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萬人反戰
據多家歐洲媒體報道,2月25日柏林爆發了反戰示威,警方稱參加人數為1.3萬,而組織方聲稱約有5萬人參加。示威者譴責德國政府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導致戰爭升級。他們敦促俄烏和談,早日結束戰爭。
示威者的組織者是兩名女性,一位是德國左翼黨 (the Left party) 要員,另一位是著名的女權活動家。她倆在演說中開誠布公,一位要求政府不要讓戰爭升級,另一位提醒民眾,要戰勝核大國俄羅斯是不可能的。她倆遭到歐洲不少政客和民眾的譴責,因為成了邪惡俄國的代言人。
據英國《衛報》報道,示威者的反戰標語反映了某些歐洲民眾對俄烏戰爭的看法。有些人看到戰爭沒完沒了,對未來憂心忡忡,要求用外交手段盡快結束戰爭:“今天輸出鋼盔,明天輸出坦克,後天輸出的是我們的兒子”。“要外交家,不要手榴彈”。這些民眾希望和平早日到來。
另一些人則對美英表示不滿,“真正的敵人在倫敦和紐約的寫字間”。在他們看來,拖延戰爭結束的幕後黑手是英美財團,他們隻需拿出一點小錢,由烏克蘭人打仗,戰爭拖得越長,越能損耗俄國的財力和軍力。因此這場戰爭被反戰人士稱為“雇傭戰爭”(a proxy war)。
值得注意的是,“反戰”標題的報道基本來自歐洲媒體,美國媒體的標題則是:各國民眾舉行守夜儀式,紀念俄烏戰爭爆發周年。
拚圖的重要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為了鼓勵學生學習外國語言和文化,外語係同仁特別提到外語閱讀的益處。遇到世界大事,各國立場和視角不同,會從同一件事中挑選符合本國利益的事實加以報道。“選擇性”導致了片麵、偏見、無知、甚至仇恨。用大白話說,每個人不知不覺中被洗了腦。
掌握外語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看到其他國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聽到各種看法,就像找到了不同的拚板,可以拚出較為完整的圖畫。當我們讀到完全不同的觀點,或許會無法接受,也不認可選擇的事實,但至少擴展了視野,甚至產生出一點懷疑,16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懷疑是智慧的源頭。
複雜的美國情結
發小給我發來一段視頻《德國人對俄羅斯的奇怪態度(俄羅斯靈魂)》,提到了德國最近的反戰示威。這是一位說中文的德國人老雷錄製的,視頻較長(14-15分鍾),但是老雷解釋了部分德國人對美俄兩國的態度。
老雷的大概意思是歐洲人對美國的態度是複雜的,他們承認美國軍事和經濟的強大,但並不讚同美國的某些價值觀,如禁止墮胎,隨便持槍等。由於需要美國(北約)的軍事保護,對美國的指令隻得聽從。俄國跟美國的對抗,在有些人看來,起到了一點平衡作用。
雖然歐洲各國普遍不信任俄國,但是畢竟都是歐洲人,十九世紀出了不少偉大的俄國文學家和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約而同創造了“俄羅斯靈魂”的概念,至今影響著歐洲人。高深的“靈魂”似乎把俄羅斯文化抬到了巔峰之地,不少歐洲人對神秘的俄國抱有不切實際的浪漫情懷。
尋找真相
上述視頻讓我聯想到喬姆斯基的最近一次訪談。提到美國頂級大知識分子,喬姆斯基 (Noam Chomsky) 當之無愧。這位95歲的麻省理工學院和亞利桑那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被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讀研的時候,讀過他語言學方麵的著作,其生成語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和普遍語法學說(universal grammar) 影響了現代語言學研究以及外語教學領域,並引發了人文科學的“認知革命”。
後來得知,喬姆斯基不但是語言學家,還被譽為分析哲學家、認知科學家、史學家,他在各學科的研究成果被廣泛引用,出版了150多本書。同時他還是活躍的時政評論家和政治活動家。而當我提到他,馬上有人說,他是有名的無政府主義者,一再批評美國的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是激進的左派。實話說,對他激進的言論我並不了解。
聽了幾集他最近對時政的訪談,對這位95歲大學者非常佩服,他的思維和表達高度清晰、精準、簡潔。據說他從事時政批評已有半個多世紀了,1967年,發表了《知識分子的責任》(The Responsibilities of Intellectuals)一文,揭露美國政府的謊言,堅決反對越南戰爭,引起了全國關注。喬姆斯基認為,西方知識分子的責任是揭示真相,他這樣寫道:
With respect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llectuals......, intellectuals are in a position to expose the lies of governments, to analyze ac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causes and motives and often hidden intentions. In the Western world, at least, they have the power that comes from political liberty, from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For a privileged minority, Western democracy provides the leisure, the facilities, and the training to seek the truth lying hidden behind the veil of distortion and misrepresentation.
