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閑花淡淡春

(2022-05-13 15:54:51) 下一個

閑花淡淡春

從道這個角度看,佛是不生不滅的,菩提心普作王講不生不滅,不是在緣起相來講,是從境覺一心來談的,不是從境相、境智來講。我們對緣起的認知是個體境智,菩薩境覺比大梵天王要高一級,簡單地說菩薩十地所證的就是境覺。背景的平台不需要人來證明,就跟山裏開放的野花,不是說你沒到山裏去,花就不能開,那是自作多情。黛玉就是不葬花,花開花落也照舊,自然界就是這樣。

這個道的題材太大了,人生在生命的大背景裏太短暫了,對比之下就會產生傷感,人在道麵前不能太驕傲了,不能認為人沒了這個道就不在了,這是不可能的。你看《蓮師三部曲》,蓮師最後向上師吉祥獅子匯報,剛開始蓮師學讀三藏,後來修學密咒道,但是上師總是不許可,後來蓮師把個體的覺知完全放下、完全融入到背景裏邊才得到上師的認可。不是你悟道後就跟道平起平坐,大道不需要觀察者,你不悟道就不是道了嗎?佛講經的時候,人們說彌勒菩薩的修證很好,有彌勒菩薩的加持才能夠悟道,彌勒菩薩趕緊向佛懺悔。為什麽?因為依他是生相無明啊,這個悟道是由彌勒菩薩生出的,甭管人家的認知怎麽樣,彌勒菩薩趕緊向佛懺悔,這是因為由我引起的錯覺,菩薩就應該懺悔。因為道不是彌勒菩薩認可的,道本身是法爾存在的。

為什麽孔子見到老子,認為自己所悟比老子要低多了?儒家建立的君臣、父子是世間的秩序,人世這個秩序再嚴謹,能有太陽係星球之間的運轉嚴謹嗎?月球跟地球運行的軌道要是差幾秒就會跑偏,地球自轉、圍繞太陽公轉從來都不帶差的,這個秩序孔子能建立嗎?老子對孔子講的是天道運行的秩序,孔子跟人家一比,所謂柱下傳經,仲尼興猶龍之歎。大柱子代表官府,當時老子是國家圖書館的館長,柱下傳經。仲尼,仲就是老二,孔子是老二,對麵的老子就像是遊龍見首不見尾,不能一下見到老子思想的全貌,孔子隻能見到一鱗一爪。你看孔聖人學問就很高了,孔子看老子隻能看一個片段。

落在孔子學說的層麵,所謂的仁義禮智信,放在大道裏人生的價值觀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同樣你認知的生死放在大道裏也可以忽略不計了。什麽叫你認知的生死?不是說你能活多久,你的取舍、覺受是依著個體境相,放在大道境覺裏就忽略不計了,你認知的生死沒有任何意義。在夢境裏麵甭管燒多大的火,也燒不到你的枕頭上,你看佛法講得是不是很高?

中觀依法相講法性,邏輯思維論辯是依因明量學,是在一個平麵講緣起。我們講法相唯識變現,是依立體的平台而展現,這樣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了。為什麽說大唯識就是大圓滿?因為大唯識是把法相放在變現境裏觀察,突出了生命背景的存在,在背景裏你做什麽或不做都是圓滿的。這聽懂了吧?不是說你在夢裏邊練一宿舉重,醒後你的胳膊就粗了。

古人講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走的時候作了一個偈子,說“此心心心是佛”。禪宗經常說這個公案,瑜伽行中觀說三個心是法相唯識如來藏,大唯識說是凡夫唯識、菩薩唯識、佛唯識,三個心就是三個層麵,一心佛覺不好定義,我們用背景來講就很容易了。你要明白佛法絕對能講出來,你要不明白肯定講不出來。學佛把心放在一心裏,這輩子有錢沒錢就可以忽略不計了,你就是地球上最有錢的人也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地球放在大背景裏麵就隱沒了,人生不能代表生命的全部。

《大乘起信論》說體大相大用大,這樣講不是說否定你的覺受,你在緣起裏的覺受不是錯。佛法講緣起有四重緣起,學佛不要以少為足。實際你這一生的錄像帶早已經製作好了,你按一定的速度播放,你會以為人生就是看電影,實際結果早就出來了。聽明白了吧?你在這兒著急,跟著緣起流淚,你的認知有多種解讀,人生隻是生命中的一個視角。學佛要明白變現理,要明白因果可以同時,因果同時是能相的平台,跟所相的因果展現是不一樣的,因果同時就相當於果就是因,要放在兩個層麵才能解讀。因果同時就是說這夢境從開始,結尾就已經得出來了。因為做夢的你已經存在了,不過夢裏麵的你見不到做夢的你,夢裏的視角是因果不同時。簡單地說,這個錄像帶放在這兒,你正著看也可以,倒著看也可以,慢鏡頭看也可以,不同速度看都可以,都會得出一個不同的覺受。磁盤就是一個磁化的空間,裏麵什麽也沒有,你用不同的頻率就能展現不同的影像,但是所有的影像都是識變的幻相。做夢的你本身就包含夢中的你,生命不止是做一個夢。

問:因果同時我可以理解為不一不異嗎?

龍師:可以,不異就是不異離,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佛法有不動如來的施設,放在第一因能相上就好理解。嚴格地說西方宗教講得比較差,教理施設有瑕疵,說上帝七天造世界,實際用不著七天,一念就能造世界。上帝是你的父母,同時又是你父母的父母,你從這兒就能理解因果同時。在所相有時間和空間,在能相不受時空的限製。上帝要受困於時空就亂了,就不能是講因果同時,我們活在時空裏,上帝在時空之上,這才叫第一因,上帝是所有人的父母,是一切顯現的因。因是一個,果可以不同,可以說因果同時。這就超出我們的理解,但是這麽講你多少能明白一點。

印度講的大梵天比基督教要高出很多,大梵不用七天造世界,因為時間是所相裏邊的概念。我們不是有星期天,禮拜日嗎?前六天工作,最後一天禮拜,就是依上帝七天造世界而來的。實際上天道信仰都是依變現理,你有了唯識變現,才能施設一心,你認識到心,就認識到了佛教。學佛是挺難的,不是你理解的那麽容易,不是說一磕頭我就信佛了,這是兩回事兒。你不明白因果同時,你怎麽能有信仰?現在有人講耶穌是跟馬鳴菩薩學的,他講的天道與印度教架構不同,基督教有末日審判,沒有輪回的概念,地心說跟現在的科學認知不一樣,隻能用博愛來彌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