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陳凱歌,陳紅的夫妻事。。

(2024-01-08 12:43:58) 下一個

陳凱歌和陳紅四年前的一段古早真人秀節目《熟悉的味道》,前一陣莫名其妙上了熱搜。

 

 

陳凱歌和陳紅四年前的一段古早真人秀節目《熟悉的味道》,前一陣莫名其妙上了熱搜。

在短短幾分鍾的視頻裏,陳凱歌和陳紅在布景幽暗的餐桌上,一邊吃著飯一邊頗有腔調地讚頌著“肉沫”與“爆米花”;

在陳凱歌宣“阿瑟請坐”後,門口暗處久站的兒子陳飛宇入場,被母親陳紅喂飯,又單膝跪地恭敬地聆聽父親教誨;

陳凱歌讀詩後送襪子、陳紅隨即在飯桌上穿了起來……

 


 

 

 

節目在當年播出時毫無水花,若幹年後節選的片段卻火爆網絡。

網友們極盡嘲諷之能,發明了“阿瑟文學”“陳裏陳氣”等一係列新的網絡熱詞和段子,來調侃陳凱歌和陳紅夫婦“做作”與“浮誇”的行為舉止……

但你若了解了這對夫婦後,可能就會發現,別人眼中的毒藥,也許正是這對夫妻愛情關係中的蜜糖。

 
 
 

這麽多年來,陳凱歌與陳紅自結合之日起,似乎就一直為外界所質疑。怪就怪在陳凱歌的前女友和前妻,都過於出名。

無論是名門之後洪晃,還是主持一姐倪萍,都是當年文藝界響當當的人物。關鍵每一個前女友都不是“省油的燈”,對自己與陳凱歌的情史毫不避諱。

也因此,吃瓜群眾從陳凱歌前妻和前女友的回憶錄裏,捕風捉影地了解到陳凱歌的撩妹技能,了解到後來者陳紅是如何成功上位,又如何牢牢地籠絡住“浪子“的心。

作為80年代先鋒導演,“文藝青年”陳凱歌擄獲美人放心的殺手鐧之一,大概就是他的能說會道和文藝腔調。

被稱為“名門痞女”的前妻洪晃(博客接)曾經評價陳凱歌,說他太能說了,一個很枯燥的事情,也能聊出花兒來。

 
 

在電影《無窮動》裏,洪晃有一段經典台詞,讓很多觀眾覺得她在影射陳凱歌:文藝少女碰到藝術家,“從西方到東方從哲學到藝術”先把少女往死裏聊暈了,腦子徹底給搞沒了,淩辰四點再留宿,辦完正事後六點又拉著去爬景山“熟悉一下祖國的環境”……

雖然有戲謔的成分,但也能從側麵看出陳凱歌 “語言”技能的高超。

洪晃跟陳凱歌的婚姻維係3年,時間不長,但之後陳凱歌凡是有個什麽風吹草動,她也還是逃不過被問東問西。

 

(點擊查看古早味專題)

06年,陳凱歌電影《無極》上映後口碑撲街。

非著名網友胡戈(博客鏈接)製作了惡搞短片鼻祖之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後紅遍網絡,引得愛惜羽毛又缺乏娛樂精神的陳凱歌拍案起訴。

 
 

彼時的洪晃已經十幾年沒跟陳凱歌聯係,卻被朋友們翻前科調侃品位差。

這位性格豪爽的才女隨即大筆一揮在博客發布了風雲天下、讓外人津津樂道的名篇《前夫與饅頭》:感慨把自己跟一個十多年沒見過麵也沒說過一句話的人聯係在一起實為不公。又大大咧咧地表示陳凱歌跟一個饅頭過不去沒有自嘲精神、“小肚雞腸”。而對於自己的感情評價--女人出嫁一定要慎重,說自己這輩子真是來不及了,下輩子得注意了。

陳凱歌的兩段婚姻之間,與倪萍(博客鏈接)的數年同居生活也曾被流傳於坊間。

 

“沒有名分地同居,甘願在繁忙事業之餘為他洗衣做飯、陳凱歌父親去世葬禮由倪萍一手操辦,出席葬禮時,倪萍已經是默認的陳家準兒媳”……

 
 

倪萍自己的自傳《日子》中的文字,隱晦地映證著傳聞,講述了那些深陷在感情糾葛卻等不到婚姻、不堪回首的日子:

“周圍的人都以為我身前身後熱熱鬧鬧,隻有我知道人前的’宴席’散後,我的心是怎樣地杯盤狼藉。”

“我以為婚姻不是靠哀求得來的……如果我連尊嚴都可以拱手交換,都可以棄之不顧,我做為一個人來講還有什麽價值?還有什麽意義?”

——“我清醒地犯著錯誤。那是一段生命退化、靈魂投降的日子。”

而倪萍與陳凱歌的感情終結者,就是被傳言“大著肚子”逼宮上位的現任妻子陳紅。

她在之後的采訪中,也並不客氣地回應著書中文字——不存在所謂婚約,是出書的人沒有魅力……

斯人斯事皆在斯年,二三十年後的現今,各位當事人早已幾個轉身,各自天涯。

隻是,陳凱歌應該慶幸的是,當時所在的年代還沒有互聯網,不然以倪萍的名氣發一篇網絡檄文,大概他不僅僅是被罵成渣男,更可能需要自動退出演藝圈,才足以平民憤吧。

 
 

或許正因為這種不被外界看好的壓力,這對夫婦才需要在各種電視節目、紅毯走秀和鏡頭前秀恩愛。

陳紅被冠以“小三”名號這麽多年,陳凱歌想必也知道自己虧欠對方太多,在媒體前也毫不掩飾自己“寵妻狂魔”的形象。

關於這個多年前的節目,大家吐槽最多的是他們為什麽吃個家常便飯,就又是吟詩又是送襪子。這究竟是所謂的儀式感還是“花式作秀”?

