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她斬獲被西方壟斷的大獎,顛覆東方美學,驚豔世界

(2021-12-04 14:59:19) 下一個

11月21日,幾乎同一時刻。

  張藝謀、馬思純、許鞍華…等導演和演員都在哀悼一位逝世的老人。

  和田惠美,電影服裝設計師,因病去世,享年84歲。

  她被稱為“亞洲第一服裝指導”,是首位斬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的亞洲女性。

  但拋開頭銜,我們更沉迷於她打造的一部部耳熟能詳的作品:

  《英雄》、《十麵埋伏》、《宋家皇朝》…

  前不久被推上輿論巔峰的《第一爐香》,是和田惠美的遺作。

  彼時,和田的病情已無力回天,不曾想這部作品竟成了和田美學的絕響。

  ?01

  不設界限

  1986年,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現場。

  和田惠美憑借導演黑澤明的《亂》,斬獲最佳服裝設計,從赫本手裏接過“小金人”。

  頒獎現場,和田穿著一身肅穆的黑色和服。

  銀色的腰帶和紅色的點綴,在燈光照耀下燁燁生輝,絲毫不遜於女神赫本的穿扮。

  這件和服由和田自己親自設計且親手縫製。

  自此,48歲的和田迎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和田隻是一名半路出家的服裝設計師。

  她的丈夫是一名舞台劇導演,出於這層關係,原本學習西洋畫的和田,開始接觸到舞台服裝設計。

  ▲和田惠美自畫像

  西洋畫極強的藝術表現手法,也被和田大膽地應用在服裝設計上。

  斬獲奧斯卡大獎的《亂》。

  其中強烈的色彩撞色借鑒了意大利名畫《三博士來朝》。

  大量的色塊拚接和強烈的色彩對比,是和田鮮明的個人風格。

  比如電影《亂》裏,3名兒子身著鮮豔的純色服飾。

  每一種顏色都代表著一種性格。

  電影《禦法度》以幕府末期的京都為背景,影片氛圍暗黑陰鬱。

  為襯托電影的“黑色”基調,和田大膽地將新選組的隊服,由天藍色換成純黑色。

  這一變動,雖然違背了曆史事實,卻也增強了電影的“寓意”意義。

  《禦法度》不是和田唯一一次的“越矩”嚐試。

  她最不忌諱在各種史料傳統上,融入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以契合電影的主題。

  電影《白發魔女傳》,和田擺脫了傳統武俠中規中矩的造型。

  以大膽奔放的服裝造型,配上異域風情的布景,十足演繹出魔幻武俠的顛覆感。

  同時為貼合練霓裳的異族身份。

  和田從尼泊爾、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服飾中汲取靈感。

  一共設計了200多套戲服,甚至專門從日本帶來5種珍貴麵料。

  由貝殼、寶石、古幣和碎象牙混搭而成的頭飾,為練霓裳的美豔增添了獨特感。

  一席紅衣美豔妖冶,練霓裳作為“異端”的殺氣和野性,一目了然。

  在電影《十麵埋伏》裏,和田摻入不少日本傳統服飾的特色。

  比如章子怡的頭飾,靈感源於日本的“天冠”。

  搭配明豔的水袖,仿佛點睛之筆一般,為其驚豔的造型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再比如影片裏的竹製鬥笠,細心一看,就會發現有些許不同。

  借鑒京都的竹製編織手法,粗細不同的竹條錯落交織,少了分精致,卻多了些草莽。

  1998年,剛斬獲金像獎的和田,給香港演藝學院的學生留言:

  “設計無止境,麵對挑戰,永遠創新。”

  ?02

  體現人性

  得益於早期舞台服裝設計經驗。

  和田的服裝造型在兼具美感的同時,也承擔了電影“道具”的作用。

  “每當我為電影或歌劇設計服裝時,我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在設計中體現人性。”

