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則舊金山盜賊砸車窗的新聞。有位舊金山居民,是奧迪Q5越野車主,她的車在舊金山四個不同街區四次被砸車窗,每次砸的都是駕駛副座一邊的玻璃,為的是打開手套箱。
舊金山一家車窗專修店的老板說,有時候一天可以接到20多個車窗被砸,要求修理的電話。被砸的車中,最多的是奧迪、起亞(Kia)和現代 (Hyundai)。這是因為有些奧迪車的手套箱裏有一把備用鑰匙,供代客泊車者使用。雖然不少車主都取走了備用鑰匙,但是盜賊依舊抱著僥幸心理,萬一獲得鑰匙,偷車就太方便了。至於起亞和現代一些較老的車型,由於盜車相對容易,也成了熱門貨。這位老板說,今年2月,她接到 50 次奧迪、30 次現代、25 次起亞車窗被砸的電話。
舊金山警方數據也顯示,起亞和現代汽車盜竊案急劇上升,全市範圍內從去年11 月的 39 起激增到今年 1 月的 82 起。至於總盜車數量,警方的數據是:2019 年有 4,442 起,2022年猛增到 6,281 起(來源:The San Francisco Standard 網站)。
多數砸窗盜賊似乎不是為了偷車,而隻是為了偷車裏的物品。不少人因為大意,物品放在盜賊看得到的地方,結果招來砸窗之禍。
而且無論何時何地,都可能發生砸窗事件。有位男士每天晚上把車停在付費的公共停車場,結果車窗仍兩次被砸,車裏沒有值錢的東西,但小偷照砸不誤。據那位車窗專修店老板所知,有70%砸窗的盜賊空手而歸。
聽說有些車主屢遭砸窗,幹脆在車上貼個紙條,車門沒鎖,請便。即便如此,遇到不知好歹(或許是文盲)的盜賊,依舊砸破車窗。隻有一類車,盜賊很少碰,就是“囤積狂之車” (hoarder),車裏亂七八糟的東西堆積如山,毫無價值的廢品為多,連盜賊也望而生畏。
加州的盜竊罪分為兩類:一類是盜竊價值超過 950 美元,屬於重大盜竊,是重罪,可能會被處以長達三年的監禁或5,000 美元的罰款,或兩者並罰。 而盜竊價值低於 950 美元的均屬小偷小摸,一般視為違規或輕罪。
從而不少車主丟失物品後,選擇不報警,如果被偷價值達不到950美元,報警要花費不少時間,警察也不會去抓小偷小摸者,報也白報,自認倒黴算了。
有人把犯罪率上升歸咎於加州偷竊 950 美元的上限,若是降低到500、300 美元,小偷小摸者因為怕犯重罪,會不會減少盜竊呢?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小偷繼續賊心不死,照樣偷竊,於是有了更多的重罪犯,這就需要雇傭更多警察、檢察官、監獄看管人員等來處理這些重罪犯人。從經濟角度衡量,納稅人的付出可能更高,要繳納高稅金,才雇得起更多司法執法人員,蓋得起更多監獄,供養更多坐牢的犯人。兩者之間有個平衡點,究竟到什麽程度才算平衡?一人一主張,估計會持續不斷爭論下去。
從砸車窗聯想到盜竊汽車零件。去年《洛杉磯時報》有篇報道,提到豐田 Prius 較為老舊的車型 (2004-2009年出產的汽車)正受到盜賊的青睞。Prius 催化轉化器 (catalytic converter)被盜率飛速飆升。
有一位洛杉磯車主,2021年10 月的一個早晨,剛啟動了她 2008年的 Prius,就聽到刺耳的轟鳴聲,像飛機起飛一樣,她知道車出了問題。修車行告訴她,位於車底的催化轉化器被盜了。
什麽是催化轉化器? 催化轉化器安裝在汽車底部,用螺栓連接到排氣管上。 它是汽車排氣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減少汽車尾氣中有害化合物的排放。
車主修理了她的車。 但過了三個月,2022年1 月份她在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又一次聽到了汽車的咆哮聲。同年 2 月,在拉斯維加斯一家賭場的停車場,又被偷了一次。 到了3月,在洛杉磯再次被盜。這位的運氣也太差了,半年裏同樣的汽車部件被盜了四次。
