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人發現美洲,比哥倫布還早?

(2023-01-07 07:16:27) 下一個

我認識衛聚賢教授,是我買了一批”飛白書“古字,特去向他請教真偽,他住他女兒家(在新竹眷區),已退休,每天就散步,寫作,玩猴子。他是考古大師,中國很多有名的古墓,他都參與挖掘和研究,考古界的先進!

 

他的相貌清奇,白髪白須,很像齊白石,張大千那樣,愛在上麵穿中國大褂子,下麵配個黑綿褲,一副大師樣子,讓人一眼就終身不會忘的,更怪的是他,猴不離身,一隻極小,又靈巧的黃毛猴子,乖乖地坐在他的肩膀上,他很愛散步,所以附近的居民,沒有不認識衛教授和他的小猴子的。。。。。。。。。。。。

 

 

他的背景可是洋洋灑灑,下麵來自網上的片麵資料可見:

 

衛聚賢(1899~1989),字懷彬、介山,又號衛大法師,山西運城市萬榮縣人。民國16年(1927年)畢業於清華國學研究院。曆任暨南大學中國公學持誌大學教授。
 
 
中文名
衛聚賢
外文名
Wei ju xian
別    名
字懷彬、號介山,又號衛大法師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89年
畢業院校
清華國學研究院
職    業
考古學家
出生地
山西運城市萬榮縣
代表作品
《中國考古學史》,《中國考古小史》,《十三經概論》,《古錢》
生    肖
 
 
 

 

 
 

人物簡介

編輯 播報

郭沫若、衛聚賢考古中
民國17年任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長,民國18年發掘南京明故宮。民國19年主持南京棲霞山三國墓葬發掘,並致力於江浙古文化遺址調查。民國24年春,參與常州淹城遺址調查,同年秋參加上海金山衛戚家墩古文化遺址考察研究。民國25年上海成立中國古泉學會,擔任評議。同年8月任“吳越史地研究會”總幹事,主編《吳越文化論叢》。民國26年上海市博物館落成,擔任設備選購委員。民國32年在重慶任“說文社”理事長,主編學術月刊《說文》。民國38年離開大陸,曆任香港珠海、聯合、聯大、光夏、遠東、華夏等書院教授,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台灣輔仁大學教授。
 
1954年(一說1974年),衛聚賢有一驚人之舉,即他發起乘木舟橫渡太平洋的試驗,以圖證明“中國人發現美洲”之說(其著有《中國人發現美洲》以及《中國人發現澳洲》《中國古代與美洲交通考》)。關於“中國人發現美洲”是衛氏多年的主張,他依據古籍記載,以為在哥倫布之前已有百餘個中國人曾到達過美洲,民國曆史學界也有許多人附和之,如東晉高僧亦是山西人之法顯較哥倫布提前千餘年抵達美洲,章太炎即首肯之。此外尚有殷遺民、孔子、張衡慧深、李白、楊貴妃等抵美洲之說,以及大洋彼岸的考古發現、印第安人的種姓和文明等,似皆可支撐此說,衛聚賢“大膽假設”又“大膽求證”,於是年率人員乘坐依照廣州出土漢代船形的複製木舟,經南洋東駛美洲,不料在距彼岸數百裏處失事,幸而遇船紋助方脫離危險。此後,又有大陸山西人的連雲山(軍隊離休幹部,前《人民日報》國際評論員)持此兌並撰成《誰先到達美洲》一書。
1975年衛聚賢退休後赴台,任台灣輔仁大學教授。晚年的衛聚賢渴盼祖國統一,以其譜牒學的功力參加“尋根認祖”的活動,先後為移居台灣數百年的不少大陸籍人士找到祖籍,並著有《台灣山胞由華西遷來》《台灣山胞與粵閩關係》等。
 

我們因談“飛白書”,我和他成了忘年之交,衛教授告訴我,他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要推翻“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說。

他說他的書裏寫的很仔細,都是曆曆在目的證明“中國人先發現新大陸”,他知道我讀不懂他那些深澀的考古書籍。

 

 

他就簡單解說:“北美的鋒鳥humming bird”分布於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並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

但是在中國發現了鋒鳥的埋骨和化石,在中國是沒有這種鳥的,一定是中國人早期去北美帶回中國的。

這隻是其中一證明!

我問:“那你有沒有去什麽有關的國際會投訴或報告呢?”

他說:“有!”

我又問::“那他們會不會更改這個天大的曆史呢?”

他大笑:“不會!這個比認自己的親娘偷人,還難!這是他們的立國根本呀!”

 

近日,讀了秋蘭文:第一個人民公社是在北美!

就勾憶起這一段有趣的往事,寫來記錄,怕時間再久,就全被忘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