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特意去溫哥華看彩虹驕傲遊行 (見我的博文《狂歡溫哥華,跟水星兄擦肩而過》)。遊行不負眾望,給大家帶來不少歡樂。我呢,雖然來過溫哥華多次,但是既然人在溫哥華,那些著名景點還是要去看看的,如加拿大廣場的溫哥華會議中心、煤氣鎮、斯坦利公園、格蘭佛島等。
出旅店過兩條街就是溫哥華著名的羅賓遜購物街,上個周末去那兒逛了不止一次,主要因為那條街上有不少餐廳,兩天都在那裏吃的晚餐。
第一次去溫哥華是1993年,難以想象,那是30年前了。那時候,眾多的香港人趕在回歸前移民溫哥華,有人開玩笑說,Vancouver 成了Hongcouver 了,用英文發音,跟Hong Kong 有點兒相像。第一次看到的溫哥華一片繁榮,非常幹淨,市民禮貌熱心,給我留下無比美好的印象。那會兒的溫哥華唐人街,是繼舊金山之後的北美第二大唐人街,商店林立,車水馬龍,人頭簇擁,生意紅火。看得我恨不得馬上搬家去溫哥華。
可惜這隻是個夢想,那幾年算是在美國站穩了腳跟,工作穩定,買了住房,先生又是美國土生土長,習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怎會放棄眼前一切移民加拿大?然而,加拿大一直是我們的夢想,每次問先生,想去哪國玩?他的首選總是加拿大。
後來又去過溫哥華多次,好像是90年代末,有一天在唐人街附近,目睹了一位華裔老伯在教育討飯的白人小哥,老伯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說,你不要在這裏討飯,你還這麽年輕,應該去工作,我這麽老還在工作呢。再說,政府已經給了你一些福利,你在這裏討飯讓加拿大丟臉。先生聽得目瞪口呆,感慨萬千,連連誇獎加拿大,要是在美國,誰敢去教訓要飯的?那可是“高風險行為”。
可惜,老伯的勸告無用,之後再去溫哥華,唐人街那一帶是每況愈下。目光散亂、蓬頭垢麵的流浪漢越來越多,街上臭氣熏天。因此,隻能繞開那一帶了,曾經的美好隨著歲月流逝成了傳說。
盡管如此,溫哥華依舊美好。我比較熟悉的美國城市是舊金山,就拿舊金山跟溫哥華做個比較吧。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打砸搶的新聞越來越多,舊金山聯合廣場附近的名牌店紛紛關門搬遷,尚存的店家都在櫥窗上裝了牢固的鐵絲網。而溫哥華呢,一出旅店大門,隻見古馳、愛馬仕、路易威登等名牌店一家連一家,到了夜晚,櫥窗裏依舊燈火輝煌,沒有半點鐵絲網的影子。光這一景,就認定了溫哥華的好,至少盜賊不那麽猖狂。
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雖然路邊也有流浪漢,但比舊金山少,當然這可能跟氣候有關,畢竟溫哥華的冬天又冷又濕。然而,溫哥華的流浪漢相對溫和,他們一般不騷擾他人。舊金山就不同了,因為流浪人數多,其中瘋狂的也多了起來,有些人會莫名其妙咒罵過往的行人,而且看上去精神有問題,嚇得我趕緊繞道避災。而在溫哥華的街頭,感覺是安全的。安全感又給溫哥華加了一分。
在街頭行走有個發現,這個城市挺白的,除了白人就是亞裔,華裔韓裔日裔為多(根據他們的語言判斷出來的),還有一些印度或來自南亞的移民。星期六整個下午和晚上,我們不是在街頭溜達,就是在餐廳茶飲店休息用餐,隻看到了一個黑人。習慣了周圍有許多各色人種,尤其是來自南美的西裔移民,到了溫哥華,居然都不見了,讓我有點兒不習慣,切實感到自己不在美國了。
因此,我的感覺是(大概是錯誤的),溫哥華的人口結構不如舊金山多元。昨天我去舊金山的Mission區,那裏絕大多數是墨西哥人,滿街的西班牙語,墨西哥小吃攤、飲料攤比比皆是。多元的一個好處是餐食更多樣化。相比之下,溫哥華的中式、日式、韓式餐廳非常多,走幾步就有融合日本料理 (Japanese fusion) 的餐廳,主賣兩種食物:拉麵和日式便當。當然,那裏的中餐廳也不少,小朋友愛吃中餐,去的兩家,一家主打蘭州拉麵,一家上海小籠包,做得還都相當地道。
說到用餐的價格,中餐館普通菜肴每款的價位在16-25加元之間,這個價格包括稅金,隻需再付些小費。1加元相當於75美分左右,用美元計算,價位在12-19之間(稅前),這樣的價格在舊金山餐廳很難找到,所以在溫哥華外出就餐比舊金山便宜一些。小朋友為此又給溫哥華加了一分。
