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給我短信,“能去你那兒呆幾天嗎?”
“來吧,歡迎歡迎!”
朋友家危機四伏,提起來一把辛酸淚,不少人勸她離婚,但是心軟善良的她,除了發發小脾氣,結局都是她退讓妥協。這次痛下決心離家出走,看來也是被逼到絕路了。
這位朋友畢業於國內頂端名校,家有一白人先生和一混血兒子。先生曾是中國某大學的外教,看上了善良、溫和、單純的朋友,緊追不舍。她見先生酷愛讀書,覺得愛讀書的都是好人,兩人便結了婚,之後有了孩子。九十年代,外教備受重視,雖說朋友的先生隻是教英文的大學本科生,因戴上了“外國專家”的桂冠,照顧住進了大學的專家樓。至於混血兒子,則是校園裏的小明星,走到哪兒都有人上前嘖嘖稱讚他的外貌和聰明。
原本日子可以如此這般過下去,可兒子快到上學年齡了,先生決定回美國,讓兒子在美國受教育。朋友來美之前就找到了教職,一家三口到美國後,基本靠朋友的收入生活。所幸她的工作穩定,雖說一人收入有限,花錢不能大手大腳,但可以維持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
而先生,到了美國,朋友才發現了他的弱點。這位可能書看得比較多,又自視極高,對於任何帶點煙火氣的“雞毛蒜皮”,都不屑一顧。因此,朋友是萬萬不能提及跟錢有關的話題的,一提就被先生叱責為“俗氣”。有了如此“脫俗”的丈夫,日子過得起起伏伏。丈夫心血來潮,就亂刷信用卡,至於日後如何還債,那是他不用關心的俗事。
至於先生那口英文,在美國算不上什麽本事,遺憾的是他自我感覺不錯,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後決定還是自己開業,當個小店老板。
那會兒,兒子已經入了小學,功課不錯,被學校選入了“快班”(class for gifted children,也稱“天才班”),可是不久老師發現兒子特別不守紀律,上課我行我素,隨便吵鬧,到了初中階段,變得幾乎每天要被請去跟校長“談話”。兒子倒是能說會道,跟校長可以滔滔不絕談個半天。
朋友覺得不太對勁兒,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被診斷出得了”阿斯伯格綜合症” (Asperger's syndrome),也稱兒童精神分裂症,屬於自閉症的一種,但是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猛一看跟一般人一樣,沒有明顯的心理障礙。
這樣的孩子給父母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擔心和困擾,朋友的生活成天就是跟校長老師商量如何對付兒子,帶兒子看心理醫生,尋找各種治療方法,近年來跟“自閉症兒童家長群”交流心得體會。
幸虧兒子具有基本生活能力,智力沒問題,高中圓滿畢業,開始讀社區大學,甚至還去兩家商店打過工,隻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交能力有一定的障礙,會突然陷入鬱悶焦躁,莫名其妙就把工作辭了。
作為母親,總是對兒子抱有無限的期望。朋友的夢想是兒子能夠讀完大學,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生存下去,因此她時不時跟兒子談談,讓他去接受挑戰。 這類談話,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讓兒子特別反感。隻要她提起上學工作,兒子就大發脾氣,或者幹脆說:“我抑鬱了,我要自殺。”兒子一提自殺二字,朋友就嚇得不言不語了。
如此這般,兒子轉眼已經二十五歲了,不工作,不上學,整日在家打遊戲。讓他去上一門課,母子之間都需要經過漫長的討價還價,弄得朋友精疲力竭,即便兒子注冊了一門課,也要看其心情,一不開心就退學。
朋友建議兒子去外麵找份工作,跟普通人接觸接觸,這自然又是她一廂情願,兒子的借口數不勝數,反正就是堅決不工作。兒子別的不行,對父母卻非常挑剔,動輒就會批評這個做得不好,那個做得不對,當麵頂撞是家常便飯。在這樣的家庭裏,一句話不合兒子意,就會引發軒然大波。
令人遺憾的是,朋友的先生非但不跟太太站在一邊,反而一味寵愛遷就兒子。這次兒子搬家具,朋友讓他小心,千萬別損壞地板,他們住的是出租房,萬一損壞了,換地板費用幾千,家裏本來就不寬裕。哪知兒子訓斥她隻知道錢,朋友正告兒子,沒有錢一家人如何生活?這是她租的房子,她養著一家人。這時候,先生突然跳出來,說朋友的聲音太大了,不能這樣跟兒子說話。
這會兒得來說一下這位先生了。先生開了小店後,生意慘淡,過了幾年,入不敷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開源節流吧?他竟然決定要雇個幫手。家裏不是有個閑著的大兒子嗎?去店裏幫忙挺好的。這位卻從外麵雇來一位員工,據說是人生經曆曲折慘淡,先生決定出手相助“弱勢”人群。過了不久,又把該位員工的兒子也雇來了。自己呢,就不必去上班了,在家玩電腦,反正店裏有兩名員工打理。這樣,小店的生意更是一落千丈,員工工資發不出來了。沒事,拉信用卡,信用卡上欠賬幾萬。
