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逸齋主

閑情逸致弄筆墨,靜心釋然寫文章。 博文均屬原創作品。
正文

那年雨中遊頤和園

(2021-08-01 05:38:03) 下一個

一九六六年八月 , 北京鬧紅衛兵"破四舊"亂象叢生,越演越烈,打人抄家,甚至打死人的事天天在市麵傳播著。有信兒說:我家所在的居委會,也正在聯絡紅衛兵要對我們家下手呢,聽後,全家人惶惶不可終日了。可是,日子是一天一天過去了,可沒見他們真動手,到是街上的情形更是亂了。這天,晌飯後我想起了頤和園,那總該清靜些吧,於是,我走到動物園,由那兒乘公交車往頤和園去。車上人不多,街上也還平靜,到了北大校門口,進出的人挺多,可是也沒見有帶紅箍的。車到了頤和園,我購票進園,一抬頭,頤和園的扁額也被白紙給糊上了,是呀,"破四舊"真是夠完全徹底的,就連人民的公園全下手不惶啦!檢票大姐讓我由夢裏喚醒,惺忪著眼接過票一撕兩半扔進了票箱裏。她說:"公園裏不許照像。""為什麽呢?"我問。我並沒帶像機隻是覺著納悶。"防止階級敵人搞破壞,新規定。"她說。我不好再問,她已不耐煩了。

頤和園裏遊人寥寥,往日滿是人的仁壽殿丹陛前,空空落落能張網捕雀了,我是來散心的人少倒正對心思。我一路往裏來到水木自親碼頭,由這兒折而往南,過玉瀾堂沿湖岸石路就到了知春亭。知春亭背岸麵水,太湖石環繞,綠柳掩映,荷葉田田,敞亮,涼爽,開闊,由這南望是十七孔橋龍王廟,正西是玉泉山的雙塔,北邊就是萬壽山佛香閣了。這時,北邊天上一角黑雲湧來,不一會兒,亮晃晃的天就讓一層大幕遮滿了。有兩位遊人怕下雨,不約而同全走了,整座亭子我一人獨享,到覺著有點怪不是味兒的。八月天,陰晴不定,一塊黑雲就能是一場雨。涼風刮來,柳條飛舞,荷葉且伏且直,水拍石岸,轟然有聲。昆明湖上遊船本就不多,一陣帶雨星兒的風刮過後,就全然收槳了。若大湖麵如未開光之古鏡,蒙蒙然,渺渺然,不知有多大多遠。遠望萬壽山與西堤,但見,黛色生輝山嵐遠,雨煙濃伴樹微茫,好一幅米點雲山圖呀!雨大了,倏倏然其聲清越,湖上雨霧如煙,落在那荷葉上的雨,飛花碎玉般亂濺著。又有一隻白鷺,由葉底飛起,掠著水皮兒往南飛去了。我坐在亭子裏不必仰頭,雨中的湖山盡在眼前,此時人與境協,景與我融,天然情調唯我獨享,心中塊磊頓消!

我愛萬壽山後山那份獨有的天籟般幽靜,由此,每趟來都會去後山坐會兒。今兒天雖不作美,可還是打算去走走,正好雨也小了,我又帶著塑料雨衣呢,就穿好雨衣,離開知春亭往回走。回到了水木自親,沿著走熟的小路經德和園往後山去,路過諧趣園時,稀稀瀝瀝的小雨也住了,天可是沒開還是陰陰沉沉的。諧趣園裏,簡直沒有遊人異樣的寂靜,就連我這找清靜的主兒,全覺著太過冷清了。園子裏,殿閣悄悄,廊廡寂寂,雨後庭階苔積如繡,荷花池碧水陰陰,蓮葉如蓋,晶瑩的雨珠在綠葉上滾串兒,西牆一帶的細竹,枝葉挺翹,葉子綠得仿佛要滴下些顏色來。臨水的敞軒,萬綠叢中位置極幽,憑欄俯看可賞玩金鱗追逐遊泳。橫貫荷池的石板曲橋,經過雨洗,潔白涼潤如玉。我在水閣坐了會兒,度過曲橋,信步繞園玩景,是呀,一人受用著這般妙境,足稱快遊了!

