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實中的你是色身,夢境中的你是化身

(2022-06-02 16:39:01) 下一個
現實中的你是色身,夢境中的你是化身

一心含攝所有的境,因為境是藏識境界,覺與境界同步,我們叫境覺, 境覺也可以翻譯為菩薩覺知,個體境智在印度教叫梵天,基督教叫上帝,伊 斯蘭教叫真主,境覺超越個體。我們是活在境覺裏的境相,人類是個體生物。 我們的覺叫境相的覺,我們的認知是實有,實有的世界觀是物質的。大乘佛 教講法報化三身,沒有講到色身認知,法身是做夢的你、夢境、還有夢裏的 你;報身就是夢境,報身也叫報土;化身就是境界裏的個體。化身和色身不 一樣,色身是胎生,我們都是媽生的,化身不是胎生是化生,聽明白了嗎? 現實中的你是色身,夢境中的你是化身,這個大家要記住。

在現實當中,說你我都是媽生的,肯定沒問題;要反過來說,你媽是你 生的,肯定講不通,但是這句話要放在夢境裏就能講通。你在夢裏肯定夢到 過你媽,說你我都是媽生的,這是指色身胎生;說你媽是你生的,這是化生, 化身不是色身,這倆有非常大的區別,化身不存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也不存 在哺乳的過程。你夢到你媽不可能先夢到你姥姥,再夢到你媽,人沒有這樣 做夢的。夢境是識變的世界,夢裏的你也是你生的,大家轉過這個彎了嗎? 你夢裏的一切都是你生的,而且夢裏的個體都是化身。在我們這個世界裏, 眼前的杯子是物質的,我們是精神的;我們是有機的,杯子是無機的;如果 這些都放在夢裏,就不能說杯子是物質的,因為做夢的你是活的,夢裏的一 切就都是活的,這能理解嗎?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認知邏輯是不一樣的, 兩重緣起和一重認知的邏輯不一樣。

如果你接受了唯識變現,你拜菩薩就有意義了;否則你拜菩薩完全是偶 像崇拜,偶像崇拜對現代人來說意義不大。你拜完菩薩願望沒有實現,人生 就變得沒有意義。我們拜菩薩實際拜的是我們自己,拜的是我們自己潛在的、 還沒有展現的覺性。通過禮拜菩薩,依佛的智慧可以把根識裏攝藏的心識開 導出來。佛說不僅佛菩薩具備心識覺知,我們也具備,隻是我們的心識功能 隻在夢境裏示現,現實當中沒辦法開顯,現實中我們隻要有一小部分造夢的 能力,人人就都是藝術家。換句話說,如果普通人能把造夢的能力帶到現實 中,現實中就不存在專家了。美院畢業的畫畫都很好,沒有訓練過的人根本 無法比,但是普通人都有做夢的能力,夢境可以把自己都騙過。人要能把造 夢的能力拿到現實中來,中央美院等藝術院校就不存在了。由於認知落入緣 起,因為文化背景不同,每個人開發的能力有限。

佛開悟的時候,說過一句非常不同的話,佛說奇哉,一切有情皆具如來 智慧德相,所有的人都是未來佛,隻因執著某甲而不能證得。某甲就是你我的名字。你有這個色身,你就會執著於他。夢裏的你不知道周圍的一切都是 你夢出來的,要是把整個夢境定義為你,就不好說你是個體的人,也不好說 你是女人,甚至沒辦法定義你,因為整個境都是你,都是你心識的變現。我 們拜佛是要把心識變現的能力調動出來,現實中我們用不上這個能力。

宗教信仰不是生活,為什麽?人類的生活有一個特點,人類生活是分段 生死,人類的壽命是百年,如同汽車是有使用期的,人類百年甭管你多優秀, 該走都要離世。人類百年太短,比如藝術家要能活一千年,創作思維的作品 就完全不一樣了。人類居住的環境、很多東西就會精雕細琢了,整個規劃就 不受時間限製了。我原來講過,高考是限製在四十五分鍾之內完成,如果考 試不限製時間,個個都是九十分。有人學不明白是因為時間有限。像女孩子 青春期到了,花開就這幾年,遇到男生不如意也隻好湊合,要是能把青春拉 長,結論就完全不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