辦?

問:那我管不了那麽多了。 龍師:那不成,你有家庭、有單位、有社會關係。

問:這些帶不走。

龍師:你是帶不走,但你還有好多賬沒結清。老楊是做工程的,做工程 的會欠下很多債,圈套圈都是三角債,是債就得還,你在幹這行人家暫時不 會跟你要,但是如果你突然間被阿彌陀佛接走了,要債的人去哪裏找你?

我要稍微打斷你們一下,學佛要考慮清楚,信佛念佛不是那麽簡單,學 佛要選擇不同層麵的生活,生命有不同的平台。覺醒不是簡單的睡醒,你醒 了夢中的世界就沒你了,現在的你真的準備好了嗎?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覺醒, 覺醒不是說有道數學題我不會,通過學佛我會了;我母親的病治不好,通過 學佛老人好了。你信佛是選擇了不同的生命平台,帶來的後果是你將在這個 平台消失。

問:不同生命的平台,如果我們覺醒了,我們在這個平台就消失了? 龍師:是的,你醒了夢裏的你就不在了。 問:真實的你、生活的平台也不存在了? 龍師:不是,夢境的平台跟你醒後不是一個平台。你醒了,夢裏的你就不在了,這個夢就結束了。


問:但是真實世界上的那個你還是會存在的。 龍師:佛法說的是夢境裏的你,你在夢境裏的家庭、你的社會關係都是

顛倒夢想。夢境裏的你不在了,你的孩子怎麽辦? 問:我認為這個夢境隻是一個比喻,不是嗎? 龍師:比喻不是遊戲,宗教信仰講的是事。 問:但是我們把它比喻成了夢境。 龍師:佛法把人生比喻成夢境,你現在不是開始學佛了嗎?我們就要認

真地談佛教信仰,一旦認真佛法講的是事,就不是比喻了。 我們回到北京,到任何一個天主教堂的門外,都可以看到天主教殉道者的雕像。耶穌的十二門徒,每個人都是被羅馬人迫害而死的。換句話說,宗 教信仰是有危險的,佛教團體不是傳銷組織,當信仰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你 有這個心理準備嗎?學佛不是學藝術、戲曲,學音樂、繪畫,讓我們生活過 得豐富一些。

我們今天談的是宗教,不是藝術。嚴格地說,你們了解宗教嗎?你們現 在對佛法很感興趣,準備再邁進一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遇到世界觀的問題, 學佛有好的一麵我們不談,覺醒意味煩惱的消失,但是跟煩惱連在一起的生 活樂趣也單薄了,你準備好了嗎?我不要求你馬上回答,或許你這一生也不 會發生,但是問題的嚴重性是存在的。西方很多大教堂都是以耶穌的弟子命 名的,這些人都是烈士,在活著的時候就遭到迫害。宗教信仰跟現實的價值 觀是有衝突的,有衝突就會造成一些不便。大家聽明白了嗎?

學佛必須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當你接受一個好事物的同時,壞的東西是 會一塊來的。古人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你得到好處的同時一定會損失掉 一些東西。學佛別老想著占便宜,你損失掉的那部分準備好了嗎?世人喜歡 追逐名利、財色,你是我不會有不好的想法,這是因為你不具備這個條件。 從統計數字來看,在美國中大獎的人,很少有人有好的結果。

因為我們是成年人,先把你認為不好的說出來,這不是嚇唬你們。一旦 你學佛覺醒了,你的世界觀就跟你的家人不一樣了,雖然你還是你,但是你 的家人會感覺出你的不同。親人在一起彼此會有感應,會感覺到你觀點的不 同,你還是你,但是你的內涵不一樣,他們就會疏遠你,從熟悉到陌生,因 為你的世界觀改變了。如果你學佛觀點一點都沒有改變,那你學佛的意義不 大。改變帶來的好處我們都能接受,同時帶來的負麵影響,你準備好了嗎? 有些時候你覺得自己好象變了一個人,很多事情你可以豁達麵對了。原來你 的朋友,現在可能離開你了,為什麽?因為你的所作超越了他認知的範圍。

宗教信仰不在我們的認知裏,佛法有很多東西講的都與世間不一樣,你進步 了,但是你周圍的人並沒有跟進。忽然之間,你變得鶴立雞群(笑),你的 朋友、家人,沒有跟上你的節奏,怎麽辦?你怎麽看待他們?你是看不起他 們?還是和過去一樣地關心、愛護他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