最要命的是,先生從來不告訴朋友發生了什麽事,債台高築,父子倆卻一道在家打遊戲。催賬公司來討債了,朋友讓先生趕緊解雇員工,兒子說母親是冷血的有錢人,一旦解雇了兩個工人,這家人家就饑寒交迫了。
朋友跟我提起,我說:“你養家裏的兩個男人也就算了,沒必要養四個男人。”為了堵住無底洞,朋友跟先生激戰數月,冷戰熱戰都用上了,好不容易才把小店關掉,害得她仍在拚命還債。
這位朋友的生活,聽上去悲慘痛苦,她幾次三番想離婚,周圍的人也覺得父子兩人被她慣壞了,可以在家無憂無慮玩遊戲,何必去工作呢?有一次,朋友開始征詢離婚律師,正以為她要開始行動了,優柔寡斷的她最後決定去信教了,求上帝保佑。不是”上帝隻幫助那些自助的人“(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嗎?希望她不是把上帝當作“鎮靜劑”。
前段時候,生活似乎出現了轉機,先生找了半時工,本來就不必天天上班,可這位幹了一兩個星期就開始請假,一會兒頭疼,一會兒腳疼。不久就把工作丟了,又心安理得回家躺平。
某一天,朋友突然醒悟,我們家為什麽隻有我工作,那兩個人永遠在休假?休假的日子多舒服啊!剛跟父子倆分享自己的感悟,立馬遭到他們的夾攻,指責她俗氣,本來她掙的錢足夠一家人安穩度日,而她卻為了錢攪得他倆不得安寧。
其實,阻礙朋友拿主意的是醫生給兒子的“高功能自閉症”診斷,她老覺得兒子離開她就完了。她必須把兒子培養成能“比較正常”生活的人。問題是,她有這個能力改變兒子嗎?如果沒有,她是不是該放手讓專業人士介入?據說,曾有醫生出過證明,說她兒子是”失能“者(person with disability),真是如此的話,她可以借助專業培訓失能人士機構的幫助,讓他多少學會一些獨立生活的能力。
有時候,我覺得這位朋友是生活在夢想之中,世界上任何事都有“應然”和“實然”的兩個層麵。理智的人會接受二者之間的差距,而感情用事者則相反。
我能做的,是給朋友提供一個安靜的空間,讓她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休整之後,再去麵對家裏的戰事或下決心改變自己的選擇。雖然我希望她能選擇後者,但我估計最終又是回到一地雞毛的混亂生活。這是我麵對的”應然“和”實然“。
喜歡讀海風的百姓故事,這篇當時就讀了,留言不太方便,今天特意過來點讚。有些家庭死結,靠一個人無法解破。你朋友也許最終狠不下心,還會陪著他們耗吧。
在美國是不能隨便發脾氣的,有同事罵人,被保安押出辦公樓,後來被辭退了,說她威脅到他人安全。
原本是一個好好的家啊。
n年前我因病住院,有一次為一件事情發脾氣,後來護士在給我送的藥中加上了治療抑鬱症的藥(我不知道)後來得知後簡直是氣死我啦。所以說:醫生說的話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這句話可是毛爺說的悠,是最高指示悠,海風姐姐想必還記得吧?哈哈哈哈、、、、
我兒子也是高功能自閉症。還好他完成了學業,自己找了一份教物理的工作。但我們很難交流,開始我覺得他很自私,不知道感恩。後來明白了他這是病,隻能釋懷了。他的爸爸也是這樣的,沒有共情心理,也因此早早地和他分道揚鑣了。不然你朋友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
故事讓人難過。難解。感謝分享!
Do best to make right choice ,
Do best to learn from wrong one .
你朋友的先生感覺也有些自閉, 苦了你朋友。 她有幸有你給她疏導, 安慰, 希望她能找到解決辦法。
我覺得她老公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不能與妻子同甘苦共患難的丈夫不是一個好丈夫。她應該下決心離開他。
不然她自己受著.
別人就不要操心了
沒辦法,家裏的兩個男人成了這樣,你朋友既便以前沒責任,現在也要負責任。離婚的話她也要分很多錢給老公的。不過要我的話真的早過不下去了。
這種情況,離婚需要谘詢律師,如果離完她還要付贍養費,就不用離了。如果父子都有自閉,直接申請政府補助吧。建議朋友要給自己留小金庫,保重好自己,對父子不能有太多幻想。
我家兒子很小的時候被診斷過自閉,不過是在邊界線上,現在剛開始中學,小學時就趨於正常,現在還在社區籃球隊打球呢!
海風讓你朋友試試申請殘疾或部分殘疾的政府補助。我們有個房子租給專門照顧殘疾人的機構,他們專找四房以上的居民區房子,每處配備一名照顧人員,定期有專門的醫生來治療,三個房客中有兩個看上去完全正常,一個有比較嚴重的的自閉症,能進行簡單的對話,政府付房租及治療照顧費用。家長隨時探訪,這樣會輕鬆多了,我原來一個老美同事一個弟弟就是住在這樣的像家一樣的民居中。?他弟弟原送療養院,老往外跑,轉送住民居的照顧機構,終於安定下來。
如果兒子被醫生斷定是殘疾的話,也許能拿到一些殘疾人救濟金?
你那個朋友的丈夫,唉!
高功能自閉症孩子應該是幹事兒特專心,能出成績。
真是一地的雞毛,朋友太不容易了!認識的朋友也有自閉症的孩子的,但至少夫妻是同心的協力的。幸好朋友可以在海風姐這裏得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