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曹雪芹筆下的清明節是怎樣的?

(2021-04-04 06:14:32) 下一個

曹雪芹筆下的清明節是怎樣的?

 

在唐以前,清明隻是一個節氣,用來指導農事活動,東漢文學家崔寔在《四民月令》裏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事。這裏的清明指的就是節氣。唐以後逐漸成了以清明為主,涵蓋了祭祀、踏青等活動,集祭奠先人與踏青遊玩於一體的傳統節日。唐代大詩人杜牧曾寫過有《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那時,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就已融合了上巳、寒食等節的文化元素,且內容更加豐富,漸漸發展為家喻戶曉深受大眾喜歡的重要節日,時至今天,更成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那麽看看《紅樓夢》中的清明節,在曹公的筆下《紅樓夢》是怎樣體現清明節的?

 

 
 

 

《紅樓夢》第五十八回《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癡理》中,有兩段文字專門描寫了清明祭祀:

一段寫的是祭祀宗親:可巧這日乃是清明之日,賈璉已備下年例祭祀,帶領賈環、賈琮、賈蘭三人去往鐵檻寺祭柩燒紙。寧府賈蓉也同族中幾人各辦祭祀前往。因寶玉未大愈,故不曾去得。賈府聚族而居,祖塋遠在金陵,鐵檻寺是都中暫寄靈柩之處。

鐵檻寺是賈府家廟,而清明祭祀,則要到城外的鐵檻寺去祭柩燒紙,祭祀先祖。此前的賈府春節,也有一次祭祀,那是在賈府宗祠,由賈母領銜,這個在家中的祭祀,主要是對祖先牌位的供奉。

另一段寫的是小戲子藕官悼念亡友菂官:寶玉正自胡思間,忽見一股火光從山石那邊發出,將雀兒驚飛。寶玉吃一大驚,又聽外邊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麽弄些紙錢進來燒?我回奶奶們去,仔細你的肉!寶玉聽了,益發疑惑起來,忙轉過山石看時,隻見藕官滿麵淚痕,蹲在那裏,手內還拿著火,守著些紙錢灰作悲。寶玉忙問道:你給誰燒紙錢?快別在這裏燒!你或是為父母兄弟,你告訴我姓兒,外頭去叫小廝們打了包袱寫上名姓去燒。’”文中提到的燒包袱,是滿族沿襲成俗的一種祭奠亡靈的特殊古禮。

另外,在過去的富貴家族,私祭是不被允許的,尤其是小廝丫鬟之間,不僅不吉利,且極易引起災禍,所以當藕官偷偷為菂官燒紙錢時,被婆子發現,就要告訴上麵去,還好被寶玉攔下了。否則,藕官可能就會被趕出園子。

 

曹雪芹筆下的清明節是怎樣的?
 

除了描寫清明祭祀,《紅樓夢》中還記錄了采百草、放風箏、蕩秋千等清明遊戲,其中提得最多的是放風箏。

風箏,據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兩千多年曆史了。其實曹雪芹本人就是一位風箏高手,他曾撰有《南鷂北鳶考工誌》,內有幾十種風箏的製作方法。據說曹雪芹在乾隆二十三年還曾在北京太平湖邊做過精彩的放風箏表演,觀賞的人無不叫好。他還做了一個逼真的美人風箏掛在屋簷口,過往行人都以為是真人。

曹雪芹將其這段真實的生活經曆折射在小說中,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用了很長的一段文字去描述賈寶玉、林黛玉等人在大觀園放風箏的歡快場麵。他們放的風箏有 大蝴蝶美人大雁軟翅子大鳳凰大紅蝙蝠等等。黛玉見風力緊了,過去將籰子一鬆,隻聽呼啦啦一陣響,登時線盡,風箏隨風去了。黛玉因讓眾人來放。眾人都說:林姑娘的病根兒都放了去了,咱們大家都放了罷。於是丫頭們拿過一把剪子來,鉸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搖搖隨風而去,一時隻有雞蛋大,一展眼隻剩下一點黑星兒,一會兒就不見了。眾人仰麵說道:有趣,有趣!’”

清代鄭用錫《小孫放風箏》裏有:昂藏意氣入雲煙,喜放風箏到九天。要識扶搖能直上,全憑一線手中牽。清代王竹修《美人風箏》裏有:彷佛傾城體態妍,好風送汝上青天。乾隆帝也在清明時節寫道:輕雲暖日仲春天,杏酪風箏節物駢。

由此風箏的受歡迎程度。不僅僅在於它能去晦氣,更在於它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以及在紮糊風箏時所體現的技術水平和畫風箏時所展現的藝術天賦。

可見,清明節賦予我們的生活信號不再單一。在這個節日裏,既需以肅穆的初心緬懷先烈、哀悼先祖,表達哀思;又宜以歡愉的生活態度不負春光、親近自然,享受春天樂趣,在明媚的日子裏以一份好心情找尋所喜歡的娛樂活動,過一個安康、快樂的清明'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