出了諧趣園坡路漸高,往山上去有路可到景福閣,據傳,景福閣是西太後老佛爺喝小米粥的地方。我無意訪古,就一直往前梯階而行,再左轉,眼前豁然開朗,這就到後山了。後山遭八國聯軍焚毀後,近百年未複原貌,殘塔、石基,斑駁的紅牆黃瓦還全帶著陳年的火跡。後山值得徘徊的還在於它有一種神話般朦朧幽秘的意境。陡峭的石岸,平靜的湖水,四圍古鬆環布,有太陽時綠陰匝地清涼的好,有風來時,鬆濤如潮響的也好。站在高處往下看:有山,有樹,有水,有橋,老鬆鱗甲蒼然,枝葉間微露屋角,宛然一幅溪山無盡圖啦!可是,今天卻有點異樣,諧趣園沒有遊人,幽靜的後山倒是觀者濟濟。隻見,對過石岸上坐著一個一身蘭衣褲的女學生,說她是學生,是由她那清秀蒼白像石雕般的臉兒揣測的。剛才那陣雨把這姑娘的衣裳全淋透了,那兩條辮子怕能擰出水來了,她就那樣兩眼眨也不眨的直瞪前方,抱膝坐在涼石上。更特別的是,這姑娘的兩臂都戴著個黑箍兒。有一位園工模樣的老人,此時正弓著背不知在跟她說些甚麽,可是,她卻一副充耳不聞的樣兒,就楞楞的直眼坐著。這會兒,湖兩岸我們好幾位看客,全都聚精匯神的關注著眼前事態的發展,並且議論熱烈:"她要跳湖嗎?""八成是!""她怎麽戴倆黑箍兒呢?""父母雙亡吧?""哪兒能這麽巧一塊死了呢?"是呀,怎會那麽巧呢?可是那年月"一塊死"卻又是無足為奇的事,用現在的科學解譯該叫國情不同了吧!老園工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姑娘,回家吧!你這麽年青要往遠看,你真要尋死誰也攔不住,可是,是非曲直總有一天得弄清楚,為了你死了的父母,你也不能死!我要沒猜錯的話。"旁邊有人,也有幫著說的,可是姑娘隻把臉埋在兩膝間,抽泣得渾身顫料。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是的,作壁上觀也要有勇氣,我承認我沒這一份"勇",那就隻能作個逃避者了,是,願老天保佑這姑娘平安吧!就當我拐到往回走的小路時,身後傳來一聲哭聲,這聲滿含悲憤,怨恨,無助,絕望的嚎哭聲,讓聞者不能不動容,不能不心驚!••••••

      我到了家天已全黑,雨又下起來了。

 

知春亭

 

十七孔橋 龍王廟

 

西堤

 

萬壽山昆明湖

 

諧趣園

 

後山殘存建築(老照片)

 

後湖(形如曲河)

(圖片來自網絡誠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清逸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朋友節哀!不管飄到世界的哪個角落,“陪伴我們長大的美麗園林” 都會永遠伴隨我們!
清逸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LC_Utah' 的評論 :想念頤和園!祝朋友夏安!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做完母親的喪事,我和我老弟一起遊了一遍頤和園,向它告別。這是陪伴我們長大的美麗園林,它的一草一木,一屋一徑,我都那麽熟悉。看著一棵棵已經被鋼架支撐著的老樹,心痛,它們老了,我也老了。想念頤和園。
清逸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zhang5602' 的評論 : 感謝朋友欣賞!跟您一樣,“打心眼裏喜歡過去的老北京” 。
清逸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感謝朋友欣賞!是啊,因為想才寫!
清逸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感謝朋友欣賞!祝夏安!
SLC_Utah 回複 悄悄話 快三十年沒去過頤和園了,很想念。
yzhang5602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勾起多少對北京,對頤和園的回憶。我家過去住在北大斜對麵的稻香園小區。站在十樓可以瞭望頤和園,也去過很多次。打心眼裏喜歡過去的老北京!!!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想念頤和園!:)
清逸齋主 回複 悄悄話 感謝朋友欣賞!祝夏安!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真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