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全民熱議三星堆 我們到底該看點啥?

(2021-03-23 08:26:34) 下一個
 
 

  原標題:全民熱議三星堆 我們到底該看點啥?

  黃金麵具、青銅人像、青銅尊、玉琮、象牙微雕、絲綢……既精美絕倫又令人驚歎。伴隨著四川三星堆考古遺址連續發布最新發掘成果,有關“三星堆”的話題上了熱搜,再次掀起一場全民“考古熱”。 

  三星堆是不是來自於古蜀國?三星堆文化有著怎樣神秘的工藝技術?發掘三星堆對勾勒中華文明的起源意味著什麽?如何看待圍繞三星堆的“史前文明說”、“外星文明說”等流言?帶著這些問題,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專訪了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為公眾揭開三星堆遺址的神秘麵紗。 

  三星堆玉器切割打磨之謎  有些技術至今未達到 

  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琳琅滿目的展廳中,四件巨型的玉石璞料靜靜地陳列其間,顯得其貌不揚。但在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眼中,這幾塊曾作為三星堆玉器製作原料的石塊或許正是解開三星堆文明玉器工藝之謎的鑰匙。 

  “(玉石璞料)上麵發現了幾種痕跡,其中一種據稱是線切割造成的切割痕。 所謂線切割,即類似於一根線繩雙手各執一頭,左右橫向拉動進行切割。但是如果用這種方式切割,往往會在石料上產生一種半圓、上凸的曲線。”劉衛東說,“在三星堆博物館裏展出的多件玉器都出現了呈下凹狀的曲線痕跡。這種痕跡是‘線切割理論’所無法解釋的。其中還有幾大疑點,第一,玉器上的切割痕跡深到20厘米,這是線切割很難達到的。第二,切割所留的框量很小,甚至在一厘米之內。這說明古人所用的切割工具是精密的’儀器’,具有極高的‘怠速’才可達到。第三,三星堆發現的玉石璞料質地堅硬,用線切割的方式很難攻透。我認為古人的‘片狀輪式切割機’一定使用了質地堅硬的物質。因此,我認為,線切割作為一種猜測是值得懷疑的。” 

  “此外,當我們把石料上麵的曲線痕跡連接起來並加以估算,可以看出或許存在一個直徑達一米左右‘片狀輪式切割機’走過的痕跡,這也側麵暗示了這種切割機的大小。” 

  劉衛東說,“不僅如此,在這幾塊玉石璞料上還發現了多處巴掌大的鏡麵。按照我們的理解,如果是用類似刨子的工具去挫出鏡麵,應該在一定範圍內有一種由淺入深的痕跡。但在三星堆玉石上的幾個鏡麵並非如此,它的鏡麵仿佛直接落在上麵,其痕跡呈一條一條的弧狀平行線。這些弧線彼此之間相隔就一毫米左右,非常平整,相連緊密。如此走過的痕跡,向我們揭示了製作這種鏡麵所使用工具的特點。” 

  對於這種“儀器”的精密程度,劉衛東說,“時至今日,我們都沒有製造出這樣的儀器,古人究竟是怎麽做出來的呢?別忘了,這些平麵的周圍仍然是粗糙的石料,說明這種工具是直接切入石料打出一條平麵,而在周圍沒有任何暈染。工藝不僅很先進,而且手法細致入微。” 

  青銅神樹3.95米高   鑄造需要複雜工藝 

  青銅麵具寬可達1.38米,青銅神樹更高達3.95米……不少網友都對這個青銅神樹感興趣。對此,劉衛東認為,“神樹”這一形象,早在漢代畫像石裏就有許多描寫。這實際上體現了我們中國古代對上古文化的一種憧憬。如今,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遺址中發掘出了實物,還有如此大的體積,確實是很值得驚歎的。這麽大的器物究竟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我給大家的解釋是,青銅器的鑄造不像我們自己所想象的那樣。鑄造青銅器並非是簡單地做一個模子再進行失(脫)蠟澆鑄那樣簡單。《周禮·考工記》曾記載鑄造青銅器有六種配方,製作不同用途的青銅器根據它的功能,應采用不同的金屬配比。從技術的角度談,跟青銅器生產製造直接有關的是鍛、鏨、焊、鑄、銼、磨。在鑄造青銅的過程中,高溫之下有些還需要鍛打,再進行鏨刻(用刀子去雕刻花紋)。此外還有焊的過程。例如,如果要鑄造一個圓,有時候直接做不成正圓,那麽工匠可能做出完全一樣的4瓣或者3瓣,經過澆鑄,然後再焊接起來。最後,再通過銼和磨進行善後工作。”劉衛東說,因此,青銅器鑄造過程非常複雜,“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三星堆如此高大的青銅神樹也不可能是一下子製作完成的,而是先鑄造完成不同的部分,然後再以銜接、套裝、焊接等方式拚接在一起的。” 

  中華文明起源之謎 三星堆告訴了我們什麽? 

  劉衛東認為,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說兩河流域孕育了中華文明。其實可以解釋為兩河流域既孕育了中華文明,又統一了中華文明。這也就是孟子所言的“用夏變夷”的問題。 

  “孟子在兩千年前就注意到,中華文明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發揮影響,‘變夷於夏’。在考古發現中,學者們陸陸續續發現一些年代很早的遺址,例如湖南道縣發現了很多年代很早的石人,還出現了1.2萬年前人工培植的稻米。眾多考古發現都說明,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一樣,起源未必在於一點,隻不過很多文明後來融入到華夏文明中。”劉衛東認為,三星堆青銅器與商周青銅文化時間相仿。但是公眾需要知道的是,青銅是距今三四千年前普遍存在的一種材質的文化產品,使用幾乎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地的文明差不多都有青銅器,並非隻有中華文明製作。 

  劉衛東說,三星堆的青銅器隻能說明它佐證了一個時代的文明。“三星堆中的青銅器佐證了該遺址3000多年前的曆史,但是並不能證明整個三星堆文化的曆史,它隻能說明三星堆文化的晚期是符合青銅器時代特征的。三星堆文化很有可能要比青銅時代所標定的時代要早得多。” 

  尚不能直接否定 是否為域外文明?

  對於網絡上關於三星堆文化是外星文明或者是域外文明等傳言,劉衛東說:“人類未知的東西太多。我們不能直接說一定沒有地外文明,或者說史前傳說沒有事實根據,隻存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文明。呼籲大家應該更加科學審慎和辯證地看待所研究的問題。域外文明也好,史前文明也好,都是未來值得研究的,不能直接否定的。” 

  “許多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會引導公眾關注社會曆史與文明發展的議題,但是我們做文物研究時發現,關於文物的非常細微的環節,其實也暗藏玄機。”劉衛東說,“我想向公眾提示,其實除了比較宏大的社會曆史議題,一些細致入微的小問題也值得大家關注。” 

  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據新華社報道,3月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上,記者獲悉,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重要文物500餘件。 

  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寬1.38米的青銅麵具、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流光溢彩的金杖……三星堆陸續傳出的各種發現,讓這一遺址成為網紅。 

  據三星堆博物館介紹,三星堆遺址地處四川省廣漢市城西鴨子河畔,分布麵積12平方公裏,已有3000年以上曆史,是迄今為止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三星堆古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