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在Netflix上看了一部2017年拍攝的電影:維多利亞和阿卜杜勒 (Victoria and Abdul),電影基於真實曆史。扮演維多利亞女王的是英國老戲骨朱迪•丹奇(Judi Dench),扮演印度仆人阿卜杜勒的是印度演員阿裏•法紮爾 (Ali Fazal),他曾在一些不太出名的電影中露過麵。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末期。1887年,為了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的金禧年,時為英國殖民地印度一所監獄的小文員阿卜杜勒 (1863-1909) 被長官派往英國,要他向維多利亞女王贈獻一枚金幣,以表達對英國統治的感謝。
這個開頭讓我好奇,印度怎麽會派如此一般的平民,代表印度去拜見女王呢?阿卜杜勒是穆斯林,默默無聞在監獄裏做個小職員,住在肮髒的街道、破爛的房子裏。
與阿卜杜勒同往英國的是個其貌不揚、膽小謹慎的小矮子。一個英國長官見了矮子,向另一個抱怨,為什麽找個矮子?回答是,原來要派去英國的高子,騎馬時從馬上摔下來,受了傷去不成了,隻能找人頂替,結果就找了矮子。反正這兩個人去英國,隻是在金禧年慶祝活動中當仆人,不必太講究了。看到這裏,我覺得這是一出喜劇,言談中滿是英國人的幽默打諢。
於是,兩位上了船,凍得索索抖。小矮子連聲抱怨自己倒黴,他不願意離開溫暖的家鄉。可是阿卜杜勒卻對新世界充滿了好奇和熱情。
到了英國後,皇室裁縫為兩個仆人設計縫製了誇張耀眼的“民族服裝”和頭巾,跟印度人平時的服飾相差甚遠。他倆的任務是,在晚宴上,把金幣獻給女王。獻完金幣,兩人要低著頭,倒退而下,絕不能抬頭看女王。
阿卜杜勒獻了金幣之後,倒步退場,忍不住抬頭偷看女王,正好女王也抬頭,四目相視,驚慌中,他向女王微笑了一下。
話說維多利亞女王當時已八十上下,厭倦了周圍假心假意奉承她的朝臣,孤家寡人,內心寂寞,阿卜杜勒真摯的微笑給她留下了印象。
這兩名印度仆人完成了使命,本來要啟程回國了,可是有一天,女王突然提到高個子的印度仆人長得很帥。為了討女王歡心,兩人被留了下來,讓他們在花園宴會上,為女王上甜點。阿卜杜勒上完了甜點,突然趴到地上,親吻女王的腳,周圍人大驚失色,女王也倍覺意外,卻十分開心,就此她對阿卜杜勒產生了興趣。
阿卜杜勒時而陪女王去散步,背誦一些印度格言詩句,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女王為之感歎。阿卜杜勒的“美貌”和體貼也贏得了女王的喜愛,女王送給他一個鑲有寶石的小盒墜子,小盒裏放著她的照片。
同時,女王也相當欣賞阿卜杜勒的“博學”,問起他的背景,阿卜杜勒說自己整天跟一本大厚書打交道,一直在寫。阿卜杜勒說得含糊其詞,女王以為他是學者,事實上,他在監獄做的是登記犯人的工作,每天要在又厚又大的犯人登記冊上,寫下犯人的情況。
女王確定了阿卜杜勒的學者身份之後,提拔他做自己的老師,開始學習烏爾都語和古蘭經,兩人關係更加密切。男女演員把八十多歲的女王和三十多歲男“老師”之間的微妙感情演得惟妙惟肖,有點兒像母子,又有點兒像知己。
當維多利亞聽說阿卜杜勒已經結婚時,遂令他回國去把妻子接到英國來。馬車到達皇宮後,阿卜杜勒打開車門,從上麵下來兩位穿著黑色罩袍,不見眉目的女人,一個是他妻子,一個是他嶽母,王室的人無不感到驚愕,唯有維多利亞女王格外著迷。
維多利亞把阿卜杜勒當成兒子,相當寵愛他。隨著對印度的興趣日益濃厚,她還在宮殿裏裝飾了印度主題的廳堂。當維多利亞向宮廷講述1857年印度叛亂的曆史,這才發現她從阿卜杜勒“老師”那裏學到的,跟曆史事實完全不符,充滿偏見。這件事讓女王很尷尬,動搖了她對阿卜杜勒的信任,甚至一度想讓他回印度去。但最終因為舍不得他,又讓他留在身邊。
女王和阿卜杜勒的關係引起王室和英國領導圈的不滿,其中包括她的兒子伯蒂(愛德華七世)和英國總理。總理堅持認為,王室必須擺脫阿卜杜勒,他們調查了他的家庭背景,發現比他聲稱的更貧窮、更卑賤。
因為阿卜杜勒沒有孩子,女王堅持要王室醫生為他做體檢,結果發現阿卜杜勒患有淋病。醫生以為女王會厭惡地解雇阿卜杜勒,但事與願違,女王認為這是朝臣密謀反對阿卜杜勒,為此,她打算封給阿卜杜勒騎士頭銜。王室忍無可忍,公開要求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決裂。結果她取消了封阿卜杜勒騎士的決定,卻執意授予他維多利亞皇家指揮官的勳章。
維多利亞女王病重時,敦促阿卜杜勒在她仍能保護他的時候回印度去。但是,阿卜杜勒堅持要陪女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去世,愛德華七世登基後,搜走燒毀了女王和阿卜杜勒之間的所有禮物和文件,並將他和家人送回印度。唯一免遭燒毀的是女王送給阿卜杜勒的小盒墜子。阿卜杜勒回到印度八年後,於1909年去世。
宮廷劇,不分中西,都充滿了詭秘、陰謀、血腥,這部電影卻是例外。雖然其中也有陰謀,但是處理得較為輕鬆,或許維多利亞和阿卜杜勒之間原本就沒有陰謀,主要是王室不認同女王和阿卜杜勒不尋常的主仆關係。六十年代,有人曾把王室對阿卜杜勒的排斥歸咎為種族歧視和勢利眼。
這兩位演員扮演了個性、年齡、出身、教養完全相異的兩個曆史人物,朱迪的女王(出演時83歲)高高在上、年邁、不苟言笑、剛愎、孤獨;阿裏的阿卜杜勒(出演時31歲)則有下層草民的小聰明、小狡猾、小伎倆,年輕人的熱情、好奇和自我中心,夾雜著愚昧和天真。兩人的表演把各種人性特點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麵前。
可以想象,十九世紀末,女王對來自印度殖民地、有色人種、穆斯林、有肮髒淋病的下等仆人表現出來的興趣和偏愛,一定會在上層社會引起軒然大波。然而,換個角度看,如果不是女王,是個八九十歲的男性老國王,對年輕美貌的印度女仆發生興趣呢?
從而想到,雖然當今社會有這樣那樣的許多不足,但是人們的觀念更開放了,視野也更開闊了。從人性的角度考慮,維多利亞女王,一個八十多歲的孤獨老太,遇到了年輕的小帥哥對自己大獻殷勤,產生點喜愛之心也在情理之中,就像一些老人被甜言蜜語的年輕騙子哄得頭頭轉,猛購保健品一樣。
文化背景非常不同的人在一起,難免會發生尷尬、誤解、甚至衝突。衝突有時候不一定來自惡意,而來自不同的視角,誤解和偏見。這部電影把衝突用喜劇手法展現出來,讓觀眾看得輕輕鬆鬆。總之,若是不想燒腦費神動感情,這部電影可作為消遣。
海風端午節快樂,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