在機場,我注意到,指示牌上除了英文法文,還有中文,而且做得很到家,不會有的有,有的沒有。這點比舊金山做得好,舊金山的指示牌多數隻有英文,有的加了西班牙文,有的又加了中文,但是要碰運氣,不是每個牌子上都有中文的。即使在舊金山唐人街的地鐵站,居然也忘了做中文牌子,嶄新時尚的電梯旁,是熱心人手寫的中文指示牌。
還有一個感覺,溫哥華人比舊金山人更注重時尚,這可能跟亞裔居民多有關,比較在乎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名牌店的不少顧客都是亞裔,一身名牌的隨處可見,正值夏天,女孩們穿上了連衣裙,秀發飄逸,妝容精細。喜愛時尚的,應該去溫哥華的羅賓遜街走一走,行人就是一道風景線。而舊金山,著裝越來越隨意,疫情之後,穿著睡衣睡褲往外跑的成倍增加。一般人告別了正規場合的服裝和皮鞋,全民轉向休閑和運動係列,不修邊幅成了時尚,讓大家節約了時間和金錢。因此,從衣裝上說,溫哥華養眼,舊金山養心。
這對吸引我的是身高的差異,回來才發現原來穿的是情侶裝。
拉拉扯扯寫了不少,都是我一己之見,免不了片麵。雖然跟疫情前的溫哥華相比(2019年去過),市中心不如以前繁華,不少店鋪在招租,但是城市依舊充滿活力。溫哥華美麗的自然風光、寬容開放的文化氛圍、夏日的陽光燦爛、全城狂歡的歡聲笑語,留下的都是美好記憶。我又開始重續搬遷溫哥華的白日夢了。不說別的,在鬧市區,這燈光閃爍的大麻店,對於腰腿關節疼痛的老年人來說,要買點純植物純天然的止疼藥膏可是太方便了。
2006年去的溫哥華,印象很好。不過,聽說政府也在向著舊金山的方向發展。
水星兄住的地方很好啊,三麵臨水,風水太棒了,財源滾滾,川流不息。:)
如果看地理環境,溫哥華依山傍海,放眼盡是常綠針葉喬木,自然風光也許勝過維多利亞一籌。
哈哈,若一日海風姐搬到溫哥華可就好咯,等俺去串門兒時,一串倆門兒,把你和水星大哥一齊給看啦:))
情侶裝那張越看越有趣兒:))
海風姐的圖文喚起了遙遠的記憶。
30多年之後,受全球化的侵襲,美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像加州和舊金山,越變越不像美國了。那年去阿拉斯加,回程停留溫哥華,聽說房價奇高,專門駕車走街訪豪宅,特意看過,類似孟晚舟之流洗錢的千萬小宅,太不值了,都是外國人給炒炒的結果。全球化,美加都是受害者,這次武漢病毒的始作俑者,自己可能都沒想到,葬送了沾光幾十年的全球化,剩下來,要嗎閉關鎖國,要嗎發動侵台戰爭,自絕於世界。
感覺加拿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治安跟美國城市相比要好,不過跟自己的十幾年前比也差了很多。
我也覺得美國的市容市貌以及治安大不如從前。前幾天我和一位84歲的美國老太太聊天,她說:“希望一個年輕的總統代替拜登……美國已經不是以前的美國,兩極分化嚴重,中產階級失去了很多……”
最好的滑雪場,最好的步道,鳥的天堂,近在咫尺的自然風景,附近的小島,冰川,湖泊,整個BC作為大後花園。
生就南蠻子,轉世美國人。嗬嗬。
落地到Columbia SC,求學過Madison WI、Pittsburgh PA,曾討飯Ithaca NY,現蝸居Denver CO。
職場上討生活,一度常去Des Moines IA,Minneapolis MN, Kansas City MO (KS),Omaha NE。 近年則時不時去CA城市San Diego, Los Angeles, Santa Ana, San Fran,以及Seattle WA, Phoenix AZ, Portland OR,Las Vegas NV, Salt Lake City Utah, Washington DC。疲於奔命,莫可奈何。
過客而已,隨遇而安。凡事強求不得,心安方能自足:無複苛求。
去過一次Canmore ,很美的小鎮,1988年冬季奧運會址;2026年will again;2024年will hosting world cap.
因為加拿大是移民城市,而且溫哥華是離亞洲最近的城市,所以是移民的第一站,房價始終是穩中有漲。
所以溫哥華也是一個適合華人居住的城市。
“嶽敏君是最重要的玩世寫實主義的藝術家,他的語言方式是反複用自己的形象作模特兒,擺出各種怪異、可笑的動作,和嬉皮笑臉的表情,並通過對這些動作和表情的自嘲性描寫,表達出當今空虛無聊的精神世界。”
心情好哪都好,心情不好哪都不好。找個合心的地兒,比較容易養心啊!
小龍女說過:過兒在,在哪都一樣;過兒不在,在哪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