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佛要依佛說、跟佛對話

(2022-05-23 15:25:32) 下一個

020430000北京    叢敏整理

學佛要依佛說、跟佛對話

 

佛法的學習不能停,要停就很快會忘記。學佛要是不看經書,平時生活 裏跟解脫這事一點關係都沒有;實際你們過去學佛的那個小圈子裏,跟大乘 佛法也沒什麽關係。全國各地像我們這樣學佛的不多,我們學佛是依大乘經 論,見修不會跑偏,我們是依著經論學。以前是跟著老師走,是依人不是依 法,我們這是依法不是依人。學佛跟選哪個老師關係不大,學顯、學密都要 依佛教,要有一定的教理基礎,修學密宗也得看經論。

唯識今學講三性含攝三無性,是在我們的認識裏解說佛法,修學大乘佛 法必須超越三自性才能悟入三無性。玄奘法師在翻譯《解深密經》時,依宗 見對佛講的三自性、三無性的內容做了改動。還好藏傳佛教也有《解深密經》 的譯本,談老在人民大學講課的時候,把這兩個譯本放在一起進行了講解, 哪個地方做了修改,一對照就很清楚。我們這樣講不是對玄奘有意見,玄奘 修改經文是依人不依法,學佛必須聽佛說,玄奘是依戒賢、護法一係的見解 把佛經給修改了。學佛要依佛建立信仰,對中國人並不容易,依佛說很難建 立宗派的威信。老師們有時間要好好學習經論,大乘經論我們現在基本能看 懂,現在網上下載《大藏經》也十分方便,有大唯識的見地,看經論不會跑 偏。

老實念佛,想怎麽念就怎麽念,不用擔心對錯,以後大家都有機會到淨 土進修。極樂淨土裏凡夫、天人、阿羅漢、菩薩都有,他們都在一心中修學, 不會被境相所迷。淨土有叫醒機製,境覺大於個人境相的覺知。我們這裏不 是,學佛、做事多數是依你為主,男孩子見女孩子就迷亂了,女孩子見男孩 子也會著迷,不是人的品質問題,是根識認知的局限。

學佛得明白四諦、十二因緣,還有中觀、唯識教理,佛法觀修是一個完 整的係統,僅學哪一宗、哪一派都不全麵,宗派修學也得有佛法教理的基礎。 我讓大家看《虛雲和尚年譜》,年譜記錄的都是史實,不是野史。虛雲

和尚看外境是活的,他隻要動念外境就能回應,在雲南、在西安,天時地利 都能夠與和尚相應,這種相應平時隻在淨土中有。淨土的和風花雨都能說法, 我們這兒很稀有,在虛雲和尚就很平常;在你我這裏萬物多是死寂,在虛雲 和尚都是鮮活的;在虛雲和尚那裏可以做到萬法唯心,你我這裏沒有,隻有 萬法唯物。菩薩學佛是真唯心,覺知與心識變現同步,普通人多是慢半拍, 甚至慢幾拍。對開悟的菩薩白天與夢境一樣,都是識的變現。

問:所有看到的東西,都會有種虛幻的感覺。

龍師:念佛就是老實念,自己能聽的清楚就行。黃老在《大經解》裏講, 念佛時即是見佛時、即是成佛時,三時同時沒有先後。你念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時的你是在佛的夢裏念,不僅是你在念。佛覺有幾重境,你在最低這層 裏顯現,上麵幾重覺知還沒顯現,沒顯的佛覺確實存在,這才是大唯識念佛。 剛才你說的還是根識認知。大乘佛法是上上涵攝下下,現在的你是落在變現 境裏的所相,同時還有能相的你、一心佛覺的你,這三個你一塊兒念佛就是 圓人念佛。當下的你隻能感知周圍的環境和身心的變化,根識感覺不到能相, 也覺知不到一心。你感覺不到不代表佛覺不存在,所以大乘念佛是見修同時。

講這些佛法教理,你自己得有體會,才能得出這三際一如的決定見。你 沒有體會,我告訴你的沒用,我給你講的,你回去就忘了,還是按你的認知 來。

問:不是忘,有時候他會攝受不住。

龍師:學佛為什麽要熏習?為什麽念佛要讀大乘經典?因為大乘經典裏 講的多數是華嚴的視角,一即是多,一多不異,有華嚴的覺知,你才能契入念佛三昧。以你的認知來念,念到事一心都不可能。 問:你不是讓我看淨土的動畫片嗎?我現在不念佛時都在看。 龍師:動畫片的影像,是依你根識認知拍的。 問:我念佛的時候可以觀想。 龍師:是,念佛是要觀想,同時讀誦大乘經典也很重要。 問:我怎麽能從不恒到恒? 龍師:念佛不是恒不恒的事,你的認知都是根識的思想,大乘佛法講你

不是你,你現在的認知你還是你,這與佛法修學是兩回事。 問:還是沒有把自己放下。 龍師:大乘佛法講你不是你,你要真正記住,念佛就能同時,同時就能

成就。但你不可能一天就記住,因為你還是凡夫。雖然佛說法報化三身是整 體,但必須由你來執行。學佛為什麽要入唯識見?什麽叫入唯識見?就是你 得由能緣變成所緣。學佛得相信還有一個能相的你,現在的你是活在佛的夢 裏,做夢的你不是凡夫,做夢的你是佛,這樣念佛才能成就。

我講這些不是人話,人沒有這樣討論佛法的,聽了我講的話,你肯定會 頭痛。佛法不是按你認知的規律運行。剛才我講過的話,要你複述下來會很 難。佛法講的跟你的認知是反著的,你想說出一句反話,你的舌頭都不會答 應。學佛不是上師給你一腳就能開悟,解脫沒那麽容易。你不是你,像你這 麽聰明的人,能把自己放鬆的很少。

問:舍身容易舍見難。

龍師:到你我這裏舍身見都難,不要以為舍身就容易,生命都很珍貴。 學佛必須知道自己的軟脅在哪兒,你人很聰明,也比較矯情,用肉眼很難看 清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