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邑

中國新聞事業編年紀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與 野 生 動 物 和 睦 相 處

(2020-10-09 14:34:22) 下一個

與 野 生 動 物 和 睦 相 處

21-12-2006

 

今天女兒帶我們去奧蘭治威爾(Orangeville)附近的森林公園遊玩,這個公園的主要景觀是冰川遺跡。經過億萬斯年的演變,這裏形成了一個西北兩麵是懸崖峭壁,東麵是山崗的小盆地。盆地裏有好幾個不大的水塘,盡管不大,但這裏的人們都稱它們為湖。在這片森林裏,曾有人開過農場,建過果園,但已是曆史了,留下的隻是石砌圍牆、房基和已經野化了的果樹。枯樹朽木橫七豎八,任其自行腐爛,使森林保持著天然風貌。隻是為了遊人安全,管理人員才把路邊的有些枯木伐倒,其餘的基本不進行人工幹預。

 

但最使我感興趣的還是野生動物。天空中經常有結隊的大雁飛過,偶爾還可以看到蒼鷹盤旋;林中有小鳥在樹木間穿飛、鳴唱,有的我認識,有的不認識。小鬆鼠已經不是稀罕東西了,因為在市區裏都能經常看到。

 

在這裏,我一定要說說水獺。這裏的每個小湖邊,都有不少像倒放著的陀螺似的小樹樁,好象是用刀削出來的。在滑鐵盧市中心的一個公園裏,也曾看到過這樣的樹樁。我原以為是人們用鐮刀割出來,但仔細一想不對:鐮刀割出來的應該是一麵斜坡,不應該是倒陀螺形的。問過女兒才知道,這是水獺啃的。水獺啃斷小樹後,把枝幹拖進水中,貯存起來,以備自己今後食用。結果,積攢起來的這些樹枝、樹幹無意中就形成了一道道水壩,但人們總以為水獺是在有意築壩。

水獺這個名字,人們太熟悉了,因為它是珍貴的毛皮動物,一張水獺皮價值幾千元人民幣。因此在國內許多地方,野生水獺已不多見。上學時在我家鄉的水塘和小河裏,都曾有過水獺,但現在隻能在動物園和養殖場見了。這裏沒有人去捕捉它們,水塘邊這樣的樹樁多的是,我們還看到幾個剛啃過不久的新鮮樹樁,可見水獺之多。

 

滑鐵盧是個公園城市,城在公園裏,公園在城中。到加拿大半個月來,女兒已帶我們去過好幾個公園,有在城鎮裏的,也有在城市外的,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野生動物與人類相安無事,和睦為鄰。

 

出女兒家門不到50米,就有一個不大的水塘,水塘三麵是民居,一麵緊靠馬路,馬路對麵是“森林之門公園”。水塘四周是人們散步踩成的小路。我第一次到這個水塘邊,就被水麵上的景象迷住了。塘裏有三群野鳥在遊弋:一群是野鴨,中間是海鷗,另一群是大雁。我們幾個人在岸邊轉,它們在水上遊。我和妻子對它們很感興趣,但它們似乎對我們並不在意,人對它們來講,司空見慣。可是有一次,一群大雁正聚集在岸上,我試探著向它們靠近。快到跟前時,它們還是驚恐地下了水。看來,在它們眼裏,我畢竟是異類,必須對我保持警惕。也許它們有在別處受到人類傷害的記憶,也許它們也知道這樣一句名言:“人是最危險的動物。”

 

但願人與人、人類與其他動物都能和睦相處,還地球一個真正的天然。

(良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