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女子紅了臉

(2023-04-03 14:01:21) 下一個

中國的漢字從最早創造到現在已經有六千多年曆史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起初漢字隻是一種標記性的符號,以象形為主,後來逐漸發展成為記錄曆史的文字,從那之後開始文字又不斷衍生出各種文學形體,最早的詩歌《詩經》就是用文字來表達出古人心中的多樣情懷,四四成文、抑揚頓挫,形成具有欣賞價值的文學藝術美感。

之後古人開始不斷發明創造各種“文字遊戲”,唐詩宋詞把文字遊戲推向了巔峰,同時也有另外一種文字遊戲出現在民間,那就是對聯。對聯要比詩詞簡單易學,最主要對聯十分接地氣而在民間廣泛流傳。在古代有一位女子給出了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後,女子羞得臉紅,這又是怎樣的才子佳人故事呢?

對聯是極具中國物色的古代文化瑰寶,根據史料查詢,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期,“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幅有據可考的對聯了,出自於三國時期吳國孫權統治時期製造的一個巨大的鑄鐵十字架上。

對聯與詩詞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詩詞需要押韻,而對聯不需要。與詩詞相比,對聯的發揮空間極大,萬事萬物都可以成為對聯的題材,沒有字數限製,唯一的要求就是講究對仗工整。對仗是指上下聯之間詞性相對、平仄協調,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字藝術美感。

“對仗工整”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高大上的學問,其實並沒有多麽的複雜。詞性相對就是指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比如花對月、走對行、黑夜對白晝等等,隻要了解記性就能對上一二。其次就是注意上下聯字詞的平仄,盡量以平仄相對為主,如果追求意境,平仄達到協調即可,總之對聯的最關鍵點就是講究工整。

起初對聯隻是文人墨客之間比拚文學素養而進行的一場較量,對聯比較考驗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量,知識量越豐富,對聯越會彰顯出水平。在古代能夠讀書識字的人並不多,對聯隻是在知識分子圈中流行,後來發展成為了一種文字遊戲,其主要原因就是對聯具有較強的隨意性,隨便一個題材就可以作聯,由此也可以看出,對聯也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才思敏捷能力。

普通的老百姓雖然不識幾個字,但對語言還有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當文人墨客把對聯當成文字遊戲時,一些淺顯易懂的對聯讓老百姓摸出了門道,久而久之,對聯就成為了一種老百姓也略知一二的文字遊戲而在民間廣泛流傳。

關於對聯還引出了很多的民間故事。解縉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史上有名的古籍《永樂大典》就是由他主持編纂。解縉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非凡的才智,有一次他的父親帶他到長江裏遊泳,隨手把衣服掛在了樹上,父親靈機一動出了上聯:千年老樹當衣架,解縉聽後不假思索地對出下聯:萬裏長江作浴盆,他對出的下聯不但工整還機敏,真的是從小能夠看到老。

像這樣關於對聯的民間故事不勝枚舉,甚至還有一些才子佳人之間對出的妙聯,之後引出一段段的佳話。前有蘇小妹,後有張小姐,話說蘇州地界有一位張姓的財主,生了個聰明伶俐的女兒,喚作張小姐,家中不缺錢財,從小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為填飽肚子發愁時,張小姐已經上了私塾。

張小姐非常聰明,深得私塾先生的喜愛,在女子少有讀書識字的古代,張小姐可以說是一位難得的才女了,最主要的是有錢還有貌,這樣的佳人任是誰都會喜歡,當她到了及笄年齡時,上門提親的人幾乎踏破了門檻,這讓她的老父親又喜又憂。

喜的是有這麽多的人家相中了自己的女兒,自然感到驕傲,憂的是女兒沒有一個看中的,張財主百思不得其解,便試探著問女兒原因。原來張小姐想找一個誌同道合之人,並不想聽媒妁之言,這就難為了張財主。在古代都是先結婚、後戀愛,結婚之後才能知道是否誌同道合,未婚配如何知曉呢?張小姐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對聯征婚。

這一點張小姐也算是考慮得比較周全,能夠對上聯的人必定是有些學問之人,從對聯中也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與修養如何,在古代這已經算是一個別出心裁的征婚方法了。張財主一聽覺得這主意也不錯,女孩兒家也不用拋頭露麵,隻要提出對聯即可,於是就同意了女兒的想法。

經過張財主的大肆宣傳,到了對聯征婚這日,城中的少年男子都爭前恐後地奔赴征婚現場,當圍觀群眾聚集得差不多時,張小姐拋出了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看到這裏肯定會有人想多了,一定是想多了,其實並沒那麽汙。

在古代槍是行軍打仗的利器,可以說是無堅不摧,但是千年草地卻是靠犁來開荒耕種的,再鋒利的槍卻不能用來耕地,張小姐的對聯表達的是這個意思。這幅上聯把軍事與農業聯係在一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一時間圍觀的才子們無人對得出。

正當眾才子們紛紛思索時,一男子對出了下聯:燈火本微,能燒萬裏江山。下聯一出,讓張小姐怦然心動,這幅下聯對得相當有水平,完全理解了張小姐的意思,用百姓家的燈火與江山社稷聯係在一起,並且使用同樣的前後反差對比手法,與她的上聯完美呼應,真的是一位誌同道合的才子,想到這裏張小姐紅了臉。

事情後來的發展都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張小姐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過上了誌同道合的幸福甜蜜生活,在對聯文學藝術上又多了一段佳話。

張小姐與這位才子之間因為對聯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這在古代是非常難得的事情。首先在古代女子本來有才的就少,其次古代的婚姻都是父母之言、媒妁之詞,極少能有自己做主的,而幸運的張小姐都占全了,既有才,又有一個理解他的父親,自主選擇的婚姻生活自然要幸福得多。

話說回來,由此也可以看出,對聯在古代已經成為了廣泛普及的文字遊戲,作為現代人不應該忘記先人留下如此寶貴的文化財富,有必要傳承下去,畢竟這是隻有中國才擁有的文學藝術瑰寶。(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