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唯識就是瑜伽,瑜伽就是融合相應

(2022-05-22 16:34:08) 下一個

202015003-004北京    慧峰整理

 

唯識就是瑜伽,瑜伽就是融合相應

人類的認知離不開顯現,佛法的背景可不是地球,學佛引入唯識變現的 視角,關注的是能變現宇宙的這個能。薩古魯這個講的非常好,他用了主觀 性不是客觀性,客觀是所相,他沒有用佛教語言,因為用佛教詞語多數人聽 不懂,用英文講主觀性,主觀性就是能相。一芥子在《瑜伽師地論》作業裏 特意提到,真諦的唯識古學講第八阿賴耶識是所相,學佛要在淨識能相上看。 真諦三藏是印度人,薩古魯也是印度人,佛教的傳承中斷了。現在印度的瑜 伽大師和印度古代的瑜伽大師不同,講法沒有涉及到不同緣起。但佛教在中 國保留的很好,我們用唯識變現的視角來解讀,認知的局限就打開了。學佛 不能僅用夢裏的你來定位,如果你能把做夢的定義為佛的話,你就是佛子; 你把做夢的定義為天王的話,你就是天子;你要把做夢的定義為人的話,你就是人子。

大唯識不是教你怎麽去除痛苦,佛法首先告訴你的是問題出在哪裏,同 時給出問題的背景。佛法不是幫你去除煩惱,是幫你科學的去麵對它。無論 你是迷戀痛苦,還是願意遺棄痛苦,都是你自己的事,同樣麵對快樂也是一 樣。佛法修學一定是活的,大家一定要記住“水活魚才活”,一心是活的, 顯現的世界才是活的,源頭是活的,投影的世界才是活的。一切有情都來自 一心,不可能說你是來自二心,如果我們覺醒的話是一起醒。《起世經》你 們有空要好好看看,佛法講成住壞空,地球有成住壞空,連天界到時都得壞, 最後歸到一個明點。

過去印度有數論派、實相派,有的認為世界是依四大建立的,有的認為 是依空建立的,各派說法都不一樣。剛才談到法相唯識,玄奘的唯識今學就叫真相唯識,認為識變是真的,外境也是真的,一能變轉成三能變,就和我 們認知的世界合拍了。安慧、真諦的唯識古學叫虛相唯識,識變是虛幻,唯 識無境,隻有識沒有境,這與唯物主義世界觀不一樣。我們認知的世界是緣 起的,法相唯識叫變現,唯識裏還有經部唯識,有隨理行和隨教行。隨教行 依《瑜伽師地論》,隨理行依《七部量論》,這些你們就沒必要記了。

什麽是唯識?唯識就是瑜伽,瑜伽就是融合,或者是相應。站在不同的 角度有不同的解說,現在民間有練氣功的、有修學禪定的,簡單地說都是追 求能量的交換。個體和外界在精神上融為一體,如果沒有外境就無法交換。 在這個交換中,把你做實了,就把外境也做實了,這是一種交換;你是實有, 把外界做虛也是一種交換。在印度瑜伽密裏有事部瑜伽,就是你去供佛,看 佛像是真實的,供佛的你也是真實的;行部瑜伽就不一樣了,你是真實的, 外境是虛幻的,瑜伽部就是你和佛都是識變的。薩古魯講的是天道瑜伽,嚴 格地說天道瑜伽是印度教的密續,在天道之上還有佛法密乘的大瑜伽,大瑜 伽就超越阿賴耶識,是與佛法一心的瑜伽,佛教大瑜伽的生起不是心識的作 意,佛法修學既不是真實也不是虛幻,是自然而然的任運圓成,這就是大乘佛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