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曆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誌士。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有:衛青、霍去病、嶽飛、文天祥、於謙、戚繼光、鄭成功、林則徐、鄧世昌、謝晉元等。有的曆史人物,有著比上述民族英雄更高的政治地位,也在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在反抗外來侵略者的戰爭中作出了傑出貢獻,但因這些曆史人物在其漫長複雜的政治生涯中曾扮演過複雜多變的角色,各個時代、階層、族群、黨派因立場各異,對他們的評價可能大相徑庭。
蔣中正即為一例,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對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其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誌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曆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蔣少年頑劣,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性格上也有好色、多疑、暴躁、任性、孤僻等大的缺陷;年輕時逛妓院,搞三陪,吃花酒,是上海洋場的浮浪子弟。從1920年代末期,蔣才逐漸習慣早起、靜坐、讀書、飲食簡單、不抽煙、不喝酒、愛情專一,後來增加禱告等內容。
蔣一生過錯很多,主要包括:
其一,就是殺戮太重,如1927到1937年的清黨和剿共及1947年台灣的二二八事件等。以剿共為例,根據統計,僅僅從1927年3月到1928年的上半年,共產黨員和民眾被殺的就有31萬人,其中共產黨員兩萬六千人。這就是大陸共產黨及台灣本土人群至今對他都不能原諒的主要原因;
其二,是1946年到1949年的三年的國共內戰。蔣撕毀了已經達成的國共和平協議,發動了違背人心、違背曆史潮流的內戰;
其三,就是長期忽視中低層民眾的利益。如在抗戰前後,河南民眾中有“水旱蝗湯(湯恩伯)”的說法,可見有些蔣軍的軍紀非常之壞。再如1938年的“花園口事件”,目的是為阻止日軍西進,而且確實獲得了很好的戰略效果。但據不完全統計,此事件衝毀河南民宅140萬餘家,淹沒耕地800餘萬畝;淹沒安徽、江蘇耕地1100餘萬畝;傾家蕩產者達480萬人;數十萬老百姓葬身魚腹,上千萬人流離失所。這些都為其在大陸日後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在他過世之時,海峽兩岸對他的評價有著天壤之別。他過世40多年了,無論在政界還是學界圍繞他的爭論從未停止過:在台灣,對他的評價經曆了從“神化”到“醜化”的過程,近年來不斷發生雕像砍頭、棺木潑漆等惡性事件;在大陸,對他的評價則經曆著從“漫畫”到“寫實”的過程。1975年4月7日《人民日報》第四版:“新華社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台北消息:國民黨反動派的頭子、中國人民的公敵蔣介石,四月五日在台灣病死。”而改革開放後對蔣的評價逐漸趨於中立,電影“西安事變”的拍攝是個標誌性的事件。近年來大陸政府對蔣及國軍在抗戰中的正麵作用已經公開承認。
蔣的過錯甚至是罪孽上麵已做論述。我認為,如果要公正地評價一個曆史人物,首先就要拋棄個人好惡及得失、族群及團體利益、政黨偏見,擱置一些枝節問題,觀其在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受到威脅以及在整個民族生死存亡關鍵時刻的角色與作用,再去評價,隻有這樣,才能經得起曆史的檢驗。蔣中正的主要功績如下:
其一,在他的領導下,上世紀20年代末,基本完成了中國的再次統一。清朝滅亡後,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蔣介石作為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率領黃埔係為主的國民革命軍,成功北伐,先後擊敗孫傳芳、吳佩孚及奉係軍閥張作霖的部隊,而且在1928年的12月,爭取張學良“和平易幟”,歸順南京國民政府,再次完成了中國的基本統一;
其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整合一切政治力量,率領中國人民進行了長達8年的浴血奮戰,最終獲勝。整個八年抗戰,國軍正麵戰場先後進行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上高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四次長沙會戰、緬北滇西戰役、湘西會戰等大戰役22次,重要戰鬥1117次,小型戰役3.89萬餘次,斃傷日軍85.9萬餘人,國軍總共死傷322萬多人 。這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中,也將是重重的一筆;
