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電影《沙丘》熱映好評如潮 原著小說遭搶購斷貨

(2021-11-07 05:56:50) 下一個

《沙丘》該書一經引進就迅速引爆市場,這部穩定暢銷的作品最近再次掀起購買潮,短短3天就在全網各平台被搶購一空。

《沙丘海報》《沙丘海報》

  號稱“2021年最值得走進電影院觀看”的科幻巨製《沙丘》上映後好評如潮,該片由成功改編過《銀翼殺手2049》《降臨》等科幻神片的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甜茶”提莫西·查拉梅、“滅霸”喬什·布洛林、“《碟中諜》女郎”麗貝卡·弗格森、“國民男神”張震等聯袂出演,奉獻了一場科幻視聽盛宴。

  在好評如潮的電影背後,同名原著《沙丘》由讀客文化引進出版。該書一經引進就迅速引爆市場,幾乎每個“一生必讀”書單上都有它。這部穩定暢銷的作品最近再次掀起購買潮,短短3天就在全網各平台被搶購一空。

  《沙丘》原著情節豐富包羅萬象

  幾大知名科幻IP中,《沙丘》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幾十年來,對這部經典的改編一直就沒停過,但幾乎沒有一次是成功的。

  《聖山》導演佐杜洛夫斯基曾邀請藝術家達利、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等各界天才參與拍攝《沙丘》,但因資金不足失敗。《銀翼殺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接棒,但在拍攝中途退出。唯一拍出成片的是《穆赫蘭道》的導演大衛·林奇,不過影片質量卻差到導演本人都不願意承認這是自己的電影。

  《沙丘》之所以是影史最難改編的電影之一,原因就在於原著故事情節豐富:在遙遠的未來,星際穿越已成為家常便飯,人類的足跡遍布宇宙。厄拉科斯,又稱沙丘星球,是一顆幾乎完全被沙漠覆蓋、氣候惡劣的行星,但它卻是全宇宙的命脈。沙丘盛產全宇宙最珍貴的瑰寶——美琅脂,也被稱為“香料”。美琅脂是星際穿越的必需品,而人類服用後,可以延年益壽,甚至預見未來……正因如此,沙丘成為宇宙間各大權力集團的角逐之地,誰控製了沙丘,誰就控製了宇宙。

  從《沙丘》大致的內容不難看出,原著的偉大不僅僅在於它的科幻屬性。作者弗蘭克·赫伯特在科幻構架下,還探討了政治、宗教、哲學、曆史、生態學、未來學等在內的各種問題,包羅萬象。更把人性、人的本質、人的目的放在一個宇宙的尺度上進行終極思考。

  更特別的是,《沙丘》在設定上徹底抹去了人工智能的存在。將焦點從技術引回到人本身,並突破了科幻小說“核心是科技,人物和情節為之服務”的傳統。加上赫伯特注入的文學性、社會性和人文精神,最終讓《沙丘》突破了科幻小說的局限,成為文學史上一生必讀的經典。

  在曆經數次失敗的改編後,2021年10月22日,由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攜手打造的《沙丘》終於如願在中國上映。《降臨》《銀翼殺手2049》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沙丘》自上映以來好評如潮,觀眾紛紛催更:《沙丘2》到底什麽時候才來?日前,好消息傳來,《沙丘2》正式定檔2023年10月20日北美上映。

  本次改編的成功離不開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對《沙丘》小說的獨到理解。他認為拍攝《沙丘》如此“困難重重”,和原著小說的偉大有關係。在談及原著時,他直言:“《沙丘》的原著小說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小說,我深深為它著迷。有機會執導這本由著名小說《沙丘》改編的電影,是我人生中最夢幻的事情之一。”

  很多“一生必讀”的書單上有《沙丘》

  電影《沙丘》在國內一上映就火爆,和《沙丘》原著在中國本土擁有廣大的讀者基礎是分不開的。

  2017年,《沙丘》由讀客文化引進中國,旋即掀起了一股《沙丘》熱,成為當年的年度科幻小說,幾乎每個“一生必讀”書單上都有它。還有讀者表示,“看完小說之後好幾天,滿腦子都是奇絕瑰麗的沙丘世界”。

