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4)
2021 (110)
2022 (101)
2023 (85)
前幾天過生日,微信裏一堆朋友家人的祝福,打開一條,馬上蛋糕滿屏飛。這麽多“畫餅充饑”的蛋糕,非常不錯,不用擔心三高。剛到美國那會兒,也不擔心三高,急追猛趕地念書,沒時間做飯,有一次別人送來蛋糕,就成了我的一日三餐。年輕,隨心所欲地吃,多好啊!
幾十年,一天一天的,不覺之中,沒了。
微信裏,有一條來自《XX春秋》雜誌的編輯,幾個月前為了一篇文章把編輯加進了微信。打開一看,原來該雜誌準備推送我的一篇文章,排好了版,請我再核對一下。那篇寫的是父母,年輕時代,國恨家仇,義憤填膺,義無反顧地投入了抗日救國運動。
隔著時空去看曆史,最最要不得的是用今天的眼光去解讀過去的人物和事件。我沒有經曆過抗日戰爭,通過閱讀曆史、書寫曆史,走近了父母,體會到他們目睹“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片瓦無存,惟餘焦土”之後,悲憤交加的亡國恨和強烈似火的救國心,理解了他們的選擇。這一選擇為父母短暫的人生注入了意義,構成了他們的精神世界。至於別人如何看待,曆史如何評說,於他們、於我,無關緊要,人生的全部意義在於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我在自己編織的熟悉的句子裏遊走,排版排得漂亮,到底是官媒,請得起專人做美術設計,字體微微的變化,細細的一條裝飾線,背景色調的調整,為版麵增添了立體感和美感。在文字中,我又見到了父母,心裏充滿了暖意。在我的生日,跟父母對話,無疑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說到生日禮物,印象最深的是七歲那年,母親送給我《三毛流浪記》。她送的那本,書頁邊都翻得殘缺了,封麵掉了,裝訂線斷了,後來書越來越薄,一頁一頁丟失了。有一年從美國回上海,又去買了一本,閑下來,會去翻看,百看不厭。又想起,母親的房間開著窗,六月的微風,吹動了帶著黃色小花的白窗簾,在黑色的方桌旁,母親和我一起翻看《三毛流浪記》。桌上的玻璃碟子裏,有母親從靜安寺西區老大房買來的,包著透明玻璃紙的淺綠色薄荷糖。
生日禮物,總是和書有關,有《十萬個為什麽》,有《兒童時代》《少年文藝》的雜誌。我並不十分珍惜那些書和雜誌,以為父母一直會在每年的六月,送書給我。
年少無知,美好的歲月驟然消失了,十年災難,家破人亡。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很短很短,生命的五分之一吧。如果能繼續活下去,有望成為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更短了。
到了一定的年齡,每個生日,標明離永恒的黑暗又近了一步。這種感覺,來自外界,也來自內心。似水年華,水千變萬化,變化令我意識到時間的流逝。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
今年的生日,我決定了,往後我的生日改成感恩父母日,是他們把我帶到這個世界,讓我有機會經曆了奇妙的人生。
這個生日,有半天,全神貫注,低頭校改《他們從暗夜走來……》。每個字,融入了我的思念我的愛。我把每個字獻給你們––––我遠在天堂的父親母親。
現在的孩子好可憐啊,再也讀不到這麽好的書了。
海風周末快樂!
尤其是:海風姐對老一輩人的精辟解讀,這就是曆史。祝姐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