其三,其任內爭取到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資格,奠定了二戰後中國在世界上的五大國地位。近年來德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國屢屢挑戰此資格,望洋興歎,屢戰屢敗,可見其難度及重要性;
其四,在外蒙古問題上,知錯就改,為以後蒙古問題的翻盤,留下伏筆。1945年8月14日,國民政府與前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同意外蒙古根據公投結果獨立。次年,對獨立予以承認。1953年,蔣當局在聯合國以蘇聯違反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並同中國共產黨合作為由引發“控蘇案”,從此不再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至今在中華民國的版圖中仍包括外蒙,其潛在的意義極其重大;
其五,在敗退台灣後,堅決反對台獨,堅持“反攻大陸”之信念,直至生命最後一息。蔣去世後,也沒有下葬,其靈柩至今仍暫厝在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陵寢,以待時機,歸葬故鄉。
以上五條,如有其一,就是民族英雄,何況蔣五條全占。這五個功績中,尤以領導抗戰的曆史意義最大。在中國五千年的曆史中,朝代更迭頻繁,但多數是在漢人內部完成,隻有宋、明被金、元、清取代是例外,這是漢族人民心中永遠的痛。北宋靖康之變時的徽欽二帝-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崖山海戰時被陸秀夫背著跳海而亡的宋末帝趙昺與蔣在抗戰時的表現不可同日而語;明崇禎帝朱由檢雖誌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蔣的治國之謀,又無蔣的識人任人之術,最終命喪煤山。但蒙古及女真人與日本人不同,首先他們是外族,不是外國,其控製的領域曾經或就是中原政權的領土,是天高地遠、天寒地凍,平日疏於管轄而已;再者少數民族當時的文化非常落後,要想在中原站住腳,隻有接受中原文化道統這一條路,所以至今的滿族及蒙族人大都漢化,不分彼此;而日本不同,其國家沒有一天歸屬中國,中國軍隊也未曾踏上日本一寸國土,其文化雖受中國影響,但抗戰時,其先進程度已遠超中國。如抗日戰爭失敗,不可能複製元、清的曆史,日語無疑會成為國語,中華文明將徹底終結。如台灣回歸中國已70餘年,至今仍有眾多日本餘孽在作亂,可見日本文化的破壞力如此之強。所以抗戰的勝利,在中國曆史上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蔣作為當時的最高統帥,其堅毅、剛強的個性不僅影響了當時的中國,也影響了未來的中國及世界,功高蓋世。
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14年中,中華大地上湧現了無數個民族英雄。這其中既有國民黨的,也有共產黨的,更有馬占山這樣出身於綠林的好漢。在大陸,與前蘇聯不同,鮮有用人名命名的地名、街道與公園,一旦出現大多與抗戰有關。如山西的左權縣,北京的趙登禹路、張自忠路、佟麟閣路,哈爾濱的一曼街、尚誌大街、靖宇街、兆麟街及公園等。在千千萬萬個民族英雄中,無疑蔣中正的作用最大,稱其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民族英雄,其當之無愧。
外族還是外國,要看當時的中國人,特別是統治者和精英們的觀點如何,也要看當時另一方的觀點,還要看當時第三方的觀點。所有這些都認為當年中國是被蒙古、滿洲等外國滅亡了。豐臣秀吉也曾試圖征服大陸,定都北京,倘若他成功,日本算外族還是外國?雍正親口說“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是神馬意思?中國本部又是什麽意思?清室遜位,為何民國要以外國君主予以優待?
有清一朝,漢民族民間自發的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反清複明運動就從未停止。以前中國王朝更替,除了前朝遺老,何曾有民間如此長期大規模積極恢複前朝的運動?辛亥成功,清帝遜位,孫中山馬上跑去祭奠朱元璋,宣告山河光複。說明至少孫中山那一代人,其心目中的滿清就是外國殖民政權。中華民國開國,不說是建國或者成立,而是光複,就是這個意思。
元朝就更別提了,終其一世,漢人也不曾像清朝後期那樣基本上掌握了統治權。
_______________
棘手的問題是,不論共產黨的“一國兩製”,還是民進黨的獨立建國,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要消滅中華民國國號,廢除中華民國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