  《沙丘》深受中國讀者的歡迎,從科幻作家劉慈欣、陳楸帆,到科幻研究學者嚴鋒、科幻愛好者蔡康永,都傾情推薦這部科幻史詩。從這部作品在國內的穩定暢銷,不難看出大眾讀者對它的推崇。

  基於龐大的書迷群體,電影上映前影方也迅速找到原著出版方讀客文化達成深度合作,一同組織了超前點映活動,讓書迷提前看到夢想已久的《沙丘》世界。電影上映後同樣引發了空前的討論,很多書迷自發為“第一次踏入沙丘世界”的影迷做向導,解釋書中設定以及電影中埋藏的彩蛋。一時間在影視文藝圈再次掀起了“沙丘”熱,除了電影和原著本身,討論甚至延伸到了科幻文學、太空歌劇、哲學隱喻等方麵,形成了良性的藝術探討氛圍。

  原著粉絲群體的龐大為電影上映賦能,讓電影上映後火速引爆市場。同時,電影的上映也帶來了原著小說的再次暢銷。據讀客文化的編輯介紹,本次電影上映後,讀客文化積極組織老書迷觀影並參與討論,發布觀影前需知、觀影後彩蛋等,引導新觀眾對原著精神以及電影接下來的走向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電影上映後,讀客版《沙丘》全網各大平台均已被搶購至斷貨。出版方表示很高興有更多讀者一起走進這個充滿魅力的沙丘世界,得到弗蘭克·赫伯特帶來的無與倫比的震撼體驗。

    科幻代表作衍生眾多影視產品

  《沙丘》是科幻作家弗蘭克·赫伯特的代表作。自1965年出版以來,迅速橫掃全球各項頂級科幻大獎。它先後於1965年和1966年榮獲“星雲獎”和“雨果獎”,成為了科幻史上第一本雨果獎、星雲獎雙獎作品。此後幾十年間,《沙丘》幾乎拿遍了所有科幻小說的大獎,包括首屆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美國圖書電商“一生必讀”的100本書”、“英國全民喜愛的100本書”、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科幻·奇幻小說TOP100”、《軌跡》雜誌“20世紀優秀科幻小說”第一名等……

  《沙丘》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被各國引進出版,至今已風靡全球半個多世紀,銷量遠超1200萬冊。美國《芝加哥論壇報》評論《沙丘》為“科幻小說史上的裏程碑”。不少讀者更是將《沙丘》奉為心目中的“科幻聖經”,表示自己反複重讀多次仍沉醉不已。狂熱的《沙丘》粉絲甚至自製“沙蟲”睡袋、《沙丘》主題蛋糕等,以表達對《沙丘》的喜愛。《2001:太空漫遊》作者阿瑟·克拉克曾盛讚《沙丘》:“除了《魔戒》,沒有其他作品能與《沙丘》比肩。”

  和《魔戒》在奇幻史上的地位相同,《沙丘》也成為了科幻史上無可比擬的一座裏程碑。赫伯特在《沙丘》六部曲中,創造了一個足以和《魔戒》一較高下的“沙丘世界”,規模之宏大、人物之複雜,讓人目瞪口呆。每個角色、每個組織、乃至每顆星球都有自己的曆史與文化,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由來與傳承,相互交織構成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

  為了讓沙丘世界更可信,赫伯特還寫了很多附錄:涵蓋沙丘地理、動植物、氣象的手冊,嚴謹度讓學術界讚不絕口;還有記錄了人類幾萬年曆史的大事年表,真實到讓人膽戰心驚;赫伯特甚至還編纂了一本七百多頁的百科全書,闡釋沙丘世界的一切……

  時至今日,《沙丘》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文化現象:它無數次被翻拍成影視作品,催生了《星球大戰》《阿凡達》《異形》等叫好又叫座的經典科幻電影,比如《星球大戰》中經典的光劍打鬥就是對它的借鑒;它的衍生遊戲《沙丘魔堡》是史上第一個即時戰略遊戲,它也是許多經典遊戲的靈感來源,可以說,沒有《沙丘》就沒有《紅色警戒》《星際爭霸》等紅極一時的遊戲。

  封麵新聞記者 張傑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