  典型的是《亂》中的楓夫人,性格如蛇一般。

  為了外化楓夫人的凶狠毒辣,和田以亮閃閃的紗質麵料做了一件披肩。

  黑灰相見的反光質地,像極了毒蛇的鱗片,一切盡在不言中。

  等到楓夫人被處死的時候,服裝依舊在無聲地敘述。

  以金色和黑色的搭配,取代原先的金色和白色,濃厚又壓抑的死亡氛圍不明覺厲。

  《白發魔女傳》裏的卓一航,行事仗義卻桀驁不馴。

  身為武當派首徒,卻因不守禮教備受指責,在正邪之間進退兩難。

  人物內心的糾結,被和田轉換成造型上的對比:內斂的著裝和浪蕩的發型。

  服裝上,色彩低沉,多為藏青、黑色和深灰色,且質感做舊。

  發型上,則是淩亂蓬鬆的卷發,不拘一格。

  講述宋氏三姐妹故事的電影《宋家皇朝》。

  背景同樣放在民國時期,但人物服裝設計明顯比《第一爐香》更為“克製”。

  服飾配色一改往常的豔麗,整體偏淡偏灰,貼合時代氛圍。

  即使婚慶場景會使用紅、粉等高純度的顏色,但明度和飽和度都大大降低。

  色彩上低調處理,卻在細節上卻增添了各種巧思:精致的紋樣、別致的配飾…

  無一不體現宋氏姐妹作為大家閨秀的時髦和高貴範。

  尤其是仨姐妹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命運,通過服裝已經一一暗示。

  大小姐派頭的宋美齡,性格張揚外放,各種配飾浮誇華麗,時髦範十足。

  而投身革命的宋慶齡,衣著樸素單調,不求華麗。

  和張藝謀合作的《英雄》,是和田色彩美學的巔峰。

  人物的服裝色彩和故事背景融為一體,仿佛一場純色的盛宴,意境深遠。

  紅、綠、藍、白、黑為全片的主色調。

  紅色體現趙人崇高的信念和人物互相猜忌的情愫;黑色突出秦國一統天下的霸氣…

  麵料上,和田則選取了質地輕盈的雪紡,來凸顯武俠人物飄逸靈動的神韻。

  再說兩個細節。

  在黃樹林裏,飛雪和如月的對打。

  倆人同樣身著紅裳,但仔細一看,如月的外衣雖然是鮮紅色,但裏層卻都是粉色。

  飛雪和如月身份上的一尊一卑,已然明了。

  其次,如月在得知殘劍身亡後,著一席白色素袍。

  為體現人物的不甘和戀慕,和田特意在領襟處繡上一朵小花。

  臨開拍前,和田一再叮嚀攝影師:“你千萬要把那朵襟花拍清楚啊!”

  ?03

  較真

  和田在片場有個稱號“慈禧太後”。

  因為事事都較真,事事都考究,連一個綁腿的打法都十足講究。

  當年拍攝《英雄》,張藝謀特地拜訪和田。

  一進屋,張藝謀就被和田屋內的藏書嚇到:“你這裏中國古代服飾的資料比中國設計師的還要多。”

  每一次接項目,和田首先做的是找尋各種資料,專門從國外淘來中國服飾的典藏本。

  甚至為尋找合適理想的麵料,和田會飛往歐洲各國,親自挑選和加工處理麵料。

  比如拍攝《英雄》時,和田直接泡在染坊裏,每天調試不同的麵料和染色法。

  僅紅色就調出了54種,方選取了最紅最豔的紅色來搭襯張曼玉,留下銀幕經典。

  連麵料在幹濕狀態下不同的顏色效果,她也要一一測試。

  拍攝《吳清源》時,和田常常背著兩大書包畫冊研究場景和服裝。

  連劇本都貼滿了彩色小紙條,全是密密麻麻的標注。

  在工作人員眼裏,和田總是樸素且安靜的。

  即使剛出道就拿下行業最權威的獎項,享譽全球,但和田不曾迷失在名利場。

  一生隻是安靜地一針一線地縫製自己的衣裳,編寫自己的美學。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