(大意是:至於知識分子的責任......知識分子能夠揭露政府的謊言,分析行為的原因、動機和隱藏的意圖。 至少在西方世界,政治自由、便於獲取信息和言論自由給他們力量。 作為享有特權的少數人,西方民主提供的閑暇、便利和訓練(讓他們得以)尋求隱藏在歪曲和曲解麵紗後的真相。)
不同的聲音
喬姆斯基的政治立場引起不少非議,比如他堅決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提倡無條件的言論自由,對於俄烏戰爭,他認為美國民眾獲得的是片麵的信息。他反複提到,從戰爭一開始,美國媒體通篇累牘報道說,這是俄國在沒有被挑釁的情況下 (unprovoked) 發動的侵略戰爭。實際上,如果從俄國角度來看,他們覺得被挑釁了。九十年代蘇聯解體時,西方曾許下諾言,北約不會東擴。然而東歐各國為了自身安全,紛紛要求加入北約,為了尊重東歐各國的自由選擇,北約一再東擴。
對這段曆史我沒有仔細研究過,無法評說。無非是想說,除了美國主流媒體傳播的一種聲音,還有其他不同聲音,如以下這段12分鍾長的視頻。這是數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著名新聞人、學者(包括喬姆斯基)、政治活動家對俄烏戰爭的分析。
上述視頻中,美國著名記者Hersh透露,美國炸了俄國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對此,美國政府堅決否認,媒體守口如瓶。喬姆斯基認為,凡有常識的人早就猜到是誰幹的,哪個國家會破壞自己的賺錢管道?有些媒體好意思栽贓給俄國,太低估了民眾的智商。
這讓我聯想到中國學者鍾叔河的人生感悟,作為個人,重要的是要用常識和良知去對待身邊和世界上發生的事。 常識告訴我們,俄烏戰爭不像媒體介紹得那麽簡單,良知要我們發現真相,支持正義,反對邪惡。了解不同信息,或許對如何結束戰爭有較為理性的看法。
這場戰爭最大的受害者是烏克蘭,千千萬萬的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其次是歐洲國家,不僅接受了大批烏克蘭難民,能源費用高漲也直接影響到民生。相對而言,美國受到的影響不大,隻是為烏克蘭提供了不少軍火和援助。
有評論說,普京的侵略之舉非常愚蠢,撞到了美國槍口上,侵略行徑讓美國和西方國家更加團結,更堅固了美國世界老大的地位。
老大不容易當。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的統計,俄烏戰爭一年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768億美元的援助,占世界第一位。其中282億軍備援助(37%)、264億財政援助(34%)、183億安全援助(24%)和39億人道援助(5%)。
為烏克蘭提供最多援助的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為:
美國 (768億)
歐盟(314億)
英國(87億)
德國(65億)
加拿大(43億)
波蘭(37億)
法國(18億)
荷蘭(14億)
挪威(13億)
日本 (11億)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給烏克蘭的援助約占GDP的0.29%,而波蘭貢獻的則是該國GDP的0.54%。一些東歐國家,特別是前蘇聯共和國,可以說是竭盡全力,如愛沙尼亞提供的資助超過了該國GDP的1%,拉脫維亞也接近1%。
喬姆斯基是這樣評論國際關係的,世界上一定會有老大,跟黑手黨差不多,老大習慣了手下人的絕對服從,誰敢不聽老大的,自玩一套,老大一定要滅了他。
此話有無道理,見仁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