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星期未寫博了,今天終於有空坐下來,回顧一下二月的頭20天究竟幹了些什麽。
首先是過年。過年在我家向來簡單,來美40多年,左鄰右舍都不過春節,我也已經入鄉隨俗。過年無非是在大年夜做一頓“年夜飯”。家裏人口不多,某人不挑剔食物,隻要每年不忘年糕、魚、雞這些討口彩的菜就行了。
過年中較為複雜的是“掃塵”。沿襲除塵(陳)布新的老傳統,總會在過年前做個大掃除,今年也不例外。隻是清潔工作越做越慢了,估計是老腿老腰的減慢了速度。當然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來得了多動症,幹任何事都無法專心致誌,過了幾分鍾,就被別的事分散了注意力。
托爾斯泰曾說過:Talent is the capacity to direct intense concentrated attention on the subject,a gift of seeing what others have not seen.
借助穀歌翻譯的幫助,大意如下:天賦是將強烈的注意力集中在某個主題上的能力,一種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天賦。
童年時,老師對我的讚揚是能夠集中注意力,因為不分心,學習和考試都變得非常容易。而班裏調皮搗蛋、考試不及格的男生,多半是因為喜歡東張西望,連考試時都不例外。前兩年,我還對自己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感到滿意,可最近這種能力明顯下降了。
有朋友把這一切歸咎於新冠後遺症,誰讓我陽過?更多的則怪手機,說現代人都患有手機後遺症。不管是什麽原因,可能老年人的長思維是越來越不行了,長時間勞動也不行了,比如擦地吸塵。
長話短說,磨磨蹭蹭,也算是把家裏打掃得窗明幾淨了。正好國內一官方公眾號前來約稿,我回絕說:謝謝抬舉,可是手邊沒有革命題材可寫。小編說:寫篇過年的吧。於是翻出以前在上海過年的陳芝麻爛穀子,拚湊了一篇掃塵、沐浴、理發的“過年習俗文”,年前交了差。
因為過年,老同事老朋友吃飯聚會、電話聊天也多了起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對人生看得更豁達了。人生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改變”。我們隻能隨著改變,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
聽到一位男插兄的聰明之舉。該老兄至今不用微信,不關心時事,不評論是非,不趕時髦,專心研究中醫(他開了個中醫診所),業餘時間全用來養生健身,不是為自己煎個茶煲個湯的,就是在戶外運動。雖然該老兄看上去不見得比我們年輕十歲,但是人家與世隔絕的決心和平和的心態,還是值得另眼相看。他過得美美的,令人重估指點江山的意義所在。
大年夜,請了獨身老友來家歡聚。老友74歲了,為了保持身心健康,在跳排舞 (line dance),還去報稅公司做季節工,一周隻去半天,純粹是為了練腦。據她說,教排舞的老師85歲了,老太太身姿輕盈,反應靈敏,老友建議我也去跳一跳。我倒是很想親眼見識一下85歲老師的芳姿,隻是忙得還沒工夫去。
每天起床就不早了,趁著上午沒風去外麵步行三五十分鍾,有時去超市買點吃的,或者拎一包斷舍離的舊物去捐獻站,回家掃掃花園,洗洗衣服什麽的,一上午就過去了。下午該坐下來看看書,寫寫字了,可並非雷打不動。有時朋友來電話了,有時心血來潮想去附近景點或商場逛逛,有時雄心萬丈要重整花園的一部分,更有時被某部電影電視劇吸引。所以啊,能定下心來好好寫博客的時間並不多。這當然也跟自己連續幾個月在外邊瞎遊有關,心玩散了啊!
不過,還是咬咬牙坐下來,做完了去年的稅表,這可能是這20天最大的收獲吧。而且欣喜地發現,雖然看書、寫字、打掃衛生都無法集中注意力,但是做稅除外,一鼓作氣,一天做完。看來還是數字好,沒那麽多遐想空間,1是1,2是2,倒不容易分心了。
對了,還追時尚看了電影《第二十條》,不趕時髦從書櫃裏找出了《海上花列傳》。《繁花》的餘熱未消,上海人更熱衷於講上海話了,而且開始注意標準正統的講法,對於“切口”(slang) 是愈發不屑了。真得感謝王家衛,重喚人們對方言的熱情。
中午去海邊的墨西哥飯店吃飯,飯做得粗,量很大,典型的“農家菜”,一份可以吃兩餐。飯店窗外的海景不錯,雨前海天灰蒙蒙的,別有韻味。願大家本周心情愉快!
圖片全部原創
祝龍年事事吉祥如意!
佩服你那位不用微信潛心研究中醫的朋友。海風姐的日子過得自在,去跳舞應該很不錯的,期待海風姐什麽時候分享更多體驗哦。
你的日子過得很充實啊,忙快樂著!祝龍年一切順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