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黨國產生的曆史背景

(2021-07-04 05:37:53) 下一個

 我在6月30日的博文《史上最強政黨強在哪?》裏提到黨國是君主國和民主國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用民權取代君權,但是列寧主義政黨提供了另一條道路:黨取代君。” 以及中國為什麽采用了黨國政體: “民國時期國民識字率超不過20%。那時候搞選舉顯然是胡鬧。民權取代了君權,但民權卻不具備條件,黨就趁虛而入,把人民給代表了。...列寧主義政黨產生於文盲率高的俄國,也許就是解決民權取代君權,跨度太大的問題。共產黨的黨國取代國民黨的黨國,都是在等待民智成熟。”當時就覺得應該用另一篇文章展開說說為什麽共產黨(蘇共和中共)要用黨國實現君權到民權的過渡。昨天(7月3日)朱頭山的博文《帝製,憲政和黨國製》說出了我要說的一些東西。這裏我探討一下為什麽一些國家會選擇黨國政體,它滿足什麽需要。


       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中民權取代君權,理性取代信仰,是文藝複興、地理大發現和科學革命醞釀了二三百年才產生的。這些新思想和它們下麵的根係在1911年的中國還根本沒有紮根,隻是飄在書報和學堂裏。帝製的家天下顯然是不合理的,但以文盲為主的民眾也顯然沒有對政客的判斷力。這就產生了一個兩難處境:帝製一定要推翻,民選又隻能流於形式。民國初年軍閥不尊重那些民選官員,就用槍杆子出政權。國民黨在1927年左右統一中國後,中國進入黨國時代。國民黨北伐過程中受蘇聯和中共幫助,學了一些列寧主義政黨的皮毛。其後的22年中共這個真列寧主義政黨打敗了國民黨這個偽列寧主義政黨。中國1912年取消帝製後實行了一陣子“花架子民主” 就很快進入黨國狀態,一直到今天。
 
        現在世界上有二百多個國家。1911年前後的世界隻有幾十個國家。中南美國家多一些,多半按美國製度照貓畫虎。墨西哥作為美國的鄰居,連國名都抄美國的,也叫合眾國,也學美國的聯邦製,結果對地方控製不緊,讓美國鑽了空子,奪走了它一半領土。非洲隻有埃塞俄比亞一個獨立國家。亞洲獨立國家大概不超過五個:日本、中國、泰國和奧斯曼帝國。歐洲國家比較多,但有存在感的就是那十個左右殖民帝國。美英法的這些政治製度,歐洲人比較容易學,因為曆史、語言、宗教、傳統、習俗等相通。日本人在與西方開始接觸時處於封建狀態,沒有發展出大一統,與歐洲更接近一些。日本又是一個學習型文明,誰先進學誰,船掉起頭來更快。日本成了1980年以前唯一實現了現代化的非歐裔國家。日本、四小龍、中國和越南的四波快速發展,證明東亞人智力至少中等。能把歐美這套體製學到手的隻有歐裔人自己和日本。


        歐洲的封建製中貴族的權力比較大。中國東周時期貴族權力更大,周王都成了擺設。歐洲王權最大的時候被成為“絕對主義”,比如法國的路易十四,但其絕對程度也比不了大一統後的中國皇帝。黨國取代皇國,也是絕對主義的。黨國有政黨作為骨骼脈絡,使絕對主義登峰造極,達到極權的程度。皇權是世襲的,而共產黨的權力交接有的也是世襲的(如朝鮮),有的是終身製的(如毛澤東),有的是任期製的(如江胡的十年任期製)。


         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都用共和製直接取代了君主製。美國作為殖民地,脫離了宗主帝國,不覺得又再自立一個君主的必要。美洲殖民地的人有市民會議的形式討論事情,已經有了民主的實質,搞一個君主純屬畫蛇添足。法國革命因為有拿破侖這個克裏斯馬人物,產生了帝製的複辟。法國幾經反複,才最終徹底實行了共和製。可見在當時幾乎每個國家都是王國的情況下,實施共和是不容易的。


