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一個周五,各媒體在興致勃勃談論哈裏王子即將問世的新書《備選》(Spare),也譯為《後備人選》。用中國人的大白話,就是“備胎”。
備胎的作用是有備無患,雖然往往是備而不用。哈裏對這一角色也挺認同,可娶了媳婦後,不知怎麽想的,跟奶奶說,俺倆在英國呆膩了,要露個臉出個風頭,老被俺哥嫂壓著,要不,您任命俺倆為大英帝國使者,去加拿大替您看著點?
奶奶一眼看透了哈裏和梅根肚子裏的小九九,備胎還跟哥嫂爭風吃醋了,出不了風頭就想去盡情享樂,還打算讓王室供著。奶奶的意思是,加拿大盡管去,不過去了就是潑出去的水了,從今往後別想從家裏拿一個子兒。
這可不是我瞎編的,是 Netflix 紀錄片《哈裏和梅根》裏說的。那是一部美化兩口子的紀錄片,具體內容等會兒再說,先來說說哈裏1月10日即將出版的新書《備選》。
據BBC報道,本書的西班牙語版提前發行,不少英國媒體從中看到一些“驚人爆料”。最驚人的是哈裏被哥哥威廉推倒在地。據說是當哥的看不慣弟媳,抱怨她難相處,粗魯、粗暴。弟兄倆為此爭吵,哈裏寫道:“他抓住我的衣領,扯下我的項鏈,把我打倒在地。”
“我倒在狗食碗上,碗在我背下裂開了,碎片刺入身上。我躺在那兒一會兒,神誌不清,然後站起來叫他出去。” (摘自BBC News 中文網站)
這算什麽事?弟弟被哥哥揍了,為報一箭之仇,寫本書把當哥的罵一頓,出出氣。不得不讚歎現代文明,報仇也那麽文雅,古代可能舞劍決鬥,皇族的說不定把兄弟推上斷頭台,現在可是動筆不動手。至於一般百姓家,哪那麽多麻煩,弟弟跳起身來,把哥哥也推個大跟頭,就扯平了。
其他爆料包括兄弟倆曾勸爸(查理三世)不要娶卡米拉,因為他倆怕惡毒的後媽。老爸迷上了卡米拉,不能自拔,哪會理睬這兩小子?哈裏對此耿耿於懷,否則也不至於在二十多年後,舊事重提。
另一更敏感的爆料是,哈裏曾穿了納粹製服去參加化妝晚會,這是他的錯誤,對吧?可是他卻甩鍋給兄嫂,說他倆看了哈哈大笑。這件事誰該負主要責任,不是一目了然嗎?
其他爆料就留給各位自己去看吧。
言歸正傳,來介紹一下紀錄片《哈裏和梅根》。此片有六集,長達六小時。雖然在片名中,哈裏排名在先,但梅根是這部影片的一號人物。哈裏綠葉幫襯著奪目的梅根紅花。精神煥發的梅根在影片一開始就說,外界常評論俺的種種不堪,現在還是讓俺來說說自己的故事吧。
這部影片針對的是美國觀眾,影片再三提醒觀眾,梅根是美國人,是新時代的非裔(有點兒硬往非裔靠的意思,因她爸是白人,充其量也就是半非),代表了美國的前衛和開放。故事的呈現基本按照這一框架,努力把梅根展現為新時代的傑出非裔女性。然而,梅根在影片中又說,由於她的外貌,她從未意識到自己是有色人種。這使得一些非裔觀眾頗為不悅。
故事的開始是梅根的美麗能幹聰明吸引了哈裏,他瘋狂地愛上了她,最終兩人墜入愛河,喜結良緣。由於梅根代表了明亮的新時代,不久就迷倒了大英帝國前殖民地的各色民眾,為大英帝國和前殖民地的交好立下了無以倫比的功勞。(基本就是這個意思,我不過總結一下)。
如此不加掩飾自吹自擂,梅根自己出麵可能不太方便,台詞便讓給了哈裏。哈裏忠心耿耿為媳婦大唱讚歌。隨後話鋒一轉,俺媳婦那陣子光豔奪目,讓俺哥俺嫂黯然失色,他們受不了了,開始使壞,俺媳婦幹了天大的好事,也沒人報道了。不久媒體開始報道俺媳婦這不好那不好,俺媳婦哪受得了?抑鬱了,還說要自殺呢。
看來梅根嫁入王室後,確實不適應,清規戒律,管頭管腳,做王妃不易啊!
