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6年8月9日談話記錄:談師談佛 | 閑話密宗(36):禪宗即是“大圓滿”

(2022-06-11 16:52:17) 下一個

2016年8月9日
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AwMTI4OA==&mid=2650630664&idx=1&sn=248ae9d903e432e35d053db84f3d9a25&scene=1&srcid=0809KuSZ871dY8TzoiCjYejU&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談師談佛 | 閑話密宗(36):禪宗即是“大圓滿”
內容:

《維摩詰經》說“如來種”,但非專說,是故讀經的人便容易將注意力轉移,注意到他的“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其實,這個法門即是“無住為本”,無住者,不生分別想(讀者可以再看看前說天女散花的故事,舍利弗以為天花著衣不合佛製,天女便告訴他,不可心生分別),能不生分別,則煩惱、非法、邪見等皆是“如來種”。因為此時心識已不為所染,亦即心識不起汙染的功能,而清淨的功能便自然顯露。由煩惱離煩惱,即是如此。“大圓滿”所修習的,即是如此。若解之為圓陀陀、光脫脫,是尤落在分別的層次,並非“無住”。

禪宗在六祖以前,用《入楞伽經》印心。此經所說,便亦是“如來藏”的思想。禪宗的修習同“大圓滿”,隻無其前行,由是可見,一修到這個階段,便非以“如來藏”作為見地不可。試舉一宗禪宗公案為例——

尼到趙州問密密意。趙州伸手便探其穴。尼曰:“和尚還有這個!”趙州曰:“某無這個,汝卻有這個。”

“有這個”,便非“無住”。故趙州禪師之言,等於說:“我無分別,你卻有分別。”這便是禪家的“密密意”。趙州說有說無,非說本體有無,隻是說心識說起的淨染功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