       後進國家學習美法政治製度,一般用君主立憲製過渡(如歐洲很多國家和亞洲的日本、泰國)。中國廢掉了清帝,因為他不是漢族。這種特殊情況產生了君權到民權轉變,跨度太大的問題。一是絕大多數中國人還處於文盲和赤貧狀態,二是民權弱化集權,不利於大型國家的治理和防禦。俄國列寧主義政黨的產生本來是因為通過議會競爭無法實現公有製。布爾什維克暴力奪權之後就沒有必要再搞議會競爭,就創造了一黨製。俄國是歐洲的後進國家,和中國條件類似,都是文盲多,國家超大。中國1912年剛剛走向共和幾年後就有了1917年俄國革命的樣板,而且就在家門口,這個曆史和地理機緣是中國選擇黨國製的關鍵。


        國共兩黨都做了蘇共的學生,最後一個黨國取代了另一個黨國。幾點原因造成黨國政體在中國有市場。一是一戰和二戰之間的帝國主義氣氛。希特勒認為隻有布爾什維克那樣的強力暴力政黨才能救德國,蔣介石和共產黨分裂後又去學德國,也是認為隻有強力政黨才能統一中國,抗擊侵略。美英法這些現在強推民主政體的國家二戰前恰恰把德國和中國推向黨國政體。二是黨國製符合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傳統。各路軍閥各種不服,但是眼看著別人一個個加入了國民黨這個大幫會,不想被孤立的也隻好入會。黨比領袖更容易拉人入會。不喜歡領袖的可以和別的黨員拉關係network,壯大自己的勢力。三是黨國製符合民國中國的經濟和教育水平。民國的國民識字率不超過20%,選舉如同擲骰子,黨幹脆把民意給代表了。 皇帝退位,民智未開,黨來攝政。中共這個攝政黨都一百歲高齡了,攝政都七十二年了!


         二戰以前,歐美沒有強推它們的製度。二戰之後,蘇聯在歐洲、亞洲和美洲有了衛星國,令歐美產生了恐懼感。歐美打敗了納粹的極權,又不得不應對蘇聯的極權政體。歐美開始推廣憲政民主,幫助一些國家寫憲法,設計政治體製(比如智利)。九十年代以前很多國家是軍政府或者黨國,因為它們的曆史條件和經濟基礎和民國相似。歐美學者對世界的民主化這麽困難很是不解,但是中國人就容易理解為什麽有的國家軍閥混戰,有的國家一黨專政。智力上不次於歐美人的東亞人實現民主化都這麽費勁,更不要說教育水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那些國家了。


        蘇聯解體後,世界的民主化進程達到最高點。這得益於幾個因素。一是二戰之後,殖民主義衰亡。小國不用擔心被帝國侵略,就少了大一統,富國強兵的必要性。選擇軟弱的民主政體有了和平保障。集權,重軍事就容易產生軍政府,所以和平的世界是推進民主化的關鍵。二是各國側重發展,提高了識字率,使民主有了基本的條件。中國的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理論上夠了搞民主的條件,但是民主會節外生枝,產生民族自決等問題,輕則衝突不斷,使中國無法專心於經濟建設,重則導致中國解體。中共有了蘇聯和東歐的前車之鑒,對歐美的和平演變更加警惕。


        黨國製從1917年俄國革命算起隻有104年曆史。納粹因為侵略性被很快滅掉。蘇聯持續了74年。中共黨國今年72歲,破了蘇聯的紀錄就是最長壽的黨國。中共和中共黨國為什麽這麽有韌性?秘密在於它的實用主義。毛澤東打破了共產國際的教條主義,農村包圍城市,使紅軍起死回生。鄧小平打破了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把一黨製和資本主義嫁接,收獲了行政和經濟的雙效率,造就了改開四十年的中國黑馬。現在被歐美唱衰、咒罵的黨國製中國全方位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讓我們不得不研究黨國製到底是福還是禍。如果窮國可以采用黨國製脫貧,那麽中國就不僅為自己找到了合適的道路,也為世界帶來了希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