這大概是頭一集半的主要內容,接下來的四五集冗長拖遝,細述了媒體的種種不是,尤其是王室和媒體的關係。這部自我美化的紀錄片,自然不能漏掉任何對哈裏和梅根有利的細節,而有利於他倆的細節本就不多。他倆一再強調,甚至誇大自己的作用,似乎隻有他們才代表了新時代,王室不重用他們是錯失了種族愈合、代際變革、沉悶王室重獲新生的機會。
王室對媒體的態度向來是“不抱怨,不解釋”。遺憾的是,這完全不是哈裏和梅根的菜,他倆總在考慮如何從媒體獲利,曾經是為了出名,眼下可能更多是為了換取貨幣。然而世上哪有隻得不失的好事?兩口子高估了自己的價值。
據梅根說,她尚未嫁入王室,她爸便開始向媒體透露八卦,換點零錢用用。為此,梅根跟她爸鬧翻了,拒絕她爸參加婚禮,而請公公查理親王充當老爸,走過紅地毯,把自己交給哈裏。她爸如此下三爛,自然引起王室成員的輕視。
梅根決定給她爸寫封信,敦促他不再出賣自己。可她爸把信給了倫敦《郵報》,說要澄清對他不利的報道,《郵報》節選了幾段刊登出來。為此,2019年梅根起訴《郵報》侵犯了其隱私權。在訴訟過程中,被問及是否主動聯係過作家,出版兩口子的傳記,梅根一口否認。在被證明確有此事後,梅根又推說自己忘了。這大大降低了她的可信度。這樁官司拖了兩年,最後梅根勝訴,公眾人物也有保護隱私的權利。
在哈裏看來,這場官司導致了梅根2020年7月的流產,因為官司給梅根帶來壓力,她幾個星期睡不好覺。
有人覺得哈裏一直沒有從母親戴安娜死亡的陰影中走出來,他把母親的死歸咎於媒體,尤其是狗仔隊的瘋狂拍攝,現在又把未出生孩子的死也歸咎於媒體,盡管流產跟官司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觀眾不難意識到,兩口子都需要一定的心理治療。
影片的很大篇幅都是兩口子對媒體的控訴。倘若僅僅是媒體也罷了,哈裏還把他哥視為媒體同謀,懷疑他哥跟媒體勾結,封殺了對梅根的正麵報道,而讓醜化梅根的新聞四處泛濫。
更讓兩口子不能容忍的,是王室對他倆熟視無睹。說句公平話,王室也不可能人人平等,是吧?未來國王和國王備胎的待遇不可能一樣。哈裏回憶,婚後他倆住在肯辛頓宮。梅根耐不住了,趕緊糾正他:俺倆沒住在宮殿裏,隻是在宮殿所在地,俺家房子非常小,天花板太低,你會撞到頭。後來又忸怩補上一句,但房子很漂亮,在倫敦超級黃金地段的一個花園裏。這樣的抱怨恐怕難以得到任何共鳴,而顯得貪心不足,無病呻吟。
但有些抱怨是有道理的,狗仔隊太猖狂了,一旦得知王室成員的行蹤,就像蒼蠅蜂擁而來。他倆曾臨湖居住,狗仔隊開著船來拍攝;他倆躲到山裏,四周搭起又高又密的圍欄,狗仔隊的無人機成天在空中徘徊。所以,皇親國戚的日子也不好過。
然而,人生總是有得有失,特權與責任義務捆綁在一起。身為王室成員,享受種種特殊待遇,就該為王室的生存運轉好好服務,而不是要挾奶奶要去加拿大,讓王室買單。這兩口子有點兒犯迷糊,以為“淡出”可以嚇住家人,卻不料奶奶不吃這一套,最後他倆把自己逼進死胡同,隻得假戲真做。
離開了王室,哈裏和梅根還有什麽?隻剩下一肚子的怨恨,他倆盤算的是,如何用他們的故事,通過紀錄片,出書,接受媒體采訪,去換點兒錢幣。梅根當年還痛斥她爸出賣自己,如今是自賣自了。
實在說,這部紀錄片讓我看到梅根的迷人之處,漂亮,聰明,能說會道。可惜這些優點留下了太多刻意打造的痕跡,完美到不真實的地步,她的作用也被過分渲染了。影片做得太過火,物極必反,給人留下梅根極度自戀、喜歡玩弄手法的印象。
至於哈裏,顯然患了“妻管嚴”,他們家更像是“婦唱夫隨”。而且哈裏難以掩蓋其不快樂,雖然影片的最後鏡頭是加州明媚的陽光,哈裏說他失去了朋友,但獲得了新目標,因為他已經“超越”了舊生活和他的故國,已經在往前走了。
若真如此,為他倆祝福,希望不再糾纏過去,既然淡出了,就腳踏實地好好過日子。可是,曾為王子,哪能甘心淡出?