雖然連接著排氣管,但是老練的盜賊,用手工鋸,兩三分鍾就能鋸下來。他們之所以對2004至2009年的催化轉化器感興趣,是因為這些鞋盒大小的防汙染裝置含有微量的貴重金屬,可以從廢品場和回收商那裏賣到幾百美元。
有位舊金山朋友,晚上把車停在路邊,那是一個不錯的街區。第二天早上發動汽車時嚇了一跳,車子轟隆隆的,發出巨大聲響,這才發現催化轉化器被偷了。由於排氣係統被鋸掉了一截,修車時需要換整個係統,修理費高達3000多美元,幸虧有保險,但自己也要支付1000美元。
更要命的是,由於被盜的太多,零件供不應求,起碼要等三四個月。三四個月不能用車,給車主帶來極大不便。需要開車通勤的,隻能去租車。
《洛杉磯時報》報道,催化轉化器盜竊在美國各地都有發生。去年9月,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警方破獲了一個盜竊集團,18個月內,該集團轉手了 44,000 個催化轉化器,總值達 2200 萬美元。這個集團在六個州作案,其中包括加州和紐約州。
諸如此類的壞消息會讓人喪失安全感,甚至懷疑是否該住在城市裏。上麵提到的那位把車停在付費停車場,車窗還兩次被打碎的車主相當想得開。對司空見慣的砸車窗盜竊,他已麻木了。每次被砸後,他不怪小偷,卻把責任歸咎於自己。“灣區的常識是,不能把東西留在車裏來引誘別人。”應該是個善良、天真的好人吧。小偷固然可惡,但是他依舊喜歡住在舊金山。
或許這是住在城市的代價,萬事有得有失。舊金山雖然盜車賊不少,但每當我享受舊金山的美景美食時,就覺得要記得把車鎖進車庫,別把東西留在車裏,這些微小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
連續五天陰雨之後,太陽終於露臉了。去了所謂的“億萬富翁街”(Billionaires Row),在舊金山要塞旁邊。那一帶景色美不勝收,隨手按了幾張街景。
之後又去了附近的兩個小公園,一個叫 Alta Plaza,另一個叫 Lafayette。
Alta Plaza 在一個斜坡上,南低北高,長長的公園台階成為一景。站在山坡上往南看,可以鳥瞰城市的東南部。公園旁邊還有一標誌性建築,一幢1927年建造的老公寓,在藍天綠草的陪襯下,白牆紅瓦,格外醒目。
從Lafayette 公園,能遠眺市中心高層建築的天際線。那個公園的亮點是有一片狗狗遊戲區,各種狗成群結隊,東奔西跑,快玩瘋了。
看過了豪富區,回到我居住的中產區,更喜歡附近接地氣的小建築。舊金山的美,一部分來自於多元,比如住宅造型多種多樣。不像近年來新開發的小區,房子都長得差不多,單調乏味。而過去蓋的住宅,每棟有其獨特之處,盡顯個性。這是我喜歡舊金山的原因之一,每天享受視覺的盛宴。
舊金山盜車賊太猖狂了!那個被四次盜走催化轉換器的車主真倒黴,防不勝防。
你們小區多彩的房屋是道美麗的風景線!我們這受hoa限製,外牆重新粉刷必須申報批準,顏色不能和原色相差太遠,連門窗的顏色也有要求。
海風姐周末快樂!
加州貧富差距太大了,加上政府政策,造成這些治安問題。
有時另一個原因是 dogma。中文是不是可以翻譯成“教條主義”?
像舊金山原來的總檢查官 Boudin,一根筋認準了他執法信念的教條,閉眼不看他上任一年就使偷盜上升46%,還繼續說他的教條是如何正確。結果被舊金山居民罷免。
破門而入或攔路搶劫,盜竊,零元購,無家可歸,很恐怖!!
光靠關人還不夠,需要有勞動的選擇才行,否則納稅人的腰包要被掏空,不可持續。
那些房子太漂亮了。 謝謝海風的分享。
一開始看見一個旅館顧客 review 說車窗被砸。再往下看別的旅館 reviews,車窗是否被砸成了我的主要衡量因素。但幾乎每家旅館顧客 review 都有說車窗被砸的。
後來終於找到一個旅館,人很難步行走到,隻有車通(人穿過高速公路挺危險的)。那旅館的顧客 reviews 裏沒有說車窗被砸的。就選了它。
後來到了那個旅館。第二天早上起來,車沒事。但停在我旁邊那輛車的側麵玻璃有一個被砸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