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得了一種病,叫做窮。。。

(2020-10-11 18:13:30) 下一個

自獨立之後,沒有存款,卻有月月支付的賬單,窮日子窮過,套用我媽說的一句話:“隻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我以前不懂,現在也隻懂了一半,是後一半。人被逼到份上的時候,爆發一下還是會撐過去,但是回憶起來,卻怎麽都覺得如果再來一次的話,怎麽都做不到。

因為拮據,於是養成了收免費家具和看二手店的習慣,甚至於不需要的也想要收著,因為想要配成好看一些的。美國經常有人送出自己不再需要的物件,大多是用過的,成色一般,餐桌,沙發,書櫃,床,床墊,甚至於洗衣機烘幹機爐頭微波爐,如果等得起,並且手腳迅速,還能找到合適的車和人來拉,一般是可以省下這筆花銷了。二手店裏的家具則是便宜,並且清潔過,所以相對顏值更高。我在看免費家具和二手店上花了很多時間,可謂是窮習慣。後來我才發現,這個不劃算。花了很多時間去看,卻發現找到的東西總是不那麽合意,好不容易搬回去了,用起來也沒什麽省心,而二手店的家具,其實也根本算不上便宜。有這個時間,不如去找家便宜店,一次完成,省下大把的時間可以做別的事情,人到中間,才發現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

為了省錢,家裏的零零碎碎一直留著,不舍得丟,包括多年前穿過的衣服,食品的包裝盒,購物袋,鞋盒子,甚至用過的口罩也留著,以備不時之需。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一直留著,一是占很大空間,二是很難歸類收拾,三是真的很少會用上。如此收藏就像老人家存的一些破爛,堆成堆,話說接地氣兒。地氣兒有了,但是家裏的空間變小,顏值變差,甚至還可能有衛生隱患。該斷舍離就得斷,果斷的丟出去,不要給自己二次撿回來的機會,不要把家裏空間留給這些用不著的雜物,如果你能很好的分類並且派上好用場。

不舍得花錢則是另一個突出表現。不光自己要省吃儉用,還要給孩子好好上節流的課。衣服肯定是買打折的,去折扣店裏買也是看清倉的,可以折上折,下館子是少之又少,除了菜價高,還得給小費,不劃算。孩子也要少買玩具,衣服要買大一點的,鞋子也是。說得好聽些,不修邊幅,不好聽的,當然就是邋遢啦。完全沒形象可言,更加不要說氣質了,人窮誌短,孩子的經曆也有限。孩子成長的時候,可以說一直在吸收各種知識,不浪費是好習慣,但過於節儉則不可取,總之要做好預算。

窮病還有另一個突出表現是看重小錢,不注重投資教育。小錢是指能夠得著的低薪水工作。這樣的工作往往好找,大多技能要求低,甚至是體力工,但是前景極差,而且做下來會很累。投資教育是說提升自己的技能,語言也好,專業也罷,不僅是需要時間來學,更多是需要花錢去學,而且這錢還不少。美國給學生提供貸款,可不想去學,因為會欠債。既如此,不免先掙些錢再說。掙著小錢,花著時間,最後卻養成了習慣,再也提不起勁來去進修深造。

更有窮人會賭運氣,買彩票或者去賭博。沒有養成讀報的習慣,反而寄托於飄渺的運氣,花去本就不多的存款。雖然小概率事件也是會發生的,但卻不知道會發生在誰的身上。既如此,不如腳踏實地,先邁出第一步,再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總有一天會到遠方。

人生苦短,來日不多。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的日子會在哪一天終結。到那一天,還會怪自己運氣不好,仍是窮人嗎?留給孩子的最好的財富,其實並不是金錢,而是精神,窮不是一種精神,隻是一種病,而把這個病治愈則是一種精神,可以傳遞給孩子的財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eeyan 回複 悄悄話 你很有才氣呀,這些瑣碎的事,和心裏的瑣碎都被你整理的這麽清晰調理,讀起來就象又經曆了一次,還有些心驚,若不是靠著禱告,真不知道自己怎麽過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