觀眾也不傻,看透了他倆的小心思。英國媒體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自網飛的紀錄片公映以來,兩口子的受歡迎度急劇下降。截至去年11月底(影片公映前),在接受調查的1500名成年人中,約有45% 對哈裏持有好感,29%無好感。影片上映後,今年1月初,隻有30%對哈裏有好感,45%無好感。至於梅根,好感度也從35%降到23%,反感度則從38%升到52%。
雖然這部影片的主要受眾是美國人,而不是英國人。但即使在美國,多數人對這兩口子和王室的恩怨無動於衷。美國媒體人也表示,厭倦了聽哈裏抱怨他的困境。哈裏新書的出版,更讓不少人猜測,這麽做是不是因為他倆急需錢(他倆在聖塔芭芭拉買住房,花了3千3百多萬美元)。為了錢,哈裏和梅根會走到多低?這個問題還是留給時間去回答吧。
等大家的興趣沒了,他們還曬什麽,曬自己的床上生活?梅根愛錢如命什麽都可能,也許哪天她看到更有錢有勸的人扔掉哈裏也可能。
梧桐之丘 發表評論於 2023-01-07 06:05:21
每次讀到這樣的新聞就感覺為哈利的豬油蒙心感到痛心。你說奶奶多疼愛這個孫子,檢閱部隊的時候,奶奶佇立在愛孫前滿麵慈祥,看不夠。孫子想笑不敢笑,嘴角上挑。多溫馨的祖孫情。嗨,現在越來越作啊。
周末快樂!
謝謝來訪,周末快樂!
我隻是一己之見,不是正式影評,有興趣的,還是親自去看看電影好,可能會得出與我完全不同的結論。因不是電影界的,不懂如何編劇為好,如何不好,隻能分享作為觀眾的原始感受。畫麵的確不錯,很舒服,訪談和曆史鏡頭轉換得也很順暢,一看就是出自行家之手。
影片的目的和主題一目了然,就是要把哈利和梅根最好的一麵展現給觀眾,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揭露王室的陰暗麵。問題是,整部電影是一麵之詞,兩人反複的控訴,不免單調枯燥,也凸顯出這部影片的“片麵性”。
總之,我不喜歡影片的冗長拖遝,如一篇影評指出,有些關於越戰的紀錄片都沒有六小時這麽長,而這部,雞毛蒜皮,囉囉嗦嗦。不瞞你說,我常常看不完一集,已眼皮打架。不過,這隻是瞌睡蟲的個人感受而已。
周末快樂!
鏈接:https://globalnews.ca/news/9348998/prince-harry-meghan-markle-documentary-popularity-drop/
英國王室即使一個家族又是一個政治機構,身為王室成員,不能總想著享受王室的種種特權和待遇,而不履行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同時,王室不同於一般家庭,它的政治功能注定了每個王室成員在公眾麵前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就和政府首相地位不同於一般大臣一樣,無可厚非。身為王室成員應該有這樣的政治頭腦,h和地位尊卑意識。做不到這一點,自願退出也可以理解。但靠出賣家醜,博出名,賺外快,品行下作。他還想要回父親,要回兄弟,要回家庭,而不是一個政治機構,真是幼稚可笑。
其實對哈利梅根的看法是對戴安娜的看法,因為他們不過就是重複戴安娜做過(並且失敗)的事情,隻是戴安娜沒有他們那樣大的勇氣(好在梅根是美國人,有地方去,這是戴安娜當時不具備的)。哈利曾經在美國對記者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從the crown認識到英國王室的醜惡,現實中的王室遠超電視劇。如果認為是一種誇張,或者僅僅是一種個人看法,那麽當從紀錄片中看到戴安娜與他們夫婦的遭遇幾乎完全相同的時候,也許就不這樣想了。
不得不承認the crown也許是英國共和派的觀點,但誰也不能否認那些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隻不過人們的解釋可能不同,就像如今人們解釋哈利夫婦一樣。但有一件事應該沒有異議,就是如果認同和喜歡戴安娜,理解她的行為,就應該支持哈利梅根夫婦,否則無法自洽,你不能說我喜歡戴安娜,但討厭哈利梅根,這是對戴安娜的侮辱,因為他們做的是同一件事,反抗王室的虛偽和規矩對人性的桎梏。
還沒看哈利的這本書,但關於威廉對他的態度的問題其實不難解釋,the crown中對查爾斯的描寫也具有這種人設,因為不論威廉還是查爾斯都具有王儲的身份,這個身份讓他們從小就受到王室成員,不僅是家人,更是下人的區別對待,不難理解培養出任性跋扈的性格,所謂兄弟情是不存在的,因為生來就是不同的身份,看看crown中女王對自己妹妹的冷酷無情,導致其一生情感悲劇,也能知道這都是“有傳承”的,在“責任和規矩”的名義下,冠冕堂皇,實際是不願意承擔任何對家裏親人的責任。人們大概都喜歡“羅馬假日”這部喜劇片,這是以女王妹妹瑪格麗特為原型編劇的,讓奧黛麗赫本成名,但看過crown,誰還會認為真正的英國公主,女王的妹妹的生活是電影中的那樣?
