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北京,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是去什刹海的烤肉季吃烤羊肉。
北京的烤肉,素有“南宛北季”之說。
“南宛”指位於宣武門內大街的烤肉宛,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其烤牛肉非常鮮嫩,有“賽豆腐”的美稱。據說張大千、梅蘭芳、馬連良等藝術大師均為它的常客。
“北季”指的是位於鼓樓前什刹海銀錠橋畔的烤肉季,創建於清朝鹹豐年間,絕活是烤羊肉。在那裏還可以觀景、賞荷,所以百年來生意興隆不衰。古人有詩雲:“地安門外賞荷時,樹裏紅蓮映碧池。好似天香樓上座,酒醉人闌語絲絲”。
20多年前,我在北京一家學術刊物工作,常跟同事老周到鼓樓附近的印刷廠去。 到了中午,一定會在烤肉季吃午餐。一盤烤羊肉,一盤幹燒黃魚,一盤醋溜三樣,外加小燒餅,孔府家酒或者紅星二鍋頭。美滋滋吃完喝完,暈乎乎坐車回家。那時候,很少有人買得起小汽車,不用發愁喝了酒沒法開車。
記得有一次正巧碰到印刷廠的會計,也在那裏吃午飯。問他常去哪兒吃飯,他回答說,有時也去附近的馬凱餐廳,但在烤肉季吃得最多,“還是這兒的菜香!” 這句話至今記憶猶新。
烤肉還有 “文吃武吃”兩種吃法。文吃,指肉烤好了端上桌來。所謂武吃,就是大家圍在鐵板前,一手拿著長長的竹筷子,一手端酒杯,把醃好的肉邊烤邊吃。
據說烤肉宛、烤肉季都恢複了武吃的包間。 下次回京,一定要去武吃一下。
(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