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627)
2022 (1672)
2023 (1804)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魯迅
生命的誕生和死亡都是人類極度關注的話題,我們對於生命的死去,是擁有一個完整的送別儀式的,古代人的送別儀式是在人死後要用布將這個人的臉遮住,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迷信的行為,但這並非迷信,這種行為其實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沒有見過葬禮的人或許不知道葬禮的流程,每個地方的葬禮流程其實都不一樣,但是有一點卻大同小異,就是在人死後,要在人的臉上蓋一塊布,通常是黑色的,或者黃色的布,很多人非常不理解,認為這是一種迷信,但是這個方法其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這塊黑色或者黃色的布,一般是非常輕薄的,薄到什麽程度。
如果這塊布放在活人的臉上,那麽一定能夠被這個活人的呼吸聲給吹得上下有些起伏才可以,通常我們還沒有下葬的屍體,總是會停放幾天在一個地方,俗稱停靈,在停靈的時候,把布蓋在屍體的臉上,其實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就是看一看這個人是不是還活著,有人會問了,都已經辦葬禮了,怎麽可能還活著呢?但其實有時候人死了很有可能是詐死,就是呼吸都停了,但是人的大腦意識還在,當大家都覺得他死了的時候,他其實還活著,如果就這樣埋下去,很容易讓人死不瞑目的。
於是大家想到一個方法,在屍體臉上蓋一塊布,放到沒通風的地方,如果布被吹掉下來,證明這個人很有可能還活著,這個喪事就不用接著辦下去了,也許是一件喜事。第二個好處就是可以蓋住人的容貌,很多人死之前的麵目其實是很猙獰的,那個時候沒有專門為死人整理儀容的職業,所以死之前的表情是什麽,死之後的表情也差不多,為了防止嚇到一些人,故而要把臉給蓋上。
再有就是屍體有的停了好幾天,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其實很容易腐爛、發臭,臉上會出現一些斑一類的東西,為了防止這些東西嚇到人,所以很多人都會在屍體上麵蓋塊布。屍體臉上蓋布的行為,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了,那個時候有個忠臣伍子胥,在勾踐和夫差的鬥爭之中,勸說夫差殺了勾踐,以絕後患。
但是那個時候的夫差有美人在懷,覺得勾踐成不了大事,沒有采納伍子胥的意見,反而聽信別人的話,要將伍子胥給賜死,伍子胥就對其它人說,在自己死後,把自己的眼睛剜出來,放在吳國的城牆上麵,他要親眼見證吳國的滅亡。等到勾踐臥薪嚐膽將吳國給滅了的時候,夫差非常後悔,他對自己的隨從說:等我死後,把我的臉蓋上一塊布,我沒有臉麵去見伍子胥。後來夫差的臉上果然蓋了一塊布,不知道這塊布在九泉之下能不能頂用,讓伍子胥不痛罵夫差。
結語
臉上蓋布的習俗由來已久,不管這種行為是不是封建迷信,它已經成為了我國喪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不必花心思去推翻這種有些封建迷信的東西,它早就已經是一種文化了,刻在中華喪葬文化裏麵的重要文化。對於這種文化,我們應該牢記起來,為我國喪葬文化留存一份美好。(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