那麽再看哈利指控其兄對其施暴,有什麽難理解的?兄弟名份僅僅是名義,是家庭的仆從,是王位的貢品。
英國以外的人對英國王室有一種很不實際的潛意識,尤其是美國人(大概是美國沒有過王室的概念),這是去英國以後才體會到的,其實不過就是一個精心包裝的大餅,英國人自己也知道,大多數人接受王室,但對他們並沒有多大尊重,畢竟英國人中隻有20%左右是保皇派。
從戴安娜到哈利,讓人們認識到了一個與公眾前表現不同的查爾斯和威廉,也就是王室的真實麵目,英國王室也該到了退出曆史的階段。
戴安娜是追求自己的權利(不是權力),哈利是追求自己的幸福,都是被王室不認同的,就像當年女王不認同自己的妹妹愛上一個離婚的王室秘書,二戰英雄,阻止了他們的婚姻,哪怕妹妹花了三年時間滿足了王室的規則。
人性就是這樣被摧殘的,不同的是瑪格麗特隻能認命,戴安娜至多是不願意沉默,但也不敢公開與王室決裂,到了第三代,哈利不僅不沉默,而且反擊。
這件事不能不說是梅根的影響,畢竟她具有的公共身份甚至超過戴安娜,她不僅年齡比戴安娜成熟,不是戴安娜那種結婚時世界觀還沒有形成的概念,同時也是聯合國女性權益大使,自己也是當時好萊塢熱播連續劇的主演之一,有自己的資源。從威廉哈利夫婦四人一起參與戴安娜慈善基金會的活動時的表現來看,梅根的見識和大方程度遠超其他三人(據紀錄片說這是王室不滿意梅根的原因之一,風頭壓過王室),紀錄片中有很詳細的鏡頭(不得不佩服好萊塢的敘事能力)。
梁曉聲在雪城裏有一句話,一個好女人是一所學校。我不知道這句話是他在小說中編出來的,還是真正存在那個流傳的北大荒情書,但對於男人來講,是千真萬確的。
如果不是梅根,哈利可能永遠不能走出王室的禁錮,永遠是個spare,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人。這不是一個叛逆王子的故事,而是一個想具有普通人權利,而不是王室點綴的故事。從客觀角度來講,這是哈利為其母複仇,盡管這是否是他的初衷是值得懷疑的,畢竟理論上應該是威廉的責任。
但從紀錄片不難看出,不論威廉還是凱特,不過都是王室工具,而他們似乎也願意成為這種角色,這是王儲的責任,高於親情,甚至高於對自己母親的記憶,那麽複仇的事情落在老二頭上也就能解釋。
這部紀錄片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好萊塢一流編劇的厲害,當然,這也許是美國人對王室和人性的解釋,但就如crown一樣,不能否認事情發生過,而且有詳細的記錄。
本人覺得書中的事很平常,
和百姓家庭相差無幾。
沒事找事。被美國B操壞了。
看到微信群裏稱哈公子為傻兒子,原來真是這麽回事兒!
有些人看問題偏執,自己想想就好了,偏要寫出來,弄得貽笑大方。看來哈公子的這本書就是這樣的
Harry遺傳了他爸爸和媽媽作的一麵,找的媳婦是作上澆油。
性格決定命運,即使他這麽好的出生。五年後,他們隻會因沒落被提及。那時沒有料可爆了,利用價值也全部被兌現了。求仁得仁,好自為之。
同感。海風姐好文!
Spare us, spare them, and spare yourself, Harry. “Spare,” Prince Harry’s revenge on his family, the media, the horsey older woman who deflowered him in a field behind a busy pub and anyone who has ever treated him as the spare to Prince William’s heir, is literary self-harm. Every time the half-wit prince puts the knife into his brother, the fumbling assassin falls on his own blade. Call it Harry-k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