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這位85後華裔成波士頓首位女市長 靠的是什麽?

(2021-11-04 06:03:09) 下一個
美國波士頓當地媒體報道華裔吳弭高票勝選消息。圖/外媒社交媒體賬號截圖

  文 | 徐立凡

  這兩天,美國的地方選舉很熱鬧。

  盡管在弗吉尼亞州州長選舉中,得到特朗普支持的共和黨候選人、億萬富豪格倫·揚金擊敗民主黨候選人特裏·麥考利夫,讓民主黨遭遇重挫,但民主黨人還是先後拿下了兩座名城——

  在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非洲裔民主黨人埃裏克·亞當斯擊敗共和黨對手當選為市長;在美國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波士頓,生於1985年、年僅36歲的華裔吳弭(Michelle Wu),以近62% 的選票大勝其阿拉伯-波蘭裔對手,成為波士頓200多年來首位非白人女性市長。

  尤其是吳弭的勝選,被波士頓媒體稱之為“裏程碑”。鑒於吳弭的出身背景,她的當選自然也引發了中國讀者的更多關注。那麽,這位85後華裔美國人有著什麽樣的故事呢?

 

  當過小店主

  跟著導師沃倫踏進地方政壇

  吳弭的父母來自中國台灣,但都是普通人,按吳弭的話說,“沒有錢,沒有人脈,不會說英語”,也一直與政治保持距離。

  吳弭本人出生於伊利諾州的芝加哥,18歲考上了哈佛大學經濟學專業,從此與波士頓結緣。

  大學畢業後,吳弭在波士頓做過一段時間的谘詢師。但由於母親患有遲發性精神分裂症,吳弭回到了芝加哥,以照顧母親和兩個未成年的妹妹。鑒於母親的狀況,吳弭在23歲時還成了她最小妹妹的合法監護人。

  為了養家糊口,吳弭和男友在芝加哥開了一家茶館,兼賣文具,當了小店主。茶館的菜單以一些文學人物做主題。

  盡管這家茶館經營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倒閉了,但自己的這段親身經曆,為吳弭以後重視小企業的主張打下了實踐基礎。

  吳弭後來返回了波士頓繼續上學,在哈佛法學院就讀。這時候,她母親的狀況有所好轉,全家人都搬到了波士頓。

  在哈佛法學院,吳弭通過實習和當誌願者積攢了她的政治資源。她曾在當時的波士頓市長身邊當實習生,推進優化餐廳的審批流程。2012年,她在哈佛法學院的導師伊麗莎白·沃倫競選國會參議員時,吳弭是一名誌願者,之後全職擔任沃倫的選區主任。從此算是踏進了地方政壇。

 

  ▲200多年來,波士頓市長一直是白人男性,媒體稱吳弭勝選是女性和亞裔的雙重勝利,打破了一道美國全國性藩籬。視頻/廣州交通電台

  擔任市議員

  在波士頓議會創下多個紀錄

  吳弭的導師沃倫我們比較熟悉,她曾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曾因宣布自己有印第安人血統遭受質疑。但在民主黨初選期間,沃倫沒有拿下任何一州,隻能退選。拜登勝選後,沃倫成為拜登政府的勞工部長。

  在吳弭師從沃倫期間,沃倫是政壇的常勝將軍。2011年參選馬薩諸塞州參議員,沃倫順利當選;2012年參選聯邦參議員,也如願獲勝。

  就是沃倫的從政經曆激發了吳弭的政治雄心。2013年,吳弭決心參選波士頓市議員。這個決定遭到她家人的反對,理由是她太害羞不適合政壇。

  但吳弭最終以第二高的票數當選波士頓市議員,成為波士頓史上第一位華裔女議員。2015年底,吳弭又被市議會推選為2016—2017屆議長,成為曆史上首位華裔議長。

  在2019年的波士頓選舉中,吳弭又成為得票率最高的市議員。可以說,在波士頓議會的7年多時間裏,吳弭就已創下多個紀錄。

 

  美國波士頓史上首位亞裔女市長,吳弭穿一身紅裙宣布獲勝,並表示將讓波士頓“準備好成為不趕人的城市”。視頻/瀟湘晨報

  最大的支持

  來自波士頓的人口結構變化

  吳弭宣布競選波士頓市長後,得到了美國基層氣候組織、一些市議會同僚的支持。當然,最大的支持者還是沃倫。

  但實際上,真正讓吳弭在波士頓順風順水的是波士頓的人口結構。

  波士頓傳統上左傾,人口年齡結構也在向少數族裔傾斜。目前,波士頓少數族裔占人口總數之比已達49%,超過白人的45%,其中亞裔占比為11%,是上升最快的族裔。

  其實,在整個馬薩諸塞州人口沒有流失的城市,人口結構都有這種趨勢。

  此外,吳弭的市政主張也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她比較鮮明的主張,包括平抑房租、提供免費公交、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

  這些主張其實未必都能實施。例如,降低房租就不是市長說了算的。應對氣候變化則更是如此。

  吳弭這些主張其實與民主黨“進步派”的主張高度一致。民主黨“進步派”骨幹包括沃倫、國會黑人核心小組主席巴斯、參議員克羅布查等不少女性成員,她們在“黑人的命也是命”“ME TOO”等運動中,表現活躍,擅造聲勢。

  2019年時特朗普曾與國會4位民主黨少數族裔女議員打嘴仗,稱“進步的”民主黨國會女議員們來自那些混亂成災的國家,讓她們“哪兒來回哪兒去”,矛頭就是衝著民主黨“進步派”去的。

  如果吳弭未來在美國政壇還要再進一步,肯定會更為積極地向民主黨“進步派”靠攏。

  有不少人因為吳弭的新聞,關心亞裔、華裔在美國政壇的話語權是否能上升。其實,在美亞裔、華裔的政治地位問題、遭遇種族歧視的問題,不是一兩個人、幾個人的境遇改變就會好轉的。

  因此,吳弭的故事隻是她個人的故事,無關其他。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徐立凡(專欄作家)

 

• 她是台裔,為什麽羞於提起? -希影♂ 給 希影 發送悄悄話 希影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0 reads) 11/04/2021 postreply 06:04:11 

• 問問她父母哪裏人? -研究研究♂ 給 研究研究 發送悄悄話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頁 研究研究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0 reads) 11/04/2021 postreply 06:06:21 

• 台灣人。Michelle 本人美國出生。 -希影♂ 給 希影 發送悄悄話 希影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1 reads) 11/04/2021 postreply 06:15:36 

• 文中不是說了"吳弭的父母來自中國台灣,但都是普通人",看都不看就瞎噴 -Ospff♂ 給 Ospff 發送悄悄話 Ospff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0 reads) 11/04/2021 postreply 06:44:54 

• “中國台灣”?你回國會稱呼自己來自“中華民國大陸”嗎? -希影♂ 給 希影 發送悄悄話 希影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0 reads) 11/04/2021 postreply 06:48:45 

• 她自己說"growing up in a Chinese family". -bedrock29♀ 給 bedrock29 發送悄悄話 bedrock29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0 reads) 11/04/2021 postreply 06:22:3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