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的究竟覺不僅醒在根識,也醒在心識、醒在一心

(2022-06-02 16:56:36) 下一個

2020814001-3五台山

佛的究竟覺不僅醒在根識,也醒在心識、醒在一心

寶燕整理

今天要講的內容都很重要,你覺得跟宗教信仰有距離,宗教就有一種神 秘感。我們講宗教,不是拉開距離講,是從我們自性開始談,你的心性具備 佛菩薩的覺性,一切有情的佛性是共性。你拜文殊菩薩,同時也是禮拜你潛 在的佛性。在我們根識認知的層麵,你跟文殊菩薩是不同的,如果到了心識 平台,你跟菩薩是一個人,往上走一個平台,就可以覺知不一樣的境界,這 樣我們拜佛的起點就不同了。我們今天先把《文殊悔過經》發給大家,《悔 過經》告訴我們,佛的究竟覺不僅是醒在根識,也醒在心識、醒在一心。覺 可以同時醒在不同的平台,拜佛是告訴你的自性裏本具佛覺,你要如法才能 激活。實際你所有的功德都在你的內心潛藏著,你認知的外在是你內在功德 的外顯。

問:拜佛的行為能讓我們激活佛覺嗎?

龍師:拜佛要有佛教信仰,信仰能讓你提起精氣神,你就能夠學佛、信 佛。剛開始是信佛,接下來就要學佛,學佛就是試著去跟佛對話,跟佛怎麽 對話?就要學習佛法經論,同時要寫作業,把自已讀經論的感想寫出來。讀 菩薩的論就是跟菩薩在對話,讀佛經就是跟佛在對話。學佛不能僅跟人去對 話,跟人對話沒有長勁,因為人的覺知多是醒在根識層麵,在緣起中對話於 解脫生死沒有意義。跟菩薩對話,是跟醒在心識的能相對話,你至少能轉依 向上。如果你能跟一心對話就更好了。佛法講的覺醒,是覺要醒在不同層麵。

  問:我們拜佛的時候不用求什麽嗎?

龍師:你可以求,落在根識的你,請求菩薩保佑事業好、人長得漂亮, 這是很正常的。落在根識的認知是有局限的,人有欠缺就有所求。覺在心識 能相就不一樣,兩重識變看緣起欠缺就少了。法相唯識有不同的定義,如果 你把心識僅定位為個體阿賴耶識,欠缺就大了;如果你把心識定義為一心如 來藏,結果就不一樣了。這其中的差別我們以後再說,我們先講從根識往上 開導出心識。學佛要接受佛性是你內在本俱的,你的外在是你內在功德的外 顯。你能見到好人,你本身就具有好人的品質,要不你根本見不著菩薩。

講這部《文殊悔過經》就是要你們知道,佛性是具備的,不要認為自己 醒在根識就滿足了。大家回去還要細看,學佛要善思維。你怎樣把心識開導 岀來,是你個人的問題,我們這裏沒有強迫你學佛。學佛不是利益交換,有 利益交換就要警惕了。宗教信仰不是我發明的,你們不要叫師父,應該叫師 兄,為什麽?因為大家都是跟佛學,不是跟我學,我們都活在佛的夢裏,你 尊敬老師很好,但是你我更應該尊敬偉大的佛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