但是,先不說這畢竟是個真人秀節目,名人夫妻在鏡頭麵前一舉一動肯定會格外斟酌。

隻說其實你了解陳凱歌是怎樣的一個人,大概也就並不難理解為什麽這個人會顯得如此“不合時宜”了……

 
 
 

如果按現代的標準來看,陳凱歌在很多方麵,確實是有點迂的男人

他有段時間沒有再更新微博,說自己還是更愛用筆寫字。他沒有買花給老婆,而是選擇送襪子。

訪談裏陳紅說,陳凱歌在家也會時時刻刻提醒她注意穿襪子保暖。在節目裏,他讓兒子入席吃飯,用的“請坐”二字。這一切在外人眼裏,顯得既滑稽又好笑。

陳凱歌的母親是一名編劇,從小對他很嚴苛。他在自傳《少年凱歌》中寫過,“從小學起,母親就陸陸續續教我念詩……

太陽出來,就念“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到夜裏,則念: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這樣的功課一持續到我可以幾百行地背誦排律,至今不忘。”

 
 

當年,陳凱歌報考電影學院時,麵試環節就朗讀了一首詩歌《有這樣的婚禮》。

北島在《八十年代訪談錄》裏提到,陳凱歌還是電影學院的學生時,便隔三岔五去參加他們的詩歌朗誦會。

一方麵是傳統家庭環境的熏陶,一方麵也是大時代環境的影響,讓陳凱歌非常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文藝男青年”。

他說話的腔調,他和家庭成員的關係,都和這些成長印記息息相關。

 
 

陳導還有一件逸事:他曾單槍匹馬與張藝謀、李安等團隊一同參加過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的創意方案競標。

在首輪陳述時,他當場背誦起了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如此文不對題的舉動,隨即被組委會淘汰。

你看,大才子在關乎自己事業生涯的“大事”前,都是如此沉浸在自我中,夏爐冬扇、我行我素;又怎會在一個“小小”的真人秀裏,收斂得像個普通人,隻為迎合你我。

別人嘲笑的不合時宜與遠方,可能正是他的每天日常與立命所在。

 
 
 

陳紅有沒有真的被陳凱歌侃暈外人不得而知,但從各種節目裏來看,陳紅是一個非常懂得和善於傾聽的人,也懂得如何接茬。

即使陳凱歌夾起一塊肉沫,感慨這是風味絕佳的美食時,陳紅也能夠立刻拿爆米花的巨大能量來回應他。

如果說陳凱歌身上有“孩子氣”的迂與執拗,陳紅外形看似嬌小,但內心實際上比她的外表要強大很多,也更懂得如何處理人情世故。

她和陳凱歌相識不久時,陳凱歌曾問她:一般女星都非常怕我,你怎麽就不害怕?而陳紅則不假思索地說:我為什麽怕你?就因為你是導演?你就能吃了我?

當陳凱歌聽後表示喜歡這樣的性格時,陳紅說:喜歡我性格的人多了。

獅子座的陳凱歌,在娛樂圈大概已經習慣了所有人仰慕的目光,碰到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女演員,自然是眼前一亮。

 
 

馮小剛曾經評價陳凱歌有一段話很有意思: 

凱爺最適合待的地方就是象牙塔。

凱爺聽我一句勸,象牙塔出不得,就得讓他們想見見不著,不但不能收光圈,還得開光圈,越炫目越好。

走出象牙塔,讓他們看清楚了,神秘感沒了不說,跟他們比生活自理能力您還真不見得是他們的個兒,您的本事不在這,就像總理大臣未必能管好一個飯館一樣。

這段話不僅適用於陳凱歌的電影,其實也適用於他的生活。有人說,陳凱歌自從遇見女神陳紅,便從“雲間”下了山——

他不僅在電影創作上,不斷嚐試商業化的題材,變得更接地氣。在生活中,他和陳紅不斷地出現於各種娛樂節目、真人秀節目,熱點話題不斷。

這麽多年來,這個看起來曾經浪蕩不羈,有過好幾段婚史和情史的男人,似乎在遇到陳紅後就徹底安定下來了。

 
 

陳凱歌在很多場合都表示陳紅很“厲害”。這個“厲害”有很多方麵——從演員轉型為電影製片人,除了個人興趣,也是為了更好地支持陳凱歌的事業。其中的瑣碎與繁雜可想而知。  

在每一次經曆疾風驟雨般的負麵輿論時,陳紅表現出來的風輕雲淡和強大的內心,更是給了陳凱歌很大的精神依靠。

陳凱歌曾經在采訪時談到自己對愛情的理解:沒有兩情相悅、不管不顧的浪漫,人的一生會感到很遺憾。

他在和王安憶創作《風月》時聊到愛情的強烈程度,甚至說:那是可以拔出槍向你開槍的

青年時代的陳凱歌不管不顧選擇了陳紅,如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未嚐不是一種圓滿。所謂“阿瑟文學”其實也是一種儀式感,讓才子的愛情能在繾綣日常瑣碎後依然鮮活有光。

這對外界看起來如此“drama”的夫妻,也許才真正活出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